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 39 章 ...
-
袁世凯带着部队将要班师回朝了,武昌的革命党已被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彻底镇压住了。
好消息传遍了紫禁城上下,京城内一片欢腾喜庆的气氛,特别是袁家的家眷们。
袁老太太和大太太一样,这段时间没少念佛。毕竟袁世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儿行万里母担忧,更何况是现在去前线打仗。
报信的小太监知道袁世凯现在在京城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第一时间就跑去告诉了袁老太太。
袁老太太听到消息后激动地手握着佛珠、含着泪水,颤颤巍巍地念了声:“哦弥陀佛,还好佛祖保佑,总算平安回来了”。
大太太和诸姨太太们也都得到了信,她们个个面露喜色。自家老爷凯旋回朝了,看来以后在京里老爷的仕途和前景将会一片光明,她们也会跟着沾光了。袁家小姐们开始涂脂抹粉起来,她们都兴致勃勃地借机让大姨太给她们做宫装;少爷们也隔三岔五的去酒楼戏馆庆祝。袁府众人都殷切地期盼着得胜的袁老爷能快点回来。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里得到消息的时候,袁心鑫也在边上听到了。
隆裕听到李公公大致的阐述之后并没有和一旁的袁心鑫提起关于袁世凯的话题。她反而让李公公去取一个匣子。
匣子是红木的,共三层,似乎有点分量,一看就是好东西。
隆裕太后从李公公手上接过匣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古玉镯子和一副小巧精致的玉质小耳环出来。她对袁心鑫招手,让她走到自己的跟前。
“来,心鑫,伸出手来。”
“是,太后。”袁心鑫走上前伸出右手。
“女儿家怎么可以装扮的如此素净,来,哀家给你戴上。”隆裕太后不由分说地就在袁心鑫伸出的右手上套上了那只古镯子。
戴完镯子之后她凑近袁心鑫,把她耳朵上戴的耳钉亲自取下交给一旁的翠儿,又帮袁心鑫戴上了那副玉质小耳环。
袁心鑫的耳朵上立即出现了一点鲜艳的翠绿,她稍稍一动,这抹翠绿就微微的颤动起来,配上她白皙的皮肤显得异常的漂亮。
站在边上的翠儿看了,也赞扬的点点头。果然还是宫里的东西好,虽然看着式样非常古朴,但戴在自家小姐身上不仅不显老气,而且还增添些许贵气,她心中不由的叹道:还是太后眼光好。
“恩,对了,这样才好看。”隆裕太后帮袁心鑫佩戴好首饰后,后退了一步,欣赏地点了点头。
“太后,心鑫不能收,这太贵重了。”
袁心鑫知道隆裕太后给自己的东西一定很贵重,她不敢收。要是在以前她还能厚着脸皮收下,但现在和隆裕太后相处之后,自己已经渐渐把她当作知己,不仅把隆裕看作是自己的忘年交,而且也知道这位大清最后的国母不是不作为,而是她尽了全力,但很多事真的是身不由己。所以袁心鑫不愿拿隆裕的东西。
“李公公,其他的都拿去当了吧。”隆裕太后没理会袁心鑫的拒绝,而是把匣子再次交到李公公的手上对他挥手说道。
“太后,可使不得啊,这些都是以前老佛爷(慈禧)在的时候给您的嫁妆啊!”李公公含着老泪捧着匣子说。陪在隆裕身边数十载,大概也只有他知道隆裕这个太后做得有多么的不容易。
“别说了,哀家已经决定了,快下去办吧,如果你不愿意,哀家另找其他人来办。”
“奴才。。。奴才。。。喳。。。”李公公小心翼翼地捧着匣子下去了。
袁心鑫这才知道原来里面居然全都是隆裕的嫁妆。大清的太后已经到了要靠当首饰为生的地步了?
“心鑫,哀家已经把你当自己人了,也没什么好避讳你的。你也看到了,大清国库其实已经空虚了。”
“八国联军当时签订的《辛丑条约》,除了在内城要划给他们做使馆界之外,还逼大清要赔偿他们几亿两银两,那群强盗!”
