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老佛爷的思修课 ...
-
青梅哪里知道晴儿刚才做的梦,只是见她精神尚好,这才有此一提。晴儿却哪里肯再去慈宁花园闲逛,便只好道:“虽已入秋,这正午的太阳仍毒着呢,你与我一处做会儿针线吧。”
青梅答应着便令嬷嬷来看着五格格午睡,扶着睛了回了屋子。晴儿从笸箩里拿出做了一半的针线出来,却是给五格格做的一个肚兜,上面正绣的是喜鹊登梅的图案。那图样子还是晴儿自己画的,错落的梅枝上,两只喜鹊上下一枝相互唱喝着。这图案平日里看着也没什么,不过是个“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只是此时晴儿心中有事,再看那两只喜鹊倒如同看鸳鸯戏水一般。一时晴儿又想到每逢七夕喜鹊以身做桥,令牛郎织织女夫妻相会的故事来,再想到刚才梦中的情形,脸上不觉又红了起来。晴儿走神,手下针脚也有些凌乱了,待回过神来忙又唤了青梅来将方才绣的地方拆开重来。
青梅因见晴儿旗头上的穂子旧了,正理着丝线要给她再打一个。听晴儿吩咐只得放下手里的丝线,过来接了晴儿手中的肚兜,看那针脚心里有些疑惑。因她是自小从王府跟了晴儿来的,自是比别人更贴心些,见这样子便问道:“格格可是心中有事儿?”
晴儿虽知青梅体贴,却又哪敢把那样的梦说给她听:“哪来得什么心事啊,不过是刚才发了梦魇有些手抖罢了。你便去拆了就是。”
青梅心中疑惑却也不好再问,只得拿了肚兜到一边去拆。
晴儿心中烦躁便命人把廊下的鹦鹉挪到窗子前,拿了块点心揉碎了逗鹦鹉说话。那鹦鹉是太后的心爱之物,晴儿也是喂惯了的,它见了晴儿手里拿着点心便扑拉着翅膀叫着:“老佛爷吉祥,晴格格吉祥。”
晴儿便笑道:“你这笨鸟啊,只会谄媚讨好,我今儿儿非得教你点儿别的。”晴儿一时来了兴致,便欲教那鹦鹉背诗,因方才想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顺口便对那鹦鹉吟诵起“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鹦鹉一下子哪里学得了那么多,扑拉着翅膀冲晴儿学舌:“迢迢牵牛星,老佛爷吉祥。”听得不但晴儿,连青梅也是“扑哧”一乐。
晴儿教鹦鹉说了一会儿话,那边甄嬛也醒了。晴儿令人把鹦鹉还挂回廊外,领了青梅又到太后跟前去了。
甄嬛问了晴儿去坤宁宫中的情形,晴儿便将皇后与纯贵妃商议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甄嬛听了也没有异议,只叫桂嬷嬷将预备送六格格的东西里又添了柄玉如意。甄嬛又问兰馨的情况,晴儿也将兰馨的行止一一说给太后听。甄嬛听了点点头:“也难为她了。”忽然想起什么又问:“纯贵妃与舒妃也见到那丫头了?”
晴儿略想了想便知道太后要问什么了,便道:“是,两位娘娘见了兰格格也不住称赞。舒妃娘娘心细还备下了见面礼赠了兰格格。纯贵妃想是原没想着会见到,便将手中一只菩提手串赠与兰格格玩耍,后来也令人补了见面礼来。”
甄嬛听了便皱了皱眉,想着晴儿也大了,也该让她知道些人心深浅了,便道:“舒妃既想到在坤宁宫中必会见着兰丫头,而提前备下了见面礼,竟没想着提醒纯贵妃一句么。”
晴儿以为她是担心舒妃被纯贵妃记恨,便笑道:“晴儿看着啊,皇后娘娘不是计较这些小事的人,必不会因此与贵妃生隙的。纯贵妃想来也不会因此记恨舒妃娘娘的。”
甄嬛却不是那个意思:“傻孩子,纯贵妃是死了心的人,自然并不会与她计较这些。哀家且问你,纯贵妃与舒妃一同往坤宁宫中见皇后,就是要与兰格格见面礼,难道不该是纯贵妃先赠过,她才好赠吗?怎么倒抢在头里了?”
