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打破顽空 ...

  •   有诗道:
      且最飞仙会见奇,拨日寻云总由痴,烂柯桃林承根源,关窍已有鬼神知。

      却说悟空自打量了祖师背影,认得他与金蝉子有几分仿佛相似,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沿山径上归来,一路心潮起伏,神思恍动,记忆中关于金蝉子的点点滴滴,都一一涌到心头。
      曾听花果山中修道的老猿讲,金蝉子本为灵山尊者,是个得道的佛子,后不知何故,于花果山中隐居数十年,受了山中鸟兽供奉,便时常与它们说些道法,那老猿曾问他:“不知尘世中那几等人方有仙术。”金蝉子言道:“世上有儒释道三教,儒教有些迂阔,其人习学诗书,专会咬文嚼字,此辈之人难有成仙之理,只教化世人,有大裨益,若论仙术,还是释、道二教常生异人。”
      又念及菩提祖师平日登坛说法,亦正是以禅宗、道法二者为要,平日教导他们规行矩步,礼貌周旋,则正是循儒家礼法,所行之事竟与金蝉子之言丝丝契合。
      后他点化自家求仙访道,数载游荡间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仿有神灵相佑,待寻至此山见了祖师,又曾听几个师兄弟无心言道,祖师收他为徒时节,正是访了故人归来,所言时辰之数,屈指算来竟与自家访道年数一般无二。

      悟空想到此处,不禁双手连搓,心痒难耐,抓耳挠腮了一会,忽眼中一亮,心道:“有了!有了!”便自去那书阁内,寻了祖师手录《黄庭经》一卷,打叠起十二分精神,细细翻了,自“下与恒山相连扶”句中摘出个“山”字,“天庭地关列釜斤”句中寻了“天”“地”二字,“玉池清水灌灵根”中取了“水”字,又自“九幽日月洞空无”中得了“洞”字,他越看心中越是欢喜,只觉得呼吸急促,周身热血如沸,只因这些字迹,竟与那金蝉子洞府中所留“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之字迹笔法一模一样,自此心中,已是断定那心中所念之人正在眼前,再不做他人之想。
      他既悟出真相,当下欢欢喜喜,在三星洞前,盼望天色,真个是往时总愁日落早,今朝偏恨月来迟。好容易磨蹭到三更时分,便轻轻穿了衣服起来,悄悄走到后门外,见那门半开半掩,心中暗喜,急侧身进门,走到祖师寝榻之下来。

      金蝉子此刻尚未熟睡,只闭目养神,也不知悟空是否能打破他暗中哑谜,许久见他不来,心中早有些急切,忽又对自己道:“若他愚钝,也是我差了想头,既是这般参不破玄机,又谈何参天大道,却只教他些问卜揲蓍、参禅打坐的法子,叫他延数百年之寿,受享这一世安稳也罢。”待得半时,又自思道:“他此时心念本真,虽感戾气,却做不出那等欺天诳上的事来,若我轻舍了他去,他又是个半仙之体,根器极佳,只怕入了旁门,坏了本源,到头来惹祸行凶,乾坤搅乱,却不是我之罪过?”正在胡思乱想间,却听到门外有些响动,悟空虽是蹑手蹑脚,生怕弄出一点声响,却瞒不过他耳目灵敏,他知是悟空参破他关窍,心下十分欢喜,便侧身向里,佯装睡熟,只等他来。
      悟空见此,也不好造次,只跪在榻前等待,一双眼睛却紧盯了榻上之人,上下打量,只觉越看越是金蝉子的模样,心下喜悦,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金蝉子见他如此,忍不住出声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

      却说悟空自求仙来此,朝夕闻道,对祖师自是又敬又畏、恭顺严谨,生怕失了礼数,此时勘破他菩提本相,早将畏字去了三分,喜悦之余,又带出三分恼他,因此不答他话,只作几句言语道:
      寻师访道为参禅,
      踌步山林悲誓愿,
      却道故人忘相许,
      枉我空等数流年。

