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一章 遇难 ...
-
每年也只有皇亲国戚入住行宫的这段日子,避暑山庄才会不同于往常般的热闹。自受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寒志除了一丝不苟地忙于安排行宫的事务之外,心里的惆怅也百转千回。随着熹妃驾临避暑山庄的日子愈趋于近了,寒志的心绪也变得一日乱于一日,十年前那件往事最近也反复在梦境里萦绕。然而就在迎接熹妃驾到的大小事务有条不紊的进行之时,却传来一个让众人震惊的消息。
那天清早寒志一如往常赶到行宫进行监工,被行宫守卫告知在门口救起一位身负重伤的御前侍卫,据那人所说,在护送熹妃到达承德郊外之时突遇一群不明身份但武艺高强之人的偷袭。他在搏斗之中被击晕,再醒来之时发现婢女太监和其余御前侍卫均以丧命。
寒志立马将此事上报给了直隶总督,恶讯到达乾清宫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不过很快熹妃遇难的消息就如同风卷残叶一般充斥了皇宫内院的每一个角落。紫禁城内的皇家佛寺和道观一时间门庭若市,表面上那些妃嫔娘娘均是满脸愁容,担忧着熹妃的安慰前来祝祷。但是背地里,那些女人们却变得特别爱漂亮,成日沉溺于涂脂抹粉。自从熹妃离宫之后,她们无不列外地想趁此良机,凭借自己的美色掀起新一轮的争宠之风。如今忽闻熹妃遇难,各宫妃嫔们更是肆无忌惮,年老色衰的嫔妃不惜将自己信任的年轻宫女献给皇上做着困兽之斗。在熹妃离宫的第三个月,后宫陷入一片混乱,然而怡贵人怀孕的消息犹如及时雨一般浇息了这场女人间的战火。嫔妃们开始调转锚头,渐渐地,烧香祈福和涂脂抹粉的人少了,而出入于咸福宫阿谀奉承的人便多了起来。此时如沐春风的怡贵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远在异地的熹妃将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
棉帕轻抚额头的柔绵感和清雅的桂花香气使昏迷数日的熹妃渐渐有了意识,苏醒后的熹妃缓缓睁开眼睛。
“夫人,你醒了?”
熹妃侧过头看向床边,只见说话的是个身着尼服,容貌清丽的小姑娘,也就是已经十岁的边霜。
“我和师太讲经回来的途中在山下见到昏迷的你,所以把你带回庵里来了。你来的时候全身伤得不轻,还昏迷了好几天。你现在醒了,真的是太好了。”
眼前这个小女孩的笑容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真诚,同样的笑容熹妃已经太久没有看到过了。虚弱无力的熹妃只是痴痴地看着眼前的女孩,想要把这个笑容永久封存在自己的记忆中一样。此后的几天,边霜都会在同样的时间前来探望熹妃,给她梳洗,喂药。在边霜细心的照料之下,熹妃的身体状况渐渐地恢复起来。
将一口药咽下,熹妃看向边霜微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边霜。”
“边霜?”熹妃的表情略显疑惑。
“置于一边的‘边’雪上加霜的‘霜’。”边霜一个字一个字缓缓说道,脸色阴郁地低下头。
熹妃见状,迟疑了一瞬,不过很快强笑道:“边霜,是个很特别的名字。”
边霜抬起头,看着面容慈爱温顺的熹妃,忽然觉得十分亲切,情不自禁地落下眼泪来。
“怎么哭了呢?”熹妃伸手拭去边霜的眼角的泪水,捧起边霜的脸,轻轻拍了拍,笑道:“这么漂亮的小脸蛋,可不能常常掉眼泪哦。”熹妃微微一笑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我差不多也能下床了,我想当面去跟师太道谢,你能带我去吗?”
