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另眼看贵族 ...
-
随便翻看着一本小说《忧郁诗神的夜莺》,故事之外忽然有一种感受:创造和享受优质生活乐趣的权利属于“贵族”。
生活乐趣分多个层面,“知足”是最简捷的一种。而最高层次则数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在这个真正喜欢的事业中,创造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许多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矛盾的心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总在随着别人的旨意走,或者说为了能够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有一本叫做《格调》的书中说过,需要三代努力才能够培养出贵族。可见要成为贵族并非只要发财就行,它更需要文化的积淀。过去总认为,贵族就是剥削者,是不劳而获的阶层,这在很大范围内是对的,但也不能否认,近代欧洲的一些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得益于他们的贵族身份,是这种身份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财力做支撑,去完成他们真心喜欢的艰苦创作,实现心中的理想。
在如今的时代,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了。社会分工主要是政治家、企业家、资本家以及形形色色的蓝领、白领打工者。即便是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人们,更多的也是为生计奔波、劳碌,哪怕他天生喜爱文学或艺术,由于没有“贵族”背景,要吃饭、穿衣、交际以及为日后算计,也就只好把自己的喜爱置于第二位,转而以他人的好恶是瞻,把追求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社会也因此而演变出更多的浮躁与奢华。那些一心一意要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们,却难免要过清贫淡泊的苦日子,而这往往又导致他们的梦想更难实现。
马克思曾经设想,有一天,人们会把劳动当成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生存的需要。那时候我们在工作中感受到的不再是劳累而是乐趣,如果真是那样,所有的劳动者就都成为“新贵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