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洵哥儿,读书不差这一会儿,歇歇吧”刘嬷嬷打帘子进来,端着盏芙蓉蛋羹,看着还站在书桌旁椅子上的花洵,心疼的劝到。
这刘嬷嬷是这花家太夫人身边的嬷嬷,因这三老爷的正房太太最是个没主意不理事儿的主,连亲生的儿子都护不住,险些让妾侍下人给害了去。便将这刘嬷嬷给了这三房的长子花洵。
“嬷嬷,我都八岁了,哪里还是吃蛋羹的小娃娃”。花洵搁下了手中的笔,迎了上去,引着嬷嬷坐在了花厅的木凳上,瞅着桌上的蛋羹,皱了皱那秀气眉毛,苦着一张稚气的小脸。
这花洵打小害了场大病,虽后来吃了两年的药,又时时进补,到底是底子虚了。和花家个个行武出身的大老爷们相比,便文静了不少。练不成武艺,也就只能读书了。还好这三房的长子不像他爹娘,看来像是个有出息的,开慧的早,读书又十分勤奋,小小年纪待人接物具是有礼,又伶俐讨喜,花家老太爷最得意的孙儿就数他了。
文岭南的花家祖上也曾是传承了十几代的宗族大家,只是朝代更迭,饥荒,战乱令这花氏一族日渐凋零,传到前朝的时候就只剩下了这一户姓花的山间猎户。
在宁王朝建立之初,这姓花的猎户只背着一张自制的木弓,便追随着文岭的驻军"文家军",打下了苏南拥兵的青泗侯,有了这从龙之功。文家主上后被封为了异姓诸侯——文熙候,花家也就自然成了文熙候麾下的花家了。
如今,宁王朝已传至第三代,皇帝虽不似祖辈神武,却颇注重教化。在位仅仅五年,宁王朝便一改崇武风尚,书生才子,纸扇纶衣已遍布大江南北。
这花家小儿,也因这风尚自幼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