“圆明园的修缮工程需要银子,宫里的老太妃们、小皇帝的生活都需要银子。。。哀家已经快支持不下去了。”
“这些首饰,放着也是放着。如果你不收下,也是要当掉的。收下吧,权当那天在圆明园里感谢你安慰哀家说的那些话。”
“哀家知道,你和袁府的那些小姐们不一样。哀家总有种感觉,感觉你会离开这里、早晚也会离开袁家。这镯子和耳环就当哀家留给你的一些念想吧。”
“等袁公班师回朝的时候,你。。。就别来了。”隆裕太后语出惊人。她舍不得的看了眼袁心鑫,对于这个相处时间虽短但已经走到自己心坎里的女孩,她是非常喜欢的。可惜,她们俩的身份不一样,始终还是要分别的。
“这段时间哀家和你走的太近了,哀家知道袁家、你的姐姐们肯定会很不满意,毕竟你不是她们的亲姐妹。不过就算亲姐妹,利益当头也会互相算计。”隆裕苦笑着说。
“哀家知道你懂得忍耐性格也好。虽然你言语不多,但却有双看透世事的眼睛,你把自己置身事外也好。。。就像个看客一样,呵呵~这样也好。。。”
“要是以后有机会,就找个平凡的男子和自己相守一生吧!千万别再像哀家一样,守着这么大的紫禁城,一生都没有被爱过。”
隆裕太后的一番话,听的袁心鑫心里涌起一阵酸涩,她也眼眶红了。
“好了,时辰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走吧。。。”隆裕太后不忍再看袁心鑫,她转过身背对着她说。
袁心鑫对着隆裕太后的背影,第一次心甘情愿的跪在地上,对隆裕太后,最后深深的一拜。
“太后,您自己身体要多保重!”。
袁心鑫忍不住,脸庞划过一滴泪,她知道等袁世凯回来之后就要逼隆裕和小皇帝退位了。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她说这句保重的话。
“心鑫你怎么走了?留下来一起用晚膳吧,陪朕和太后用完膳再走吧。”小皇帝溥仪这时候跑了进来,他拉着袁心鑫的手说。
“不了,我要走了,皇上陪太后用吧。”
“不吗,不吗,朕不要太后,朕就要你陪。。。”溥仪不高兴地撅起了嘴。
“皇上,乖,听话,其实太后是最关心皇上的。”袁心鑫半蹲在只及自己胸口高的小皇帝面前,对他平视着说:“皇上您是个大人了,是个男子汉了。您要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死很容易,要活下去才是真正的勇者!知道吗?”她知道这个命运坎坷的末代皇帝未来还会有很多的不幸。
“可能皇上现在还不懂,这就像走路时摔了一跤一样,虽然痛,但咬着牙、忍一忍、再爬起来,痛总会过去的,记住了吗?”
小皇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恋恋不舍的看着起身离去的袁心鑫,又看了眼殿内的隆裕太后,他希望太后能留住袁心鑫就像往常那样,但太后这次却没开口。他只看到太后慢慢的转过身、在默默的流着泪、静静地看着袁心鑫远去的背影。
或许对于才五岁的小溥仪来说,大人的世界,他真的是不懂。
没过几日,袁世凯带着他引以自豪的北洋新军回来了。新军大部队分成几批驻总在紫禁城内外。
历史记载:
1911年11月1日
袁世凯在朝政上提出建议,让摄政王载沣解散清朝皇城中的内阁,任命自己为内阁总理大臣组阁。
同年12月6日
袁世凯在早朝上迫使摄政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
载沣当庭含泪跪拜太后和溥仪,他取下自己头上的那顶顶戴花翎帽,步履仓皇地走出“金銮殿”,他步上了袁世凯的老路,至此隐退朝政、归隐府邸。
同年12月18日
袁世凯代表北方,开始和代表南方的革命派领头人孙文(孙中山)开始了南北议和谈判。
从武昌回来的袁世凯已经知道,大清朝,气势已尽。
在和谈时期,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上海、贵州。。。纷纷宣布独立,由于北方他在震慑着,所以只有山西、山东、和甘肃响应,但他知道整个中国是该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聪明的袁世凯为了表示和南方和谈的诚意,他带头把蓄了几十年的辫子给绞了,因为他知道以南方为首的孙文早就是一头短发了,于是京城开始了剪辫之风。
