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青史留名 ...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场大战过后,众军士寻了一个山坡有水源的位置安顿下来。
浩南在一场厮杀过后,手累到都是抖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让自己的状态既疲惫又亢奋。但她并没有闲着,在卓将军的引荐下,她与各位小将们见面聊了聊战场的形势,穿梭在一张张军营里和声慰问士兵的伤情,话了家常,向他们保证战争胜利以后,一定让其过上幸福、平静的的生活,她简单的四个字,俘获了这些士兵们的心:“轻徭薄赋。”这四个字,胜过千言万语,士兵们听懂了,他们也得自己王子了,与她并肩作战,是士兵们一辈子都引以为傲的事情。
夜晚,浩南全副铠甲,亲自带了高行知等人在军营巡逻,士兵们年轻的脸庞在火把的映衬下,忽明忽暗。
探子汇报,皇叔集结了3路兵马共5万人在过来围剿浩南的路上,而皇帝勤王的3万王师也在赶来的路上。万物生机,人们却在相□□割着生命,凋零在春风里,大战在即,连路过的飞鸟似乎都觉察了动静,哀鸣不已。
浩南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战场的记忆潮水般涌上心头。今天她的表现按照一个将领的标准来看,也是可圈可点。她不想杀人,但是手中的刀是保护自己,保护公主的武器。如果自己后退,公主就会处在两名夹击的危险局面,是爱给了自己勇气。
可是等战争过去,想到那些逝去的敌兵,就算是敌人,就算对面是要杀死她的敌人,也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她思考良久,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先单独找了自己亦师亦友的赵舍人聊自己的想法:
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他们也有老母亲在家期盼儿子的归来也有妻儿期盼丈夫和阿爹回家抱抱他们,带点远方的特产。他们是敌人不假,更是被蒙蔽、利用的人。这场权力的厮杀,自然有封建道义的优劣,皇叔作为一个“造反不臣”者,的确是可耻的,但是这跟老百姓,和这些士兵有多少关系呢?自己的确会做一位仁君,但是这些士兵并不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想法才为自己打仗,仅仅是因为,听命于人,拿了兵饷,半是被迫半是无奈下的选择罢了。
赵舍人惊呆了,他知道自己的徒弟秉承大气运,但是没想到她连自己的位置都要反对,我造反我自己,这算什么?他赶紧看了看四周,好像生怕浩南因为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被抓了。这些话很严重,这些想法很严重,如果不是他亲自找来的王子,验明过真假,他简直要怀疑浩南是皇叔派过来扰乱军心的间谍!
他劝浩南:“自古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圣人云,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衮冕而执玉。您的父亲,”说道这里他故意加重了语气,“他是一位有道的国君,皇叔既不占大义,也引起了国家的动乱,若想长治久安必须消灭这个隐患。”
说道这里,他跪下朝浩南行了一个大礼:“请殿下以天下为重,臣竭忠尽智,万死不辞。”说罢,深深磕头到地上。赵舍人跟了浩南这么久,习惯了浩南的不拘小节,不让下人动辄下跪,何况是自己这个老师,这次他这做了。
浩南内心轻叹,赵舍人得话他懂,他的意思如果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殿下呀,这都啥时候了,兵临城下你还扯犊子呢。两军对垒,千万不能怂。您这话我听听就算了,我都不想听,你可别说了,我这条命都是你的,你给我安分点!