“师太昨日下山去了。”
“这样啊。”熹妃显得有些失望,看着喂完药的边霜离开后,躺在床上的熹妃愁容浮现,此刻的她心里又惦记起弘历的安危来。
边霜将汤药的碗送到厨房之后,走到珑翠庵后堂最里间的禅房,这是珑翠庵庵主成慧师太的禅房,轻扣了扣房门之后,边霜推开门只见屋内空无一人。关上门,边霜径直走到后院,远远看见成慧师太双手合十背对着自己立于庭院之中,口中正念念有词。边霜走上前行了合十礼开口道:“师太,今天已经喂完药了。”
“我知道了,还有什么事吗?”成慧师太说话气息匀畅,听在耳里十分舒服。
“师太,你为什么要让边霜跟那位夫人说您不在庵堂中呢?”
“那位夫人是贫尼脱离俗世前的一位故人,贫尼出家已十多年,凡尘俗事已无心再留念,因此不想见那位夫人。”
边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开口问道:“师太,那么您是否答应了留宿庵堂的那位姐姐的要求呢?”
“虽然那位施主有心向佛,但是红尘俗世中的恩恩怨怨还不能彻底地了断。在这之前,贫尼是不会同意为她落发的。”
边霜皱眉思考着师太的话,突然咧嘴笑道:“边霜明白。”
这位成慧师太就是十几年前,熹妃在雍亲王府邸身为侍妾时的贴身婢女环翠。当年还是妙龄少女的她逼不得已把弘历从生母金桂处抢来,并受了熹妃之命将刚刚结束临盆的金桂烫伤致哑。那以后,每每当她看见弘历躺在熹妃怀里时,母子俩那安享天伦之乐的幸福画面,她的内心就饱受良心谴责。想到那晚凄惨的场面,她夜夜恶梦缠身,就这样在内疚和恐惧的煎熬之下过着痛苦的生活。终于她再也不堪忍受,在全府中人为弘历举行满月庆宴的那天晚上,逃离了雍亲王府。原以为离开王府,所有的恶梦都会结束,可现实并非如此,她还是终日活在自责和恐惧的纠葛之中,那一晚寄宿在寺庙之中的她在禅房内悬梁自尽,幸被巡夜的小沙弥发现。保住了性命的她决定落发为尼,长伴于古佛青灯,用余生来忏悔,来赎去自己的罪孽。
熹妃的身子很快就痊愈了,那一天终于能下床走路的熹妃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山赶去行宫看望弘历。离开珑翠庵之前,熹妃想要去佛殿烧柱香,祈个福。
熹妃双膝跪在蒲垫上,目光坚毅地看着佛像心道:“菩萨,请您一定要保佑我儿弘历无病无灾,无论遇到何事都能够化险为夷,今后的前途一片坦荡。菩萨,请您一定……一定要答应弟子的祈求。”磕完了头之后,熹妃谦恭地起身,向前走了几步,小心地将香插进供桌前的香炉里。收回手之际,一样物事突然映入熹妃的眼帘——一个黄绿相间的翡翠玛瑙玉扳指。
熹妃一把拿起玉扳指,凑近来看,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见熹妃如此反映,边霜大为不解,开口解释道:“这个是东边禅房那个雪依姐姐的东西。
熹妃猛地转过头,大声问道:“雪依姐姐?什么雪依姐姐?她在哪里?”
边霜被突如其来的一吼给吓到了,站在原地竟说不出话来。
“我就是雪依,夫人有事吗?”熹妃循声看去,只见佛殿走进一个身着蓝白相间汉服的貌美女子。
熹妃走近这个女人,上下打量着她,突然将玉扳指举到雪依面前问道:“这个,你从何处得来?”
雪依莫名地看了一眼熹妃,再看向玉扳指,心里一酸道:“别人送的。”
“送你玉扳指的人现在身在何处?”
雪依疑惑地看向熹妃,并未开口答话。
“说,那个人,他现在在哪里?”熹妃着急地问道。
原来这个非同一般的玉扳指是熹妃在弘历十四岁生日之时,当作生日赠与他的,对于弘历而言这个玉扳指从不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