皇城内外北洋新军的士兵们,开始排起了队伍绞起了发辫。。。
袁世凯调回自己的心腹,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让他来接替京城内禁卫军总统领一职,再把那些有反动情绪的禁卫军,调去支援围剿山西革命军,分散他们的力量,再用出征的名义把其他的禁卫军调出城外,至此之后,北京完全被袁世凯所控制。
城里城外的护卫军都换成了袁世凯的新军。
袁心鑫再次看到郑军时正是他带着小部队在紫禁城里巡逻。
两人在紫禁城的甬道相遇。
郑军看到袁心鑫,示意让身边的小部队继续巡逻。自己一个人停了下来,他有点不太适应地抚了抚刚剪短的头发。没有了辫子,他似乎有点不习惯。
“不太好看吧?”郑军一开口,就难得的问了这个有点让袁心鑫不太好意思的话。
袁心鑫原本准备去三小姐袁叔祯住的“储秀宫”里,没想到在路上碰到了郑军。袁世凯回京的一番动作连带身边的人都忙碌了起来,所以回来后也一直没机会看到他。
一边的翠儿捂嘴偷笑,身边跟着的小垫子和小绿也当作没看见。三人都对郑军福了福。行完礼之后他们就都识相地退在一边等候着。
本来觉得没什么,被翠儿、小绿和小垫子三个人一退,袁心鑫倒觉得有点尴尬。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自己和郑军还没到要说悄悄话的地步吧。
“其实短发更适合你。”袁心鑫故意拔高了声音说。她没说错,剔了辫子后的郑军穿着军装显得更精神干练。谁让袁心鑫骨子里是现代人呢。欣赏水平还是停留在现代,习惯看短发的男人。
“在武昌仗打的很厉害,虽然这次被镇压下来,但独立的口号已经传遍了全中国,每次听到这些口号我总会想起你对我说过的话。”郑军郑重地看着袁心鑫说:“或许大清现在这块腐肉是该时候挖了。”他似乎对袁心鑫以前说过的话有点动摇了。
“你。。。现在。。。对了,你在大帅身边要小心点。”不知道怎么了,看着郑军的这个样子,袁心鑫忽然感觉到有点心慌。她想提醒下郑军,因为她似乎隐约记起,袁世凯的称帝之路不那么顺畅。好像未来会有很多人想要暗杀他。袁心鑫不得不担心起保护袁世凯安全郑军来。
虽然自己对郑军谈不上爱情,但是前几次的相处还是让袁心鑫不知不觉中逐渐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些好感。就算作为普通朋友的友善提醒吧,毕竟自己还是不希望看到郑军丧命的,袁心鑫对自己说。
“你?是在担心我的安危么?”郑军突然之间有点欣喜若狂,他没想到性情冷淡的袁十六小姐居然会对自己说出这番话。回想起来好像每次他们之间见面似乎都不那么开心,除了那晚他走时,那个紧紧的拥抱。
他不仅从心底里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对这个袁家十六小姐有点动心了?在什么时候呢?细想起来,大概可能就在安阳吧。
那时他负责保护袁家的少爷小姐们去看戏,正烦闷三小姐对自己的纠缠。那天晚上他已经拒绝地很明显了,她怎么还那样。要不是看在她是大帅最宠爱的女儿份上,他早就发飙了。在自己的印象中,女儿家应该矜矜持持的,怎么可以像三小姐那样,对男人那么主动。所以自己当时就拒绝同她们坐一辆车。为了避开三小姐的纠缠自己索性跟着部队一路小跑起来。
现在回想想起来他还要真的感谢三小姐。要不是她这样,自己也不会跟着小跑、也不会第一次看到这个袁家刚新认的十六小姐袁心鑫时印象就那么深刻。她不像其他小姐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整身装扮素净的就像她身边的小丫鬟一样。听说她生了场大病,可能是受了七姨太过世的刺激。听说她不光失忆,人也变了,看上去非常瘦弱、有点苍白。
当时她坚持要和身边的小丫鬟坐在一辆黄包车上,坐上了车却好奇地在探头探脑。
郑军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袁心鑫的举动真的是好笑却也非常可爱。也是,对于这些不出门的小姐们来说,外面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她四处观察的眼神中似乎有了些神采。接着她孩子气地买来一串糖葫芦和自己的丫鬟好笑的抢着吃。
