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分配 ...
-
上了桌子,安泽自己面前摆着一碗米饭,旁边坐的是弟弟安阳。而安母则坐在桌子另一边,不是安母不心疼小的,而是安阳这小鬼说来也奇怪,自小便粘他哥安泽粘的紧,就连会说话之后说的第一个人称称谓都是‘锅锅’,虽然当时吐字不清晰,但就冲着这声含糊不清的‘锅锅’也把还未像日后那般学会隐藏自己喜怒的安泽乐的两天找不着北。
所以说,血缘有时候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安母对于兄弟俩这么亲昵,刚开始还有些吃味。觉得自己做母亲还不如自己的大儿子讨小儿子喜欢。可是后来便释然,自己多大个人了还和小孩子一般见识,又想到自己还未和安泽父亲离婚时,两人大多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宠爱尽管没少多少,但和从幼稚园开始就和安阳玩耍陪伴的大儿子安泽还是差上许多,久而久之安母对于兄弟俩之间的亲昵倒也看习惯了,权当是二人兄友弟恭,不劳她当妈的费那么多心神照顾了。
安泽不太喜欢吃菜,所以他的捕食范围一般就在自己碗里,于是安母每一顿都养成了给大儿子夹菜的习惯,直到后来安阳接替了她的这样工作,她那时才有些恍惚,原来孩子们都长大了啊。
安母给安泽夹菜,尽管安泽推拒着不要,但最后还拗不过母亲默默把菜吃了。之后母亲就会看着他笑,明显心情不错。
而安阳则是不挑食的主,他秉持着“能吃就行”的优良美德四处扫荡,吃得那叫一个欢。也难怪后来安阳的体质比安泽要好上一些。
“小泽,过两天妈妈就把你的学籍转到这里,我们下午就去帮你挑选一个新学校吧?”安母想着屋子收拾好了自然不能耽误孩子上学的事情。
安泽听了母亲的话从饭碗里抬起头:“嗯,好。知道了,妈。”之后又安静吃饭,不时帮弟弟擦擦遗落嘴边的米饭粒,俨然一副好哥哥模样。
而在安泽答应的同时,旁边的安阳闻言兴高采烈起来,“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上学.....和哥哥...一起。”他连饭都不吃了,把碗放在桌子上,就差手舞足蹈。眼睛亮晶晶的和星子似的,里面盛满小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安母瞧小儿子这样,都快有些招架不住。连忙哄道,“哎,小阳也想去?学校可远了。”
安阳听了,动了动眼珠子,有些迟疑。过了一会他似乎想明白了,大力点头,“我不怕远。”
听见安阳的回答,安母沉吟了一下,索性答应了。自又惹得安阳雀跃几分。
安母想,小儿子今年四岁,也刚好到了上幼稚园的年纪,虽然入学年龄比之前的大儿子安泽还要小上几个月,但是来之前听说F城这边有幼稚园和小学在一起的学校,这样两个孩子放学还可以结伴,小的受欺负了还有大的在呢。来回想了想,觉得让小儿子去上学倒也是件好事了,不是还有人说小孩子学东西比较快吗。
下午安母收拾整齐就带着两个孩子去F城里找学校了。她咨询了邻居,最近几年F城比较好的学校是哪里,安母之前因为跟着安父出去打拼,已经有五年多不曾回来了,对这里的了解到底没有以前那么熟悉,为防万一还是问问的好。
这一问安母就有些喜上眉梢,邻居老王告诉她,就在他们这片住宅区的前面隔一条街就有一个小学,赶巧这个小学里面还包含着幼稚园。
也不怪她喜上眉梢,毕竟两兄弟年岁都不算大,学校离家近也安心。而且自己把之前卖房子等资金堵了公司缺口,又在F城这里为了孩子和自己有个好的生活空间买了栋私人小楼,还要为以后着想,这样算起来存款也没多少了,所以自己还要找个工作,接孩子的时间就大大减少。
安母温婉笑着柔声谢过了邻居老王,又引得三十多岁的男人红着脸摆手说:“不用。”
之后安母就一手牵着安泽,另一手牵着已经学会走路的安阳,向老王说的那所学校走去,本来安母怕两兄弟累着是想坐车的,可是安泽说想多熟悉熟悉路,旁边的安阳也随着他哥哥喊:“熟悉路,熟悉路。”于是安母一想也是这个理,就答应了,只是不忘叮嘱两孩子要是觉得累就和妈妈说。
安母所买的这栋私人小楼所在的这一片住宅区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西平住宅区”,这块住宅区在当时2004年的时候算是比较富裕的住宅区了,这片住宅区的前面那条街“西平街”是F城比较繁荣的商业街了,虽然繁盛但是到了晚上这条街倒不算喧闹,反而是这条街往南的“五区”比较喧闹,五区那里开的店也比较杂。
穿过长长的西平街再向右拐个弯走不远就到了老王说的那所小学。
“平枝小学。”安泽已经上三年级了可以认得不少字了,他看着眼前这所小学的招牌念道。
安母听到大儿子的声音转头对他笑笑,“嗯,没错。就是这所学校。老王说这所学校是四年前新建的,里面也包含幼稚园,据说这学校的校风不错,而且教孩子学习的方式很有趣,小泽你觉得怎么样?”说完安母又蹲下身慈爱的摸了摸小儿子的头,“小阳你看,这说不定就是你以后的学校呢。”
安阳闻言眼珠子转了转四处张望,到底做不下决定,于是他索性一条道走到黑,“哥哥去哪里上学,我就也去哪里上学。”
安母听了小儿子的话,笑了笑没说话,心说这老二还真粘他哥安泽。
趁着安母和安阳说话的功夫,安泽已经大致打量了一下“平枝小学”。
已经染上了时光印记的学校墙壁,上面还残留着斑斓不清的油漆简易图,画里的内容安泽随意看了几张,大多是助人为乐,好好学习之类的内容。学校的两边栽了两排柳树,现在这个季节柳树的叶子还是绿的,风一吹长长的柳树枝条就飘起来发出“飒飒”的响声。从校门往学校里面看,进学校的路中央有一个花坛,再往前估计就是教导处之类的,这时候学生还没下课,学校静悄悄的,只能听见某个教室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肃穆,古朴,安静,的确是适合学习的学校。
这就是安泽对“平枝小学”的第一印象。
他抬起头望着母亲说:“我觉得这里还不错,妈,我可以在这里上学吗?”
安母听了笑着说,“怎么不行,本来就是让你自己选的,既然你决定了,那就这里吧,明天我就找这里的校长谈谈你转学的事情。”
安泽点点头,嗯了一声。
之后安母又带着两个孩子在街里逛了逛,买了一些蔬菜和肉,母子三人待到快日薄西山的时候才往家里赶,路上安母和两个孩子商量晚上吃些什么好。
落日的余晖给他们的背影镶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把他们投在地上的影子拉的老长老长。
渐渐的,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他们本就是这世上关系最亲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