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9、百般斟酌。 ...

  •   六月底,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了起来,刘季率领大军一路奔上,直奔平阴县,切断了赵军大将司马卬南渡的渡口,迫使其放弃了渡河入关的打算,之后刘季又大败南阳郡守,逼迫后者逃到了宛城,死死抵抗。

      宛城此处地理位置特殊,刘季一直猛攻不下,他本就急于向关中进军,又听说此时章邯已经和项羽进行和平谈判,一旦达成协议,那么之后项羽便会南下,直捣关中,刘季的关中王的打算,便会落空了。

      若是我没记错,此时刘季应该会做出撇下宛城,直接向武关进发的打算,过期不然,天还未亮,刘季就通知下面所有人,随时准备出发。

      子房皱眉,不解刘季此番意欲何为,我替他穿好外衫,道:“沛公怕是心急了,准备放过宛城这块难啃的骨头。”

      “那怎么行!”他惊道,“若是此番直接攻打武关,如若遇阻,宛城必然也会出兵,到时候我们便会陷入秦兵的两面夹击,那是便麻烦了!”急急起身向刘季的营地跑去,我坐在床上,知晓子房定能劝说刘季放弃这个错误的决定,转而对宛城将领招安,所以根本没有打算要收拾东西,向后安然的倒在床上,我闭上眼,知晓即将是一场不染血腥的心理之战,心中稍安,转而就沉沉睡去。

      天蒙蒙亮,帐篷之外就响起千军万马的怒嚎,我翻了个身,固然无法入眠,可是也要养好精神,不然怎么好好照顾子房?同时也暗暗佩服自己,似乎也渐渐习惯了这般长途跋涉的生活了。

      历史记载:刘季的去而复返大大刺激了南阳郡守,甚至一度想要自刎,被手下大将陈恢拦住,陈恢提议议和,并且亲自出城与刘季谈判,刘季允许南阳守军归顺,并封宛城郡守为殷侯,保证其人身与财产安全,命其继续驻守宛城。

      这般下来,刘季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宛城,并扩充了自己的大军,一时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他一直听从子房的建议,严格约束自己的队伍,尽量避免对于百姓们的叨扰,之后刘季又攻下几座城池,顺利拿下了南阳郡,向武关迈进。

      武关,为秦国的南大门,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战国时期,苏秦曾经游说楚威王:“秦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则楚国都城动矣。”由此可见武关的重要。

      本以为攻破武关会是一场恶战,岂知武关的守将知晓自己毫无胜算,干脆大开关门,迎了刘季进关,刘季就这般轻而易举的夺得了武关,不费一兵一卒,这时候我真的在想,会不会真的是冥冥之中有老天在帮刘季,不然那么困难的西进之路,为何在他这里犹如天助,变得斯般容易,又或许与他这一路的仁厚信义之名也是分不开的……

      天下苦秦久矣,其实真正大败秦兵的,不是刘季,不是项羽,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老百姓啊……

      夜里,子房自刘季的营帐而回,我正随意取了一卷书简在屋子里昏昏欲睡,忽而感觉被人腾空抱起,瞬间便清醒过来,抬头便撞进一双熟悉的眸子,我打了个哈欠,软软道:“你回了啊。”

      “都跟你说过了,如果我回来的太晚就不要等我了。”子房点了点我的鼻尖,将我搁在床上,顺势坐在床边,我揉了揉眼,傻笑几声,“还好啦,如果不是书太无趣,我也不会睡着……”

      “今天我向沛公献了一计,”子房揉着我的发顶,我顺从的躺在他的腿上,不解的“嗯?”了一句,他轻笑几声,继续道:“我建议沛公先派遣一人,暗地里潜入关中,去咸阳见赵高,说服他被秦降楚,为我军入关策反游说,作为内应。”

      “那样很好啊……”我差不多已经清醒,脑子也跟着他的这句话转动起来,子房沉默片刻,试探道:“阿卿你……你觉得我这计谋如何?”

      “我不是说了很好吗?”我不解道,“有了赵高作为内应,那么我们入关的难度便会降低很多,沛公便能更快的抵达关中成为关中王,子房,你为什么这么问?”

      子房顿了顿,片刻后道:“无妨,我只是……只是想问问,你想去咸阳吗?”