糖葫芦上的颜色染上了她的唇,让她白皙的五官上多出了一抹嫣红。忽然,她开心的笑了。对了,应该,应该,就在那个时候吧,自己对她动了心。因为直到现在自己还能很清楚的记得那一幕。
后来的相遇,一次次让自己对这个袁家十六小姐有了新的认识。
“别想歪了,做为朋友我只是想提醒下你。”袁心鑫的话语打断了郑军的思路,她看着郑军渐渐深沉下来的眼神,有点害怕地后退了一步,她怕郑军有所误会。上次那晚的一抱是因为自己还没反应过来。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而且他们俩走的路不同,她知道作为军人的郑军是不会、也不愿离开袁世凯的。袁心鑫知道要让郑军放弃跟随袁世凯的念头简直比登天还难。
“恩,谢谢你。”郑军回过神来,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袁心鑫。在刚才确认了自己的心意后,他想等局势稳定点,就亲自向大帅求亲。虽然他知道袁心鑫现在心里不一定有自己。不过那晚自己一冲动就抱了她,她也没推开自己,那就证明她肯定不讨厌自己。而且那晚她还戴了自己送的古董表,要知道那表可是花了他好几年存的军饷。
当吴妈告诉自己,袁心鑫要把这份生辰礼物退还回来的时候,他气愤地差点把表给砸了,要不是吴妈及时阻止自己表示愿意再去试试,那块表早就给扔了。
没想到那晚还能亲眼看到那块表戴在她的手腕上。可能当时是因为她太小不好意思拿。
是啊,她年纪那么小,肯定还不知道情爱。不过没关系,等到时娶进门后自己有的是时间。
到时候自己一定会慢慢感化她的!郑军暗暗下定了决心,他的嘴角高兴的向上,扬了扬。
袁心鑫只当是郑军听懂了自己的话。对他点点头、微微福了下后,就带着翠儿他们离开了。
看着袁心鑫一直走到拐角不见人影。
郑军再次暗下决心,等忙完了这阵,一定去跟大帅提亲!!
袁心鑫没敢回头再看郑军。走在自己身旁的翠儿笑语道:“小姐,郑副官好像对小姐很上心呢。”
“不准胡说!要是被三姐听到了,又要多事了。”袁心鑫对翠儿严肃地说,她脚下也加快了步伐。前段时间由于自己一直陪着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所以对袁家姐妹尤其是三姐慢慢地疏远了起来。
前天还听翠儿说,在自己的寝殿找不到人的三小姐袁叔祯不高兴。而且没太后的懿旨,她也不能随便去“养心殿”找自己。所以今天趁着空了,就特地去看望抚慰下三姐。
等袁心鑫带着翠儿、小绿和小垫子走到袁叔祯住“储秀宫”时,大哥袁克文和二哥袁克定也都在。他们俩好像在激烈地争执着什么,看到袁心鑫进门时,他们俩都顿时收住了口。
“啊呀~看看谁来了?这不是太后的座上宾吗,这么个稀客怎么到我这里来了?”三小姐袁叔祯对进来的袁心鑫,说着口气酸酸的话。
“生气啦!那好,以后太后召见,我不见就是了。”袁心鑫笑眯眯地对袁叔祯保证道。
“这可不敢当,到时太后怪罪下来,全部都喀嚓。”袁叔祯调皮地做了个砍头的动作。
“三妹不准胡说!”大哥袁克定阻止了袁叔祯的动作。袁叔祯对他吐了吐舌头。
“我带了吴妈给你做的好吃的,这总该封住你的嘴了吧。”
袁心鑫知道袁叔祯爱吃,来的路上特地拐到御厨房里,向袁家以前管厨房的吴妈拿了点点心,而且都是以前在袁宅时袁叔祯爱吃的。
“太好了,大哥、二哥也坐下一起尝尝吧,瓶儿去沏壶好茶来。”
“是”。袁叔祯的贴身丫鬟瓶儿带着几个小宫女下去了。
“大哥,二哥,站了半天你们也累了,快坐吧。”袁叔祯招呼着说:“心鑫坐我这里。” 她的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
袁心鑫坐到她的身边。刚才和袁叔祯说话时她没注意屋子里的两个男人,但现在坐下后她吃了一惊,原来大哥袁克定和袁世凯一样把头发给剪了,而二哥袁克文却还是留着长辫子。
翠儿看到袁心鑫坐了下来,忙打开食盒把点心一碟碟的拿出来放桌上。
袁克定和袁克文也坐了下了,不过俩人却离得很远,好像还在为刚才的争吵而互相不理睬对方。
丫鬟们奉上茶来。“来,大哥、二哥、心鑫喝茶。” 袁叔祯似乎为了掩饰大哥二哥之间的不开心,她热情地招呼着,“吃点心,吃点心。”
