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张哥,早”
      “张兄,早啊”
      “张老弟,今天可够早的,怎么没多休息一会儿。”
      张硕一边和过来打招呼的狱吏们寒暄,一边心里暗骂,这帮孙子,老子四更天就爬起来了,他们倒好都他妈这么早就来了,尤其李老三那几个瘪犊子,今天根本就是夜班,也他妈比老子来得早。这帮鳖孙子,打着什么主意当老子会不知道,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想踩着老子的头往上爬,也不看那位爷会不会搭理你们这群势利小人。
      话说,造成今天刑部牢房的狱吏集体早到,只是昨日的一道圣旨。原来,今日将举行新皇靖康帝的继位大典,新皇恩泽万民,减了各行各业三年的税率。即使有罪者也可受到新皇的恩泽,大赦他们的罪行。元昊国境内所有的犯人,只要不触及叛国罪者皆可以受到赦免。犯人中的死刑者将赦免为无期,无期则减免为二十年有期,二十年及以上刑期者按刑期间的表现减免至十年以下,而十年及以下刑期者则可当堂释放。
      天还未亮,这些狱吏就来到刑部衙门的牢房,可不是单单为了今天是大赦天下的日子,他们自己可没有在刑部牢房内服刑的亲戚。来这么早,还不是为了这牢房内那一位十分金贵的大爷。以往就只是张硕那小子一个人在那人身边伺候,今天可是这位爷出狱的日子,最后这一哆嗦可不能再叫张硕一个人给占了。
      狱吏们口里的那位爷就是建国侯府的二公子吴煊,说来就是个天怒人怨的官二代,可他怎么就进了刑部的牢房,那可真是老太太的裹脚布,说起来又臭又长。
      吴煊的家世显赫,他的祖父吴清赜早在太祖未打天下时就已跟随其左右,立下汗马功劳,攻破临安城时,更是以身救驾,身受重伤。太祖登基为帝,大封有功之臣,便封吴清赜为建国公,从封号便可看出太祖对吴清赜的倚重和恩宠。只是吴煊的祖父在早年随太祖征讨天下时就已伤到身体,临安城救驾后,便是油尽灯枯,没有两年便去世了。建国公府从此就剩下当家主母李氏和吴清赜的三个儿女,正妻李氏所出的龙凤兄妹,岁数还不足四岁,可庶出的兄长已然十岁有余。太祖怜惜兄妹俩年幼失沽,恐李氏忙于建国公府的家事,疏忽年幼的儿女,更恐庶出兄长受人挑唆生出歹心,对建国公的唯一的嫡子嫡女不利,便将兄妹俩从小抚养于皇宫。建国公嫡子随各皇子习文学武,嫡女承欢于太后膝下。只是建国公的封号,太祖却再未提及。世人皆以为建国公府从此没落,也就只有了一世的富贵,以前的权势也随建国公的死烟消云散。可谁承想,吴家的祖坟竟然接连冒青烟,吴家的嫡子虽然年幼,在宫里竟得了七皇子(也就是宣武帝)的青睐,后来,七皇子登基,吴仲辰一路高升,官拜礼部尚书,行走于上书房,宣武十二年,宣武帝赐封为建国侯。接着,其妹吴珍被太后赐予皇上,封为珍贵妃,为宣武帝生育三皇子,也就是当今的新皇。
      吴煊的父亲便是建国侯吴仲辰,其父可称的上是权势滔天,吴煊的母亲也不是小家小户,比起吴家的家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祖早年间东征西讨,就只有一位名叫苏月娥的原配妻子。打下天下后,太祖一直感念和妻子的夫妻之情,后宫无数佳丽,没有一个得了其恩宠的,只是按例赐封而已。只可惜太祖四十有余,苏皇后还未诞下皇子,为了刚刚稳定的江山,太后接连出手打击苏皇后,只为了这万里江山不要改名换姓。太祖迫于压力,也只能流连于宫内佳丽中。不过,世人皆说,苏月娥的福分也就到皇后为止了,要不然,怎么,五年内皇宫里就出来了八位皇子,而最受宠的苏皇后却只生育了一位公主。若是苏皇后有子,太祖的皇位定是那位皇子继承的,跟宣武帝绝对没有半点关系。就是这样,太祖对苏皇后所生的熙华公主也是极度恩宠,即使苏皇后去世,也未减半分,而吴煊的母亲就是这位身受太祖宠爱的熙华公主。
      父亲与母亲家世可以称得上是强强联合,吴煊又是熙华公主生育长子,十年后才得的幼子,真正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宠得的他越发无法无天。吴煊长到十七岁,不学无术,一手狗爬的字连稚子幼童都比他写的好,诗词歌赋也是一样不通,整日带着自己的小厮和狐朋狗友胡作非为、欺男霸女。平日里的建国侯,那最是端方的一个人,自然看不过小儿的顽劣,只是每次要教训小儿时,妻子总要拿出长公主的威仪多加阻拦,要是建国侯动手教育吴煊,熙华公主就敢叫他十天半个月的进不入自己的寝室,哎呦,倒叫建国侯一颗老心经常碎了一地。次数多了,建国侯倒是放弃了对小儿的管教,只是越发重视自己的长子吴烨。
