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最是夕湖好风景(一) ...
-
十花曾经与我说过,她是被她的伯父送进这百花坞的,她来自茂林郡,这个地方我却是知道的,因为它与映雾郡一样地处云泽的南边,与海岳接壤。她的父母都死于庆和九年的那场战争,虽是云泽取胜,但却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据说海岳兵败之前血洗了被占领的茂林城。
她在说这些话时,眼里不见悲伤,我想她心虚早已习惯了悲伤,即使在现一次回忆,她也无动于衷,她比我坚强。
“我已经找到了度过我一生的地方,我不想再挨饿受冻,我一定要留在这里。我会竭尽全力,让花娘满意,让姑娘满意,这样他们就不会把我送走,将来我定要成为一个像芦雪姑娘那样人。”
从那次夜宴后,在路上遇见,她不过朝我微微颔首,不再与我说话,兴许在她眼中我已然成为她的对手。
在宴会之后,扶桑早已意料到,接下来的日子定然不会平静。
我们要应付各种人的邀约,当然因着我还未迎客,所以他们都以邀扶桑的名头,来一睹这一夜成名的歌伎。
而扶桑亦早已料到,所以每次应邀时,都会带上我同行,她说我的风头愈盛,那么将来恩客肯出的价位便会越高。
而此时我不能对任何人表现出好感,而应该等同处之。
在我们到处奔走的同时,芦雪似乎并未受上回宴会的影响,她也带着十花到处应酬,以期让十花的名头响亮些。
“等着,很快我们希望的那人,也会给我下帖子了。”一日扶桑满脸笑意的同我说道,我猜测她口中的那人指的是谁。
要么是安平世子,要么就是文将军,也只有这俩人方值得她期待。一方相约必定会令给另一方造成影响,他们方能愈发觉得我之难得。
果不其然,两日后便收到了安平世子的帖子。
说是这几日夕湖景致甚好,若无美人相伴岂不辜负美景。
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人杰地灵,钟灵秀美之地,夕湖烟柳画桥,十里荷花,引来了无数的文人骚客。因着这些年都拘于院子一方天地,只是从别人口中听闻,还未亲眼赏过此景。
据说夕湖景致,尤以清晨最甚。
转眼已是相约之日,安平世子派来的马车大早便停在了院门前。
“两位姑娘,世子已先到护堤,命小的来此接二位。”神态恭敬,目不斜视。
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由于时辰尚早,路上行人三三俩俩,永安大运河穿城而过,这条运河是由落叶溪开凿而成的,两岸遍植杨柳,沿河走了莫约两刻钟,发现河面越来越开阔,在那柳暗花明处,忽而映入眼帘的便是晨曦朦胧中那似与天相接的一湖绿色,太阳被隐在了一片水雾之中,依稀中绿色的湖面上是那微微泛着粉红的羞涩的莲花,不由令人怀疑,这是人间还是仙境。
“咚……咚……咚……”由远及近的传来了深沉的钟声。
“这是对岸东临寺的晨钟。”扶桑解释道。
放眼远望,我才注意到正对面的岸边,矗立着一座塔。
“扶桑姐姐,快看那里有座塔!”第一次于白日里到外边来,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那是夕照塔。”
说完,马车便停了下来,只见小斯隔着帘子说道:“二位姑娘,到了。”
当我们走下车去,却未见有人。
“世子随后就到,还请两位在此稍候片刻。”说着他指了指岸边的一处凉亭,示意我们过去。
待我坐定,却发现扶桑正一脸沉寂,顺着她的目光,似乎正望着那座夕照塔。
“它原本不叫夕照塔,叫正阳塔。”忽然扶桑用低沉的嗓音说道,声音似乎有些悲伤。
“嗯?”我不知她为何突然说起这故事,而我的疑惑她似乎并未打算回答,却是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
“它原不叫夕照塔,叫正阳塔,传说百年前,在这泽京之中出现了一位极美的女子,人们都称其西子,而后她嫁给一个穷书生,然后她便和这个书生开了一个画斋。
这书生的画深受众人喜爱,慢慢地他的日子过得好了起来,也许这便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嫉妒,于是有人谣传说这西子根本不是人,是妖精。说看见她可以穿墙,还会飞天。再后来更离谱,说她会吸取男子的精气。
众人觉着这样一位美丽又有善心的女子不会是妖,可是后来有很多人见证,那书生画中之物居然跑出来了,于是人们便说真正的书生已经被那妖精给害死,现在这书生也是妖,于是将他抓去沉落叶溪了,而女妖却没了影踪。一日,有人说看见一个身穿白衣,满头银发的妖怪在溪边做法,于是天降大雨,落叶溪水位暴涨,水漫泽京,死伤无数。然后接着便是一场疫症,生灵涂炭。
再后来城中之人便请了位得道高僧,将那妖精捉住,镇于正阳塔下。据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能隐隐听到塔下传来的哭声,而在半年后的一天夜里,忽的没了声响,然后便是訇然崔崩之声,第二日人们便发现正阳塔倒了。接下来三年里,人们发现映月湖中的莲花一夜间都枯萎了,近百年里,所有的荷只长绿叶,却再也开不出一朵的莲花,不仅如此,城中所种之花,都不再盛放。”
扶桑说到这里,便收了声,一开始我便料想这定然不是一个有善终的故事,不曾想竟是这样的悲伤。
渐渐地湖上的水雾散去,一轮红日,泛着金色的光芒在右前方升起,眼前竟换了番景致,看那如火的光芒洒满了广阔的湖面,原本泛着粉色的莲花似是燃烧着的火焰,一在这片火红朝霞中熠熠生辉,一朵,两朵,三朵……这湖,这天,这眼前的一切都成了一片绚烂火红。不知道是这漫天的霞染红了这满湖的莲,还是这满湖的莲映红了这漫天的霞。
之前由于受雾气遮挡,晦暗不明,我以为这是些粉色的莲,不想竟是红莲。
“扶桑姑娘!”我在这一片的火色风景之中深深沉醉,而这一声将我的思绪拉回。
安平世子一袭暗金穿云宽袖的长袍,一脸笑意,朝我们走来。
“参见世子,民女姗姗来迟,还请世子见谅。”扶桑亦起身,一脸笑意的迎上。而此时她的脸上早已不见方才的神色,已然是平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