大哥袁克定端起茶盏在喝茶。袁克文白了眼袁克定,气呼呼赌气般的咬了口点心。俩人谁都没开口再说话。
“唉。。。真好吃,吴妈的手艺一点都没变,还是和以前在安阳老宅里做的一样好。” 袁叔祯尝了一块点心叹道,“自从来了宫里,虽然吃好的,喝好的,但觉得总不像在安阳老宅里那样自由。”她的话也说出了袁心鑫的心声。
自从袁世凯回来后就在京城大换血,之后自己就没再去见过隆裕太后。袁心鑫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和隆裕太后对立了起来。特别是袁世凯逼载沣当庭辞去摄政王一职时。听说当时隆裕太后当场就在早朝上哭了。小皇帝也哭喊着要自己的阿玛,现在宫里除了隆裕太后,小溥仪已经一个亲人也没有了。
当时袁心鑫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就一直酸酸的。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人心都是肉做的,她感慨隆裕太后的未卜先知,可能从某些方面隆裕太后已经敏感地知道袁世凯回京之后将会采取一系列的动作,所以才会知会自己以后不要再见他们了。
袁心鑫默默地拿着茶盏开始出神了。
“哼!二妹,你别像有些人那样,小家子气的!安阳有什么好的,还不过是个小地方,哪像这里,这里可是京城!京城!天子脚下!”
袁克定大声的训斥打断了袁心鑫的思绪。他架势十足地摆出了大哥的样子,教育起袁叔祯来。
“大哥,你说这话可就不对了。所谓人各有志,像咱们这种小人物就喜欢安阳那种小地方。”袁克文听到袁克定的话立刻反驳了起来,他就是要跟大哥唱反调。
“没出息,亏得爹还在外面拼死拼活的为咱们打江山,等将来咱们爹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就是大总统了!”
“你看你,你看你,要做大总统的儿子了,居然还是这幅吊儿郎当的样!”袁克定毫不客气的指责起袁克定来。
“打仗打仗,你们就知道打打杀杀的,整天弄的人心惶惶的,推翻满清有什么好?一将功臣万骨枯!这个道理大哥应该比我更清楚!!”
袁克文“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声音也不比袁克定的弱。原来他们刚才是在争论这事。大哥袁克定在政治意见上十分支持自己的老爹,二哥袁克文却很反对他们这么做。
袁心鑫听了袁克文的话,思绪拉了回来。她点点头,倒是挺认同袁克文的话的。
“好了,大哥二哥你们别吵了,大家都是亲兄弟,就算爹做什么,爹自有爹自己的道理。” 袁叔祯站到他们俩中间。她看看大哥,再看看二哥,耐心的劝慰着,“别这么扫兴了,咱们喝茶、吃点心,来,大哥吃块点心吧。”她用手拿了装点心的碟子,讨好的拿着举在袁克定的面前。
“哼!做大总统有什么好!!现在京城被爹搞得全城戒严。这个样子,就连去茶楼喝个茶、听个曲儿也不能,真是闷坏我了。”
袁克文一屁~股又坐回了椅子上,恢复了往日公子哥的样子。
“你,哼!不成体统!对你简直是对牛弹琴!”大哥袁克定恨铁不成钢地一甩衣袖,一瘸一拐地走了。
“走了最好,耳根清静。”袁克文一点都没受自家大哥影响,而是摇头晃脑地拿起茶盏来美滋滋的喝了起来。
刚才袁心鑫还觉得这个不务正业的二哥终于说了回人话。谁知道一转头,他又恢复了老样子,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袁心鑫看到袁克文的这个样子,又好气又好笑。
整个下午就听到袁叔祯在唧唧喳喳地对袁心鑫说:大姐二姐做了几套几套宫装。。。她们打扮起来就像后宫的妃子一样;袁叔祯说她自己也尝试了戴旗头、穿花底盆鞋子。。。一旁八卦的袁克文似乎也忘了刚才和大哥的争执,他还建议袁叔祯给袁心鑫也做几套宫装穿穿,被袁心鑫拒绝了。
在“储秀宫”里,他们说笑着。。。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在安阳袁宅时开心的日子。
难得和袁叔祯、袁克文一起,用完了晚膳后袁心鑫才回自己的“钟粹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