晴儿瞬间明白了,这舒妃是成心拿纯贵妃挂墙头啊!换个人若真是无意的,见纯贵妃没准备,自己哪怕准备了也只好装没这回事。等出了坤宁宫再提醒一下,等纯贵妃的东西送进坤宁宫了再差人补送进去,这才是和规矩的人干的事儿啊。可是舒妃这手段也太拙劣了点儿,晴儿想着自己的是没经历过这种大小老婆勾心斗角的事儿的,所以一时没看出来,皇后又怎么会看不出呢。这样一来只怕舒妃算计纯贵妃不成,自己倒要招皇后的厌了。晴儿回想着皇后令兰馨向舒妃谢赏时候看向她的那个眼神,怪不得当时自己觉得怪怪的,看来皇后是心里已经有数了。
其实这真不怪舒妃小看皇后,皇后这不是让甄嬛给点得开了窍了么,要是放在过去,皇后那个一根肠子通到底的性格,肯定不会想到那么多。舒妃原本真没必要这么做,纯贵妃的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年华已然不再,恩宠也是不再了的,本没有必要算计着她。
舒妃姓叶赫那拉氏,是满洲贵女,父亲在兵部任职,她一向自恃身份,对于令妃这样一个爬了主子床的奴才是看不上的,可偏偏令妃与她同列妃位,又比她更加受宠,舒妃一向十分不忿。这回皇后休产假,舒妃虽压了令妃一头得了协理六宫的机会,却不想平时不声不响的纯贵妃却忽然被皇上记起来,自己不过是协助,倒是纯贵妃主理。因纯贵妃也是汉人出身,舒妃就把对令妃的一腔不满又转移去了她的身上。
舒妃这点不满原不过是在宫务上发挥,拼了命地想找纯贵妃的错处,好借机让她失了信任,自己就好表现。谁知纯贵妃根本志不在此,因此办事也不求显自己的本事,一应的事情全照皇后手里的旧例来办,让人挑不出错来。这次六格格满月的事儿还是舒妃提出来想难为纯贵妃的,结果人家想都没想:“这事儿你我既不好决断,还当请皇后示下,你我明日一同去坤宁宫中讨个主意吧。”这就把舒妃打发了。舒妃正为令妃一人随驾心中不满,纯贵妃这儿也没讨到便宜,回了自己寝宫就生闷气,对着奴才们鼻子不鼻子眼不是眼的。有机灵的小丫头看出了端倪,就给舒妃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说是叫纯贵妃出出丑也好,这才把舒妃哄得高兴了。于是今天就在坤宁宫里闹了这么一出。
甄嬛见晴儿沉思不语,以为她年纪小没见过人心险恶,一时心里过不去。便嗔道:“你这样子又是做什么?说与你听不过是让你知道世上有这样一等人,也并不是人人都这样的,你将来若遇到这样的人自己心中有数就好。若当真的把这些放在心上了,往后看谁都要转三个弯,却又是走上另一歧途了。”
晴儿听了忙回道:“是,晴儿记下了。”话虽这么说,却仍在纠结着。
甄嬛见晴儿仍是有些恹恹的样子,便道:“你可是在想,纯贵妃到位份在舒妃之上,她又何苦要在这点小事上得罪纯贵妃?”
晴儿见被太后看穿了心思,面上微微一红,便说出皇后似乎有所查觉却不动声色的情形来:“不知老佛爷看来,皇后娘娘当如何处置。”
甄嬛点了点头:“皇后这是进益了。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有那么一等人,做出事情往往只为一时之快。这样的人纵有点小计谋却也是成不了大事的,若遇上了只需看在眼里便是,又何必自降身份与她计较。皇后过去的性子就是太过黑白分明,却不知‘刚则易折’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事,都非断出个事非曲直来的。只是打头里要认清你周围的人是何等心性,这才是最重要的。历来明君明主,首要‘亲贤臣,远小人’,内帏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晴儿毕竟是个14岁的小姑娘,甄嬛又有心多留她几年,所以并不想讲得太多,一是怕她一时消化不了,二来也是不想她骤失天真的本心。是以虽将舒妃一事说给她听,却也只教她要懂得看人。
晴儿略想了下也知道太后这是担心她不识人心险恶,将来出嫁之后被人蒙蔽。却不怎地又想起中午那个梦来,脸上微微一红,低下头去只答了声:“老佛爷教诲晴儿记下了。”
甄嬛哪里想到晴儿中午做了那样一个梦,见她低着头只当她一派天真,忽然听了这些龌龊事一时不得开解,倒笑道:“你这傻丫头,这种事也不是常有的,我不过白提醒你一句,也不要太过认真。在圆明园时你还说想腌桂花糖,如今园子里的桂儿开得正好,你便带上几个去收些桂花罢。”
晴儿此时虽百般的不愿进慈宁花园,却也知道太后这是叫她散散心的意思,便只得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