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霍青桐(四) ...

  •   大战中被张召重和练金钟罩的高手联手缠住,倒是让霍青桐开始重视这个世界的武者。她日夜赶路,终于在七月底到了京城,竟然比张召重还早了几日。
      不过,霍青桐倒是没有急着动手,反而决定先将明玉功练到第七层。不过,她也有一边寻找红花会的落脚点、探听京城的消息。
      喀丝丽坚信陈家洛回来救自己,随不言不语,倒是没有寻死觅活。乾隆看到喀丝丽惊为天人,将她迎进了得到羊脂玉瓶就开始营造的宝月楼。还特意找了回族的宫女伺候她衣食住行。
      到了京城不久,霍青桐的明玉功终于练到了第七层。原剧中,霍青桐和陈家洛可以轻易潜入皇宫找到宝月楼,她自然也能。
      霍青桐进了皇宫,在宝月楼确认喀丝丽并无危险也没有急着动手。如今,乾隆将喀丝丽奉为上宾,非常客气。乾隆尚有几分帝王的风度,并没有强迫喀丝丽。
      在喀丝丽正式被封妃之前,喀丝丽都是安全的。反而,她现在现身救走喀丝丽,乾隆很快就会发现海捕文书捉拿她们。只有霍青桐一个人自然可以来去自如,带着不会喀丝丽想要轻易走掉就不容易了。
      霍青桐打算在皇宫中潜伏下来,适当的时候让喀丝丽假死出宫。她手中的龟息丸能够骗过狡诈的江别鹤父子和江湖经验丰富的慕容庄主,瞒过乾隆自然更容易。
      至于潜伏的地点,霍青桐选择了太后居住的寿康宫。霍青桐估计这个时候,陈家洛应该拿着乾隆是陈家子的证据去见皇帝了。可惜,陈家洛与皇帝想必,实在是不够看。想必,现在乾隆虽然确定了自己是汉人,却也毁掉了陈家洛手上的证据。
      除了乾隆和红花会,太后也是换子的知情人。以太后的精明肯定会留下一些东西以便于日后控制皇帝。
      只是到了寿康宫,霍青桐才发现,寿康宫的守卫可比乾隆的乾清宫严密多了。也可以判断先帝的血滴子果然是留给了太后。霍青桐以易容术装成太后宫中的宫女,倒是没有引起暗卫的注意。
      霍青桐一直监视着太后,果然发现太后留有后手。看着太后老神在在地威胁乾隆除掉陈家洛和红花会,霍青桐不由为红花会一众英雄惋惜。
      于万亭和陈家洛实在是太天真了。以为凭借着乾隆是汉人就可以振臂一呼,恢复汉人天下?
      要是慢慢谋划,十年二十年地潜移默化或许可以。乾隆毕竟是汉人,纸包不住火,慢慢重用汉人,满汉持平,他的位子才能坐稳。可是红花会这些人才揭开秘密,竟然已经迫不及待了。
      满人入关后,虽然慢慢重用汉人,可是毕竟还是少数。且军队和重要职位都是由满人担任,国家机器掌握在满人手中。一旦乾隆真的正大光明亮出身份,复汉室江山,只怕他自己会死第一个。
      如今已是乾隆二十四年,试想一下哪个人当了二十多年皇帝,还能舍弃这个位置?康熙也算清代明君,做了几十年皇帝还不满足,为此废了太子,圈禁了好几个亲儿子呢!如此,乾隆不想死,不想失去皇位,那么就只能除掉威逼自己的红花会。
      只是满清的统治一如这样发展下去,于国家于汉人终非好事。她是霍青桐,骨子里却还是有些大汉族主义。这样一个恢复汉人统治的机会,这般错过也着实可惜了。
      红花会的几位当家不懂政治,却讲义气,霍青桐也不想看着他们送死。就算原著中他们大多人得以逃脱,下面的会众却是死伤无数。
      想到这些,霍青桐倒是有了几分劝解的心思。而霍青桐的目标是四当家文泰来,年长稳重,有见地,武诸葛徐天宏,聪明容易明白局势。
      唯有一点,他们都是身在局中,又太过讲义气。红花会大多数当家都愚忠于陈家洛,只怕说服不易。陈家洛此人犹如寡断,欠缺大局观,说领导能力,尚且不如霍青桐。
      若非于万亭遗命,他武功不错,为人也义气,很难让其他当家信服。只是江湖人便是这般,陈家洛自然有许多缺点,可只凭着他义父于万亭指定的继承人,讲义气就够了。
      且随着乾隆身世的解开,凭着他与乾隆的关系带来了反清复明的希望,红花会的当家和会众也会效忠与他。
      不过在说服文泰来、徐天宏等人之前,霍青桐更需要说服另一个人合作。
      “什么人?”睡梦中,乾隆猛然惊醒,满头大汗的睁开眼睛,却看到一个黑影站在床前。
      “皇帝陛下最好不要叫,你要是叫了,只怕就要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你是什么人?”
      “霍青桐!”
      “霍青桐?”乾隆讶然地看向了一身宫女装扮的霍青桐,“翠羽黄衫,喀丝丽的姐姐,回部的女英雄?”
