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番外--《那鹤传》 ...
-
《那鹤传》一
平心而论,相较于被一通狠揍,小三儿更喜欢被直接关入柴房,至少这样不用受皮肉之苦,不用半夜翻个身就被疼醒。
透过柴房里的小气窗看着外面,月亮很大,很亮,照在远处的山上,像裹了一层银色的薄纱,从远处传来了几声狼叫,然后听到隔壁爸妈房间里传来了小孩子的哭声,小三儿全身颤了一下,把脖子缩进又破又小的棉袄里,他突然想起了今天被关柴房的原因,因为学了几声狼叫,把只有一岁大的弟弟给吓哭了。
隔壁传来妈妈恶毒的声音,“还不是因为那个混账东西,今天好好得叫了一声,把小四儿给吓着了,得好好教训一下他,哦哦,乖乖,别哭了,不怕啊,乖。”
“混账,那混蛋东西在哪儿,看我不揍死他。”
“我把他关柴房了。”
小三儿听到爸爸在门后翻找的声音,吓得身子抖得跟米糠似的,因为他知道那后面都放锄头木棍之类的,要是鸡毛掸子也就算了,一般抽断了也就罢了,顶多疼个几天,可是一根有他手腕粗的木棍,小三儿知道这次爸爸是不会手下留情了,哆哆嗦嗦的从柴火堆的缝隙里钻了进去。惊起不少夜行的耗子四处逃窜。
柴房门被爸爸踹开,在墙上撞了一下,又反弹回来,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声,“出来,混账东西,给我出来,听到没有!”
小三儿哆哆嗦嗦的不敢出来,听着爸爸的一声怒吼,被吓得尿了一裤子。
最后小三儿还是被爸爸揪了出来,好一顿胖揍,从柴房打到院子,被妈妈埋怨吵死了之后,捂着嘴,咬着唇,不敢再出声,一直到趴在地上,喉头满是血腥味儿,爸爸才收手,一手拽起他的胳膊,小三儿压抑的哼了一声,感觉手臂要折了,“给我跪好了,要是下次再听到你惹弟弟哭,看我不打断你的腿。”爸爸压低了声音威胁,因为妈妈说他们吵到弟弟睡觉了。
小三儿满脸泪痕,乖乖跪着,讷讷的点点头。
这一顿打,小三儿知道了很多道理,不能随便大叫,不然会被打,不能得罪妈妈,不然会被打,不能惹弟弟哭,不然会被打,最好让大家都看不到自己,这样就不会被挨打了,就像那个说书先生说得孙悟空一样,
小三儿在院子里跪了一夜,他不敢偷懒,怕爸爸看到又是一顿打。湿哒哒的裤子被风一吹,入骨的寒冷,膝盖咯着石头砂子上快完全失去了知觉。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房门被打开,小三儿听到声音,马上跪直了身子,爸爸正匆匆套着棉衣,看见跪在院中的小三儿,直接上前一脚给踢翻了,啜了一口就出门了。
小三儿躺在地上半天没动,他不敢,轻轻一动就感觉有千万根针在扎,整个身子以一个奇怪的方式倒在院子里。
爸爸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稳婆,小三儿听说她很厉害,会算命,十里八乡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都会叫她算算,爸爸进门看见小三儿还跪在院子里,哼了一声,厉声道,“还在这干嘛,还不快给我滚柴房去!”然后转身满脸讨好的笑容将稳婆请进屋子。
小三儿手扶着地,好一会儿才能勉强站稳,听到屋子里传来筷子在竹筒里晃荡的声音。
在这个知识贫瘠的土地上,对于神鬼之事是非常相信的,也让所有孩子都对此充满了好奇心。据说自己那么不受家人待见,就是因为刚出生的时候被稳婆批了祸水的命,说来也巧,小三儿出生后,妈妈又怀了两次,第一次是个弟弟,还没满月就夭折了,第二次索性还在肚子里就小产了,这几次意外全推到了小三儿头上,他就莫名其妙的坐实了祸水这个名号,那以后不只是家人不待见他,就连村里人见了他都绕道走。
小三儿站在门外犹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气,趴到门缝里偷看。
