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都柏林的圣劳伦斯奥图4 ...


  •   亨利二世停留期间的爱尔兰确实维持了短暂的和平,随即他积极支持在凯袖(Cashel)召开教务大会,整顿统一爱尔兰教会中的一些分歧。这次会议成文了早就在爱尔兰教会中践行的传统,划分了教区界线,引进了部分英格兰的祷礼,并明确了爱尔兰人的教税义务。也许亨利还有把爱尔兰教会置于英格兰教会统辖之下的企图,但没收到多大成效。爱尔兰人甚至没有致力保存这次重要会议的纪录,因为很快这些都跟亨利二世返回英格兰的航船一起被海风刮走了。

      回到英格兰的亨利二世立刻被等待已久的教宗大使围住,要求他对贝克特之死说清楚讲明白。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儿子加入了他的反对势力在法国拆他的后墙,高举义旗迫不及待要成为亨利三世。专注四处扑火的亨利没精力再管顾爱尔兰,他前脚刚走,后脚都柏林城里的诺曼人立刻披甲上马四出扩张势力,爱尔兰领主们即刻还击报复,爱尔兰重卷入厮杀和背叛的漩涡。

      此间劳伦斯除了尽可能弥补接连不断的战祸创伤外更加忙碌,他是唯一诺曼人和爱尔兰人都信任的人,每逢协商调停双方都要找他出面。虽然这些协定大多数都以毁约背信收场,但事到眼前不能不管,劳伦斯只有一次次往复奔走。

      1175年,劳伦斯接受爱尔兰上王Roderick O'cornor委托 ,前往英格兰会见亨利二世,陈述在爱尔兰的诺曼人和本地领主们的领土要求,史称温瑟协约(Treaty of Windsor)。在前往温瑟途中,劳伦斯在坎特伯雷主教座教堂的贝克特圣龛前主持弥撒,一个手持大棒的汉子冲进来对着他的头就是一记重击。袭击者很快被制服了,审问得知此人是个疯子,听说劳伦斯的盛名后决定授予他一个殊荣,在一个致命者的祭坛前为教会制造另一个殉道者。劳伦斯当场倒地失去了意识,醒转后慢慢站起来,在惶恐的教众注视下走回祭坛,继续中断的弥撒———弥撒一旦开始必须完成,就算主礼神父心脏病突发倒在台上,也必须有另一个上前完成仪式:18世纪初禁教法时期爱尔兰Westmeath某地在郊外岩洞中举行秘密弥撒时陷入当地神父猎手的圈套,该人带着士兵在洞外放火喊话,如果教众和神父不出来就将葬身火海或被熏死。幸而洞内有一条暗道通向安全的地方,教众遂遁入地道纷纷离去,但主持弥撒的神父拒绝逃离因为仪式尚未完成,于是他在滚滚烟雾和侵近的火舌中完成仪式才拔身离去。

      1179年,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召开第三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劳伦斯和其他五个主教应召启程前往罗马。不久前亨利二世刚指定了自己儿子约翰为爱尔兰国王,并鼓励诺曼贵族在爱尔兰扩张势力,打家劫舍不在话下。此时亨利二世虽然很不乐意爱尔兰有教士前去但也不敢明处阻拦,就特地召来他们,要求六人对着福音书发誓不会在罗马作任何有辱国王尊严和王国利益的言论。

      这次大公会议主要为解决当时分裂教会的反教宗争端,同时整顿教会风纪。比如为了扼制教士中的奢侈铺张现象,会议上限制了一个主教只允许有三十个马夫,大主教则可以有五十个。

      三百多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主教参加了这次会议,苏格兰也送去两个主教到罗马祝圣:一个很穷,只有一匹马支持整个旅程;另一个更穷,一匹马也没有全程步行。

