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二卷:(十) ...

  •   (十)
      这天我正和抚子相互学习着对方彼此的母语,孟媛敲门进来了。抚子咯噔着跳到孟媛面前,用日语说:“非常感谢上次您救了我。”然后用不流利的中文重复了一遍。这句话是她这几天一直重复给我的日语,而我教给她用中文说谢谢。
      出乎我的意料,孟媛竟然用一口流利的日文叽里呱啦地回了几句!先生放下笔走出来说:“孟媛,很高兴你能过来。”
      孟媛淡淡地说:“应该的,先生跟我们说过生命是平等的,那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亦或是只猫狗,我们都应当用心护理。更何况我会日语,照顾这丫头,会比子木更周到些。”
      抚子上来搂住我的胳臂说了些话,孟媛在一旁翻译:“她说,木姐姐,你带我去下面玩玩吧!”孟媛对抚子说:“让子木歇一会,我带你出去玩。”先生向抚子点点头,她向来很听周怀箫的话,便开心答应了。我送她俩下楼,边叮嘱她们注意安全。
      上楼后,先生正在望着窗外,我也站在窗前,看到孟媛和抚子聊得很开心。我很好奇地问:“孟媛怎么会讲日语啊?”
      先生只是敷衍地回答:“她是东北过来的,东三省让日本人占了,那里的人多少都懂些日语吧。”
      可是孟媛明明讲了一口流利的日语,不像是偶然间学到的,先生的回答令我费解,我也不想再问。不过我倒对日语挺感兴趣的,大一的时候还去蹭过日语课,于是便请求周怀箫说:“先生,您也教我说日语吧!”
      “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你学那些话干什么?”
      我才意识到,在这个年代,人人都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即使是在那里求学回来的周怀箫也不例外,于是我很客观的向他解释说:“我是想…我们不能盲目嫉恨日本人,而应当找到对付他们的途径,语言是了解对方文化的最好方式,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未来我们国家一定会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英国人和美国人也骑在我们头上,但是孙夫人、蒋夫人都讲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因而也对我国的外交起了很大帮助。现在的形势,大国恃强凌弱,想要自强就要取人之长,先生不也是从日本学成归国,用他们的知识,来发展我们的事业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万一真的开战了,我们的医生不只要救助自己的伤员,还要保住日军的俘虏的命。眼下最现实的一点,就是抚子,她要在这里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所以我要学会与她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照顾她。”
      “瞧你说的,大到国家社稷,小到安家立业,连孙夫人、蒋夫人都搬出来了,我都觉得自己鼠目寸光了。好吧,我满足你的要求,不过语言这东西在交流,其实抚子就是你最好的老师。这丫头很活泼,几乎安静不下来,你们要好好相处。”
      周怀箫从书柜下面翻出一本日语入门的书给我,并且告诉我他当初是自学的,也是被逼无奈的,所以也要我自学,有不懂得就问他。我点点头,翻阅着那本书,这时他把书拿开说:“不要从现在就手不释卷了!抚子好不容易出去一会儿,我们也该休息一下了。”他指了指我的黑眼圈,“别人都躲抚子远远的,你却对她百般呵护。这几天没睡好吧?眼睛又红又肿的,白天还要照顾抚子。”
      “不要紧的,就是脑袋有点疼,我困了自然就睡着了。再说我受伤的时候,大家照顾我也很周到。我到担心先生您太辛苦了。”我在沙发坐下来比闭目养神,揉了揉太阳穴。
      “我都已经习惯了,你头疼就去床上躺会儿吧。”他把我扶到床上,然后用手轻轻地为我按着头部,感觉很舒服。周怀箫很惭愧地说:“真的很抱歉,每天晚上抚子总有说不完的话。我感觉她并不像和家人走散了,倒像是自己跑出来的,一点也不着急回家,所以我想跟她聊出一些线索,尽快帮她找到家人。”
      我心想这个日本小丫头还真有手腕,把周怀箫哄得团团转,陪她彻夜长谈,还那么想给她找到家人,看来这种小萝莉放到哪里都吃香。想当初,我生怕给别人添麻烦,一点得寸进尺的事也不敢做,我怎么就没她这个待遇?不公平!不过…抚子真的很惹人疼,我也忍不住把她当妹妹一般宠爱,周怀箫真的对她心生好感也说不定。抚子16岁,先生比他大10岁,年龄不是问题,倘若抚子真留了下来,就是我们的小师母了!想到这里,我就半开玩笑说:“先生对抚子真是无微不至,您怎么就不急着帮她找家、陪我聊天呢?”可此言一出我便后悔了,这个年代的人,这种玩笑他们是听不懂的。
      周怀箫显然有些误会,解释说:“我也很为你着急啊,我恨不得把全北平都翻遍呢!子木,我知道在这里一直都很委屈你,但是我…一直都想让你把这里当成家。”
      我急忙坐起来向他道歉:“先生,我只是玩笑话,对不起哦,您别当真。我能留在这里,高兴还来不及呢,别无他求。”
      他这才放轻松些,又让我躺好,帮我按着头上的穴位:“其实我们什么话也不用说,这样安安静静就很好,你睡吧。”
      我终于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直到抚子和孟媛回来。醒来时,先生在我身旁坐着,捧了一本书。抚子羡慕地看了一眼我们,对孟媛说:“我也想像子木姐姐这样。”
      先生劝抚子晚上早睡,不要再说话了。抚子很顽皮,她点头答应了,但要求是周怀箫必须要像刚才坐在我旁边那样坐在她的旁边。周怀箫起初不同意,抚子是最会软磨硬泡的了。孟媛在一旁毫不客气地训斥道:“先生白天要办公,晚上还要哄你睡觉?你要是觉得这里谁不舒服,我带你去我们寝室,再不然就把你扔回城墙边!”