      “不错!”想到案头那份写着翠羽黄衫、木卓伦葬身流沙的奏折,乾隆真相回去削富德一顿。
      当日负责追击霍青桐和木卓伦残部的正是援军兆惠的富德。
      “你想要怎样?”乾隆冷静了几分。
      霍青桐既然可以悄无声息地潜入,若为报仇而来,自然可以一剑杀了他。可是,现在霍青桐现在手中却连把匕首也没有,显然不是为了杀他。
      乾隆自然不知道明玉功第七层,会移花接玉的霍青桐其实一掌就足以拍死他。更不要说她有空间,只要需要刀剑随时能够取出来。
      “想和皇帝合作一会!”霍青桐悠然道,“想必皇帝陛下也知道我要什么。”
      “你是喀丝丽的姐姐,只要不太过分的条件,看在喀丝丽的面子上,我可以答应你!”乾隆不愧是皇帝。
      兆惠的奏折上说,回部的军队已经覆灭,余下不过老弱妇孺。回疆那一块总是免不得需要百姓居住,只要能够控制在朝廷手中也就是了。
      翠羽黄衫霍青桐是回部女英雄,若是能够将她留在京城加以善待,还能安回民的心。甚至,喀丝丽知道了或许也会不在那么冷漠。
      “回部可以承认朝廷的统治,进贡。但是,朝廷不能干涉回部的信仰,不能随意发动战争迫害回部百姓。”
      “这是当然,以上条件我都可以答应你!”乾隆点了点头。
      他能够允许喀丝丽信奉她的真主,自然也不在意回部的信仰。就如其他满汉百姓信仰佛教、道教其实是一样的。信教只要不威胁到他的统治,他就可以容忍。
      “不过,你需要留在京城接受朕的册封,安抚回民。”
      回部也不是所有人都在一起的,亦有部族之争。这次除去与霍青桐突围,以及被霍青桐安顿到迷城的人,还有部分回民被俘,带到了京城献捷。乾隆特意建造了回民村,安顿这些人。
      “只要皇帝陛下做到你的承诺,我自然会安抚回部。”霍青桐抿唇道,“不过,我要与皇帝陛下合作,另有一事——皇帝陛下和陈家洛的关系,我知道。”
      乾隆顿时警惕了起来。
      “皇帝陛下放心,并非是从红花会知道。”霍青桐并没有卖关系,“今天,八大亲王曾经觐见过太后。先帝曾经留下一道遗诏给太后,让她在必要的时候废戳陛下。”
      “你说什么?”乾隆惊讶的从床上跳了起来。
      “我愿为陛下解决后顾之忧,只是——”霍青桐顿了顿,“如今在清廷统治下,无论汉人、回人、蒙古人总是要低人一等。我愿效忠陛下,相助陛下促进民族融合。”
      “霍姑娘?”
      “陛下毕竟是汉人,纸是包不住火的。此时于陛下有利,唯有民族融合。真正做到满汉一家,就算外人知道陛下不是满人,只怕也废不了陛下。”
      “霍姑娘说笑了,既然霍姑娘是家洛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已经答应家洛,恢复汉室江山了。”乾隆也知道霍青桐与红花会交情匪浅,深怕是红花会有意试探。
      “我不是陈家洛,没有那么蠢。若是陛下现在光明正大复辟汉室,只怕就是满清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了。皇帝陛下登基依旧,却还要被太后和八大亲王指手画脚,难道就不想将朝廷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
      能够打动一个皇帝的不是亲情、也不是满汉之别,而是皇位和权势。
      “我想要汉人、回人与满人平起平坐,可是与皇帝来说,汉臣满臣却没有本质的区别。最重要,他们效忠于陛下,是陛下的臣子。我与皇帝陛下合作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希望慢慢的改变朝政。并非否定满清江山,而是陛下慢慢重用汉人,掌握朝政,挣脱太后和宗室控制。”
      不可否认,霍青桐的提议让皇帝很心动。太后一力压着他剿灭红花会,陈家洛则逼着他谋反,反自己的江山。下面以庄亲王为首的八大亲王,时时刻刻要找出他汉人的证据,以便取而代之。
      正如霍青桐所言,作为一个满人养大的汉人,他不在乎下面的臣子是满人还是汉人,只在乎这些臣子是否真心效忠自己。
      “皇帝陛下可以考虑,我等陛下答复。若是陛下愿意,我愿意为陛下说服红花红的部分当家,为陛下效力。”
      “朕以为你能够说服整个红花会!”
      “陛下说笑了,红花会的人讲义气,却不懂政治。若非如此,他们不会这样逼迫陛下复辟。这些人想要说服,唯有各个击破,晓以大义。却有几个必然是无法学会徐徐图之的道理,我无法说服。”
      “好,朕明日给你答复。”乾隆犹豫了片刻,“你是否可以见见香香公主,劝服公主留在朕的身边?”
      “陛下若真喜欢喀丝丽,就该自己用行动去感化她,别人是帮不上忙的。”霍青桐心下冷笑。
      这个皇帝刚想说他似乎并非后世以为的那般脑残,可是立即就原形毕露了。这幅猪哥样与影视剧中的脑残龙也不遑多让。
      “另外有件事情,想来不该瞒着陛下。香香被张召重掳来之前,已经与陈家洛定亲。”
      “啊——”乾隆顿时大受打击,几乎一头晕过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霍青桐(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