      劳伦斯如实的报告了爱尔兰的情况,对劳伦斯而言与任何国王尊严或王国利益都无关,只是简单的任何领主贵族都不应该“残酷无情的对待基督徒,不尊重任何教堂或修会,不放过孤儿寡母,不分男女老少,如化外之人般行事,荒芜土地毁败一切”。教宗对劳伦斯的报告很触动,但英吉利海峡很宽,爱尔兰太遥远,在罗马的教宗的胳膊很短。亚历山大三世自身也处于后院起火的多事之秋,这时他能做的只有宣布将都柏林教区和格林达洛置于圣座直接保护下,并任命劳伦斯为爱尔兰的教宗特使。

      字写在纸上只是一张纸,有人执行时才产生效力。这点没有比大半生都在去罗马告御状的路上,或在罗马告御状中渡过的约克主教圣威弗烈(St. Wilfrid 633-710)领会更深的。七世纪的不列颠岛上到处都是“不忍说出来的亵渎神圣”,甚至有王后把串起的圣骨匣当首饰项链戴着赴宴游乐;这时我们不得不设想,也许圣威弗烈上瘾般的告御状之旅是一种变相的避静和拖延周旋(并且我们不得不祝福上主,如果他不是半生在旅程中而是长期盘踞在他的教区领地上,恐怕后世得到的就会是一本罪状书而非圣人传记)。圣威弗烈时期的不列颠大约没多少领主认识“绝罚”这个拗口的外语词,正如此时的爱尔兰。从中世纪到今天,英伦三岛教会中的任何问题都必须有本土化的解决方式,此时的劳伦斯无疑是爱尔兰最佳的“本土化的解决方式”。

      回到爱尔兰后劳伦斯立刻宣布在Clonfert召开教务大会,传达罗马的最新大公会精神。有教宗特使的职权,劳伦斯迅速着手改革爱尔兰教会。他进一步推动教会的去世俗化,并更严格的强调..教士独身制度。犯戒婚娶的教士不能得到宽恕,只有改行或绝罚两条路:这些人领了宽恕后回去仍面对他们的妻子,很快又会重归以往的生活。劳伦斯非常明白,这种状况下他们需要的不是宽恕而是整顿。同时他拒绝宽恕一些不法行为,前后打发了上百教士去罗马求恕。

      这年也是爱尔兰最寒冷的冬天,劳伦斯转而忙于赈济领内的饥饿民众,在大主教处就食的灾民一天最多时有八百人。很快劳伦斯手头的资源就供不应求了,他就把他们送到在英格兰等地请求收留,等糟糕的时候过去了再接回来。同时他资助下的孤儿院中的孤儿数目也在增加,这种情况下劳伦斯给他们每人一个木制十字架,去乡村郊外上门讨要。虽然世况糟糕,但一天下来这些孩子们总能得到充足的救济,因为他们带着深受人们爱戴的都柏林大主教的十字架——早期爱尔兰修会的传统之一是,僧人们出外敲门化缘时会随身带着圣骨或圣物,教众布施后可以吻或触摸圣物得到祝福。

      冬去春来,现在是1180年,Roderick请劳伦斯再次出使英格兰会见亨利二世。温瑟条约此时已经在双方的背叛下败毁得一塌糊涂,爱尔兰的情况需要新的协商,而能成此行的除了劳伦斯没有第二人选。Roderick请他带着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前往英格兰再与亨利二世沟通调停。
      作为一个思维正常心理健全的理性人,大概劳伦斯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立刻闭气栽倒,称自己中风瘫痪无法行动。且不论温瑟条约的失败,亨利二世已经知道了他在罗马的活动,对他的教宗特使尤为不满,他当然不乐意在爱尔兰看到另一个贝克特。另外因为他的干预,致使在爱尔兰的诺曼贵族们洗劫修会勒索教士等传统娱乐活动受到了很大干扰。

      因为“对他的人民的热忱”,劳伦斯答应了Roderick的请求再次渡过爱尔兰海峡前往诺曼底。

      通常我们最好期待最糟的结果,所以不会失望。很难揣测站在船头回头远眺爱尔兰轮廓时的劳伦斯的想法,他行事时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过个人处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都柏林的圣劳伦斯奥图4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