      抚子有些害怕,住了嘴,我劝孟媛:“好人做到底,她不过是个孩子,别吓坏了她。”而后又转过身去对周怀箫说:“先生,您就答应她吧。”
      周怀箫点点头说:“好,为了你。”他板起脸来对抚子说:“每天晚上别说话,子木姐姐睡不好觉,我只陪你这一晚,以后你自己安安静静睡。”
      只要先生一拉下脸来,抚子就会很听话,从那次之后,她果真老实了许多。这个暑假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抚子身上,不过我们相处的很愉快,我的日文水平也显著提高。抚子常跟先生说他喜欢周先生和子木姐姐,孟媛姐总是凶她,但她也不否认喜欢孟媛会时不时带她出去玩。而看着抚子一天天康复,无论是我、先生还是孟媛,都为之高兴。

      暑假期间没有什么信件,大多是周怀箫收,有学生写的、朋友亲戚写的、报社的,看着这些信,我觉得先生真应该雇个经纪人帮他回信。这次有一个意外之喜,我在那里发现了一封写着林子木收的信件,寄信人是滕与恩。我兴高采烈的拿着一打信件回去向先生汇报,他没顾看他自己的信,到对我的很感兴趣,不服气地说:“与恩这次只顾给你写,竟把我这个哥哥忘了。”
      我拆开信,滕与恩俊秀的字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看着那厚厚的几页纸,周怀箫越发“吃醋”了,旁敲侧击地问:“有没有提到我?有没有要跟我说的话?他最近怎么样啊?”
      而我无暇理会先生的骚扰,已经沉在信里了。与恩在美国这几个月历感受颇深,信中用文字难以道出他的喜与悲。他很快脱离了背井离乡之苦和人种歧视,用努力和积极去证明一切,成绩优异,深得师生的喜爱。与恩主修经济,但他还打算选修政治、哲学方面的课程,在学校里他广泛阅读书籍,还经常和同学走出校园,去工厂、乡村或者走街串巷考察风土民情和文化。与晴主修的文学,越来越热衷于社交,她参加各种话剧、舞会,成绩也很优秀,有很多男孩子都对她穷追不舍。我脑海中勾勒出与恩在图书馆手不释卷、在课堂专心致志、在的草坪上谈天会友的一幕幕。
      我合上信,把这些讲给先生听,先生还时不时翻译给抚子。由于我的字有了长进,所以迫不及待地想给与恩回信,写到尽兴,还会不自觉地发笑。
      正写着,孟媛敲门进来,手里拿了一包点心,说是先生最爱吃的杏仁酥,他弟弟周怀筝给他的。
      抚子打断我的思路,她指着我跟先生说着什么,先生表情很惊讶,回答了几句,一副为难的样子。我问先生抚子在说什么,先生笑而不语。
      孟媛毫不避讳地说:“怕什么,这小丫头说你写信的时候看起来很幸福,问那个收信的人是不是你的恋人。”
      我拍案而起,胳肢起这个八卦的小孩子,叫她不要乱讲,可是这丫头嘴硬,仗着我听不懂她说话,又丢过来几句,好在有孟媛翻译:“她说,你越是这个反应就越是心里有鬼。小别胜新欢,正因如此才有了鱼雁之思,千里传情。”
      若不是先生把我们拦下来,我非得要这小丫头好看!唉,我又想起上次说得那句“抚子看上先生”的话,现在这种绯闻落在我头上了,我红着脸把信写完,还要时不时提醒自己不要有太过丰富的表情,免得让人抓住话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