      金蝉子听得这几句话,心下大惊,既有“访道为参禅”一句,便知悟空已参破他变化,他本不是拘泥之人,自如来一番点醒后,早知对石立誓,已种前因,只盼能教导他消除些劫难,引他正道归真,也早日还清此愿之果报,故不以真面目示之,不料此念一生,又成执着,越想与他撇清,则牵绊越深,正应了那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饶是他神通妙化、修持坚定,但遇上这只猴儿,竟也束手无策起来。

      他心下乱自乱,口中却喝道:“既为诉苦,自该去寻你那些师兄弟,怎么夜静更深,竟这等顽皮,搅闹到为师房中!我也不责罚你,你早去前边歇息罢。”
      悟空道:“顽皮自当顽皮,结果也须结果!师父,我知你是金蝉子显化,你既许我危难时相助,又引我求仙访道,早间打我三下,分明是让我三更时分来此,要传我大道。师父如此垂爱,我心下自感激不尽,却怎么弄了这些神通,哄骗于我?却瞒得我好苦!”一念及此,悲伤顿生,竟垂下泪来。
      金蝉子见此,慈悲心肠顿有万分不忍,却又不好与他相认,只道:“早间烂桃山时已对你言明,我并不识得什么金蝉子,莫不是你自家迷了心性,见谁都胡乱攀扯?你既识得我意,我自当传你那头一等道法,且近前来。”
      悟空心下认定,只不动,口中道:“都云出家人不打诳语,师父,我今要听你真真切切说一句,我便是修不得仙成不了道,也自情愿,你果真不是那金蝉子么?”
      眼前的身影滞了一滞,出尘得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传来:“为师不是。”

      悟空听得这话,顿如冷水浇头怀抱冰,自忖道:“怎会如此!若说行事相似尚不足信,笔迹却是骗不了人的,莫非真是我思他入了魔障,认错了人?”又急抬头端详那祖师面貌,又似觉得并不如先前相像,一时竟恍惚出神,如同失了魂魄一般。
      待半晌回过神来,眼前之人早不见踪影,只床榻上有一物,在那里熠熠生辉,悟空忙近前看了,原来是一枚剔透的菩提树叶,上有小字,竟是那长生妙道之口诀真言并腾云变化之法,他知是祖师留与他之物,却并无半分喜悦,只将树叶藏于怀中,如痴如醉走出门去,径回寝处不提。

      自那之后,弟子们都道悟空仿佛变了个人一般,往日听讲最是活泼好动,如今却分外规矩稳重起来,往日见了师父总是欢喜顽皮,不时还上去蹭上一蹭,如今只是依法行礼,却不发一言,他也不再去烂桃山上玩耍吃桃,也不再往三星洞前寻松觅果,无事之时,便自家私下用功,调息打坐,自修自炼。
      如此两三年过去,饶是凡夫俗子,得了那妙法真诀,也自成些神通,何况这猴王原是天生仙器,又勤奋聪慧。自收了痴心,把那道心更坚定了起来,竟悟成了地煞之数七十二般变化,又会一种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般般神通夸之不尽。
      金蝉子也时常去望望他,师徒两个见了面,却无甚话讲,悟空礼数周全自周全,却从头到脚都透露出一种冷淡,看向他的眼神不再是殷殷热切,取而代之的,竟是眼眸深处化也化不开的万年坚冰。
      他仍知他是金蝉子,那夜一番恍惚犹疑后,悟空对自己的判断依然坚信,却只想不明白他为何不愿承认,只觉得自家一番狂喜尽付了虚空,当年那僧人温润清朗的声音和眼前祖师冰冷的言语交叠在一起,有一种失落的感觉从内心最深处漫上来,包裹住五脏六腑,丝丝缕缕都是凉意。
      他似忽然间失了寄托,只拿那苦苦修炼来打发自己,也不知为何要修炼,整个神识都缥缈虚空,也正有此无欲无求的缘故,进境竟是一日千里,那金蝉子留与他的真诀,外是道家之行,内藏佛门妙法,正是不生不灭,全气全神,故此能参透义理,打破顽空,早跳出三界外,成就大罗金仙,修成那无拘无束之体,通天彻地之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