只见里面爸爸和妈妈低着头虔诚的跪在四方桌两面,稳婆正面对着他,对面就是床,床上应该还放着还在睡梦中的弟弟。
稳婆抖着竹筒里的筷子,嘴里念念有词,小三儿目不转睛的盯着,过了一会儿她将筷子倒出来,一把抓在手上,扣在一个铁锅里,轻声说了几句话,然后拿起身边的瓢子一点点往上淋水,她放手的时候,那把筷子竟然像有魔力一般立在了锅子正中央。
小三儿看得目瞪口呆,看稳婆那桌子上的毛巾擦手,估计是完事儿了,马上退回来,躲到柴房里。
小三儿从门缝里看到妈妈给稳婆塞了五块钱,还有两个煮熟的鸡蛋,小三儿看着那两个鸡蛋咽了咽口水,他估计一个月都吃不上一个鸡蛋,偶尔吃上一两口,还是妈妈喂完弟弟看他眼巴巴站在旁边塞进他嘴里的。
小三儿捂着肚子靠着墙坐下,昨天妈妈不准他吃晚饭,半夜被爸爸打了一顿,现在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不得不捏着拳头抵住。抬眼看向角落里,一只黑灰色的大老鼠正抱着一颗玉米啃得慌,小三儿咽了咽口水,想着自己要是能变成那只大老鼠就好了。
《那鹤传》二
自从那次胖揍之后,爸爸妈妈似乎是忘了家里还有个儿子的存在,小三儿也总是能躲则躲,每次都是等他们吃完饭了,再悄悄溜进灶台,将黏在锅沿的锅巴撒点盐花捏巴成一小团,幸运的时候还能有几根剩菜,能让小三儿高兴很久。
但是山里人总是过着比较节俭的日子,能剩下来的饭菜少的可怜,有时候小三儿刮了半天也只能吃上那么一小口白饭或者索性没有,为了不让自己饿死,白天跑到山上摘野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一点点野果已经满足不了小三儿的胃,每到半夜都饿的发疯,几乎要抓几只老鼠直接扒皮吃了。
后来看到村里的年轻人跳河里摸鱼,小三儿灵机一动,趁没人的时候也扑腾进水里,在被呛到几乎翻白眼的时候,总算让他摸到点窍门,竟然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游泳,但摸鱼就没这么简单了,一直到他学会游泳的一个多月之后,才算摸到一条鱼,再之后,就简单的多了,偷偷从灶台里摸了盒火柴,摸到鱼之后,去玉林,插上棍子,直接火烤,再撒上一把盐罐里偷来的盐花,这样温饱问题就算解决了,偶尔还能给柴房里陪他一起过的大老鼠带点鱼尾什么的,日子也算得上逍遥。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三儿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看着同龄人背着布包到半山腰的小庙里上课说不出的羡慕,潜意识里觉得能识字是件很光荣的事,但是爸爸妈妈似乎已经忘了家里还有他存在,小三儿也不敢主动出现在他们面前,白天偷偷蹲在老庙窗台下听着先生讲课,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讲的是什么,其实因为没人愿意和他说话,他也根本就不会说话,但这样至少能让他觉得他也是在上学,也是在识字。傍晚等他们都走光了,从破旧的窗户里钻进去,学着那些同龄人端端正正坐好,回忆着白天先生说过的话,一种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忍不住笑了起来。
突然窗外传来“砰”得一声枪响,小三儿愣了一下,马上奔到破旧的窗台边往外瞧,只见从窗外大树上跳下一个人来,小三儿抬头望着他,山里的天黑的比较早,才五点就已经雾蒙蒙的,但小三儿却很清晰的看到那个人的眼睛,亮亮的,和村里那些孩子手中玩的玻璃弹珠似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