她赶忙过来搀扶赵舍人,赵舍人抬头看他又给她磕了个头,亦师亦友的人给自己磕头,自己怎么忍心。而且赵舍人不愧是饱学之士,讲的有理有节,自己用“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一时间要代替人家传承已久的“家天下”的常识,人家古人听到要吓死。
她思考了一下,把自己代入王者的角色:“爱卿之心,本王尽知矣,还请老师起来讲话。”赵舍人这才在浩南的搀扶下站起身来。
浩南是一个坚定的人,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她继续推销自己的思路。她想出一队奇兵,直接擒贼勤王,斩杀了皇叔,免得黎民百姓刀兵之苦,也免得南泰国力下降,被隆朝趁虚而入。
浩南又找来卓将军,向他们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那就是他们装作皇叔的兵马,砍一个已死士兵的头颅,装作得胜回朝,向皇叔献宝,浩南直接领人直捣黄龙,开展斩首行动,这样也许可以早点进京,保护泰王和王后的安全。
两个人都以为这个计划太过大胆,也太过冒险。
赵舍人开始了苦口婆心:“千金之躯,坐不垂堂。殿下万斤之体,此法太过冒险。一定要执行,不如使人假扮王子。”
卓将军立刻赞成了。
计策虽好,这时候让浩南亲自范险,众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如果浩南死了,帝国的继承就会变成皇叔,跟着浩南的人就变成了造反,形式立刻会颠倒,失去根本。
众人商议已定,找了一批投降的官兵晓以大义,浩南亲自过去坐镇,承诺众人造反的事情既往不咎,可以将功补过,甚至功成之后有封赏。这些人本来都不知道自己参与了谋反,又在战场上被浩南劝降,自然也是心甘情愿。
经过一夜盘查筛选,选了10几个降兵和两个投降小头目,又另外选了500精兵。在确定带队人选的时候,众人犯了难。带队的人需要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时刻关注叛军的行动,准确把握对方是否有反水的心思,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进城以后,一部份人刺杀皇叔,一部份人负责开城门里应外合迎接平叛大军入城。如果计划败露,小兵还有活的可能,罪魁祸首的首领可是必然死的很难看。这个人还需要是生面孔,以免被朝廷的人认出来,所以卓将军身边的得力干将并不是合适的人选。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计谋虽好,更需要有高超能力的人去执行这个计划。
众人一筹莫展!
浩南抿了抿嘴唇,正要说争取这个名额,感到身旁一道目光特别明显。原来是赵舍人哀怨的、能刀人的目光,卓将军虽然不看浩南,但是浑身像一张张了箭的弓,蓄势待发。
浩南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这时候,营帐的门被打开,一员女将走了进来,英姿煞爽,大步流星:“这个首领,就让我来做吧。”
卓将军和赵舍人均是眼前一亮,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浩南不用抬头看,听声音就知道那是李欣,前朝李将军的爱女,从十几岁就带着一伙绿林好汉劫富济贫,反抗暴政的女大王。她的第一反应是:“此事太过冒险,你一个女儿家去不合适。”
李欣笑了:“殿下不是常说,巾帼不然须眉,男女之间,只是身体构造不同,道德、学问、智慧、武功这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力的关键。这些都是殿下常挂在嘴边的话,关键时刻怎么给忘记了。”
她谈笑自若,仿佛此去也不过是一场旅游。
浩南沉吟不语,半晌她道:“姑娘非我南泰子民,当年虽是在下救了姑娘的危机,但是你也救过我的命。你家又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我答应过李老将军要好好照顾你。”
卓将军急得出来说话:“殿下,李姑娘智勇双全、胆大心细,她是您的红颜知己,对您更是忠心不二,是此次行动的最佳人选,请殿下三思。”
红颜知己么,李欣听到这几个字,用探寻的目光看着浩南,浩南点点头:“阿欣,你自然是我的红颜知己,所以我更不愿意你去冒险。”
李欣莞尔一笑:“家父曾叮嘱你照顾我,你以为怎样才算好好照顾呢,我的志向不仅仅在吃穿不愁,我亦想做一番事业,青史留名呢,如果你能让我实现这个理想,才是好好照顾我。”
浩南的眼睛亮了。她被眼前的女子所折服,她素来知道她不可多得,可是终究还是看轻了她,她原来是这样大方、自信的女子,有自己心中的坚持,而不是拘泥于情爱。
浩南深深一礼拜向李欣:“如此,有劳李姑娘了。”
整间屋子的将领齐刷刷拜倒:“有劳李姑娘。”声音很小,但是却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