      说起吴烨在京城里也是人人知晓的风云人物,和他弟弟的不学无术,玩物丧志不同,吴烨的学识可是出类拔萃。吴烨三岁通读诗经,七岁会赋词,十六岁成为了建国以来第一位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年仅二十七岁,便官拜左都御史,行走上书房。
      京城里,不知有多少人多暗地里八卦建国侯府的教养问题,能养出吴烨这文采斐然的天之骄子,又能养出吴煊这天怒人怨的祸害,建国侯府的教养真不知是好是歹。还有不少人腹诽吴煊其实并不是熙华公主的亲子,只是建国侯外室所出,熙华公主抱养了十几年而已,要不然怎就一味的放纵和娇宠,从不多加以管教。有这样猜想的多是各府的夫人。虽说熙华公主身份尊贵,但既然已经嫁入建国侯府,她对于建国侯可不是皇亲贵戚,只是建国侯的夫人而已。可在京城里有点名号的人家,哪家老爷不是三妻四妾,怎就你建国侯没有二心,这世上就没有那不偷腥的男人,好比就没有不吃屎的狗,不吃鱼的猫。定是熙华公主善妒,逼得建国侯不能纳妾,堂堂的侯爷却只敢在侯府外包一个外室解馋。哎,男人做成建国侯这样,就是在位高权重也当真是可怜。不过,人们也就是在心里八卦和腹诽一下,可不敢在外面讲这些得罪建国侯府和熙华公主,谁叫建国侯是皇上倚重的大臣,熙华公主还是圣上的姐姐呢。
      熙华公主倒是不在乎自己的小儿是不是不成材和胡作非为,照样万分疼爱这个幼子,比之长子吴烨,也是多疼爱幼子几分。熙华公主从没想过让小儿子学什么诗书子经,难道堂堂元昊国公主还保不了小儿的一世富贵,何苦叫煊儿吃他大哥那样的苦。撑起建国侯府有长子足矣,煊儿只要活得舒服和痛快便好。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熙华公主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儿子会有七年的牢狱之灾。在京城里,吴煊别说打伤了人,就是打死个把的人,也没有谁敢叫熙华长公主的儿子、皇上的亲外甥去坐牢。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儿子竟然胆子大的捅破了天,敢在科举考试的前几天,打死了一个外地来京城赶考的举子。平日里,就是吴煊打死了个有功名的,熙华公主也好解决,只要疏通好关系,弄一个小厮替小儿伏法便是。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上千名怀揣拳拳报国之心的学子从各地到京城赶考,考得功名以报效朝廷。这时,居然有人敢在朗朗乾坤的天子脚下,打死上京赶考的学子。学子和文人们可不管认不认识被打死的举子,都叫嚷着要为亡者讨个公道,将吴煊伏法。和死去的举子同省的学子们更是群情激奋,在皇城外静坐了一天一夜,告上了御状。皇上当天便将宣建国侯和左都御史进宫,在上书房密谈,不知道皇上如何还是训斥二人。只是第二天,吴煊便锒铛入狱,要在京城的刑部牢房内伏法七年。左都御史吴烨更是对天下学子道歉,宣称吴煊服刑期间,侯府绝不徇私,对其特殊照顾。众学子皆称万岁贤明,也体谅了吴烨的为难,放过了建国侯府的不教之责。只是,建国侯有半年时间皆是在自己的书房休息,熙华公主半年没让建国侯踏入自己的寝室一步,对其长子吴烨也是多有埋怨。就是对圣上也多次有言语冲撞,几年来再未参加过一次皇宫家宴。
      熙华公主也知道侯爷和长子已然做了最大的努力,皇上也做了退让。要不让吴煊所作所为,可不是七年的牢狱可以抵过的。换做其他人,这种动摇国本的事情不被砍头,也得流放万里,可她就是难受自己一直宠爱的小儿要受七年的牢狱之苦,而她还不能去探望一下。
      就是熙华公主再不愿意,吴煊还是要在刑部牢房内服刑。甚至,一个月来,母亲和父兄皆没有探望过他,这让一直被捧得高高在上的吴煊实在打击太过,竟然只入狱一个月,便魂归故里,倒是让一缕来自异界的孤魂借此而重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