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务必点开! ...
-
这篇文章初次动笔写于两年前,而之所以现在再度提笔,主要是想写完整这个故事也算是给我自己的一个交代。不过两年过后,我对这篇文的构思有了更新的想法。首先呢,有一点我要向各位读者说明的是,这篇文章主线是讲周和钟,不过不是因为想要讲述她们的故事才写这篇文章,恰好是以周语恒为绝对主角的文章里主线讲的是她和钟墨桐的感情发展。而在周的不同时期肯定也经历过很多其他的人和事我不可能忽略不写,会有很多篇幅是讲述她和其他人物当年或者说即将发生的故事。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只喜欢看主角这对cp的情节发展,但我想这篇文章不管有多少人看,就算没什么人我也会写下去,因为自己想看(笑)所以情节肯定不一定是读者期待的那样(不过反正也没什么人评论,也不会对我后面情节提出什么期望)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除了钟墨桐以外的很多其他人物也挺有意思的,不会比钟差。另外就是由于前面几章是我以前写的,如果有幸以前读过的读者看到,也请你们再回去将我以前写的但是有更改日期的重新看一遍,里面我肯定是做了调整,而且是和后面情节发展有关的那种。
好了,话讲到这里差不多了,还是那句话,这本书不是为了专门讲她们俩感情而写,介意的读者可以慎点。那故事就可以从这里开始了。
——————————————————————————————————————————
我站在书架旁,目光随意的扫过。我是这个书店的常客,平常的闲暇时间也许经常在此消磨。店员看到我后,礼貌的笑笑便走开了,由于今天不是假期的缘故,书店里零零散散的人显得有些冷清。
我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一本书上,这本书的封面看上去很有年代感,摩挲在手里有着特别的手感。
封面上隐隐约约的写了几个字:mom。pop,圆圆。
从第一页翻看起来,小段时间过后,我走向收银台买下了这本书。杨绛的《我们仨》。杨氏夫妇在学界里很有地位,以前也读过他们的文字。我喜欢这本书里的文字,作者写这本书时早已是高龄,文字里有怀念和忧伤,但也有更多的,是淡淡的温馨。
我想我一直很迷恋这种感觉,家庭环绕的包围感,也许我试着去找这种感觉,不过很遗憾,我能找到的,也许实在不多。
走出书店,抬手看看表,最终走出了书店,夜色渐渐笼上一座繁华的城市,混着夜色,我走进了一家KTV。点了个小包,一些酒水零食。我不太擅长唱歌,只是来了几次后,习惯静静的坐在那,让歌曲一曲曲的流泻。
半个多小时后,电话铃声响起,我看看来电显示,犹豫后还是接了起来。
“喂——”
“我今晚没看见你”
“嗯”
“你在哪”
“八零”
“....”沉默了一阵,电话挂了。
一分钟后,一条短信进来,“你好自为之”
我无奈的笑了笑,收拾下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