      “为何不想?”一提到咸阳我便兴奋起来,咸阳,秦国腹地,六百余年的深厚底蕴,是集合了这个年代所有的财富与秘密,作为曾经的历史专业的博士生,如果说面对其他的地方我还能勉强保持淡定的话,对于关中,咸阳,那便是真的唤醒了我血液之中关于历史的无限热爱。

      “是吗?……”子房缓缓道,语气渐微,我蓦地想起了什么,抬头看向他,却见他已经将头扭至一旁,我咬着下嘴唇,其实你真正想问的,并非是我是否想进关中,而是我……是否还是决定得了玉瑗之后,离开吧……

      怔了怔,我这才发现,其实我离咸阳,离那盼了十多年的九转玉瑗,居然这般近了,几乎可是说是,唾手可得。

      第二日,子房建议刘季加强武关的防守,派重兵良将镇守,以拒各路诸侯于门外,而大军则直奔最后一道关卡,蓝田关,也叫作峣关。

      “这一路,对亏有子房替我出谋划策,不然我哪里能这么快到这里?”刘季笑眯眯的,尤其是待他知晓此时项羽还远在新安,更是心中大安,觉得关中王已在其鼓掌之中,“不知我到底还需多久才能入主关中?”

      我微微思索了番,记得不久后秦王子婴就会登基,并且杀掉赵高,替刘季攻下咸阳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可我又不能这样明着说,只有隐约暗示道:“大局已定,此时项羽更在千里之外,不足为俱,只是恐前方再出变故啊!”

      刘季似是觉得我的话有道理,不禁深思了起来,我看着他此时思索的模样,不禁在心里暗暗想,便是此时了,此时已经踏进了咸阳的大门,此时提出咸阳宫殿里的那枚玉瑗,一旦咸阳城门破,到时候就能回家了……十多年的筹谋,之前几乎是小心翼翼的讨好,不都是为了此刻吗?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你想去咸阳吗?……”

      忽而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我猛地一惊,眼前瞬时闪过那清澈黯淡的双眼,心瞬间沉入谷底,真的要说吗?真的要……那样伤他吗?要不要……再晚一点?再晚一点点说吧,待刘季真的入主咸阳时,便以向他讨赏的方式提出来吧……

      罢了……就再晚一点吧,我这样告诉自己,只是再稍微推迟一些罢了,结果,是一样的……

      出了帐篷,我抬头便见到一个身影,正是我恨得牙痒痒的吕释之,连忙掉头就走,却发现对方居然也只是深深看了我一眼便绕道而行,我呆了呆,他居然就这般……放过我了?

      不说方才,直到这时候我才隐隐觉得奇怪,回来了这么久,为何一直迟迟不见吕释之动过手?便是安排在外的侍卫也不曾见过他到我帐篷外闲荡,莫非……是他对我失去兴趣了?我不无侥幸的想,怕是真的是这样,这样最好,他那样风流成性的人,对谁不都是三分钟热度,此番不用再和他打交道,我实在是开心的厉害。

      忽而想起还不曾见到过纪先生,明明听刘季说他就在军中的,可是跟随沛公这么久,居然一次都不曾相见!这实在有些不寻常,而这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想见我,所以故意躲着我。

      是我何时惹他不开心了吗?纪先生如我家人般,秦朝茫茫数十年的生活,真心待我之人寥寥可数,或许是此时我才意识到,我与纪成的关系早已在不知不觉之中,渐渐疏远。

      大部队整体前进,不多时便抵达了咸阳的南大门,峣关,这也是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一旦拿下这里,整个咸阳便悉数收入囊中了,但是峣关气势宏伟,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有重兵把守,绝非武关那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易拿下的。

      而此时,却又出现了新的变故,赵高杀了胡亥之后,立胡亥兄长之子子婴为王,岂知登基之日反被子婴所诛,失了赵高这个如此重要的内应,刘季前行之路一时受阻,更不要提子婴登基之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死守峣关。

      “司徒夫人,司徒大人今晚会在沛公营中商议要事,不会回了。”

      屋外一人对我道,我轻轻应了声,示意他退下,这般下来已经有好几日了,我能够明白咸阳近在咫尺,却触手难得的感觉,可刘季急切也就罢了,为何子房他也……如此的拼命?

      有些话,他并不曾说,但是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迫切,他在竭尽全力的助刘季尽快攻破峣关,甚至对于我也冷淡了许多,我知晓他是从不是急于建立军功换取君王恩赐的那种人,他……又何必如此?

      去年冬天受的伤,他嘴上不提,可是我知道因为当时处置不当,外加上不曾好好休养,那个伤口一直在隐隐作痛,从未真正好全过,又不便让他人知晓他的身体状况,只有私下煎好汤药,眼看着他服下,可是便是我自己也已经有数日不曾见过他了,又有谁能督促他喝药呢?想到这些,我有些心疼,想去营外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见相熟的人,便是转告他一句好好注意休息,也好啊。

      刚刚出了帐篷,便见一个人经过,定睛一看,我不禁脱口而出道:“纪先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9章 百般斟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