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书店 ...
-
推开那扇门,或许是因为它的名字。在炎热得令人烦躁的天气里,那样一个名字,竟显得万分沉重。
苦旱。
推开门,才发现那是一家书店。店面不大,正中一排书架,两面墙边亦有。靠门是几张中式桌椅。书架上多是线装书,蓝面的,像电视剧里看过的那种。也有其他的,整整齐齐列着,一眼能分出来。
店名虽叫苦旱,店里却隐隐透着凉意,只是不曾见到空调。
既是一家店,就没有白日闭门的道理。
正疑惑着,扭头见到案边一道影子,却是个身着浅色旗袍的年轻女子。本来,进门就能见着的地方,竟不知怎么,生生瞧漏了。
女子抬起头,淡淡弯弯嘴角:“随便坐。”
讷讷地应了,在一张古色古香的椅子上坐下。干坐了半晌,自觉犯傻,又尴尴尬尬地站起来,走到书架边,漫不经心地看起来。
粗粗看罢一排,眉头不禁蹙起来——这许多蓝面线装书,倒真不是装装样子,每一本,都是货真价实的古书,从先秦到明清,按着年份,清清楚楚。那些寻常书店都有的,轻轻松松嘻嘻哈哈的小说,竟是一本也寻不见。本来,也不爱看那些,只是现在心烦意乱的,要拿一本《古文观止》来看,实在看不下去。随意一瞟,眼睛忽的一亮,此处竟有这等禁书?好奇心作祟,抽出来翻了两页,东西倒是真的,只是半白不白,饶是自恃有几分学问,也不愿费那脑子读下去。
有些失望,转到墙边那两排书架,倒都是近现代的作品。一看到《呐喊》、《彷徨》这几个名字,便知道这不是学生爱来的地方。偶有当代作家的,名字或生或熟,不由揣度起这家店老板究竟是个什么品位?
剩下一排,全是外国文学。凭着粗浅的记性,也是照时间排的。欧亨利的小说是很有趣的,简短而出人意料,多读几遍也不厌烦,便寻了出来。刚翻开第一页,便绝望了,默默合上,重新递回书架上。
“老板!”实在忍不住,不由叫了一声。
书桌边的女子抬起头,虽无表情,倒很温和:“何事?”
看她这般谦和,气焰不由消了下去,只是话已出口,只得问下去:“这,这边没有其他书了么?比如,比如……比如《易中天品三国》什么的。”本想问问有没有笑话合集,又觉得这样一家古意盎然的店里,问这样的话实在掉价,只好寻了个折中的。
女子抿抿下唇:“《三国志》在由上数起第三排,《三国演义》在由下数起第二排,店子小,书不全,还请见谅。”
这么一来,还能说些什么呢?差不多该打道回府,又想到外边烈日炎炎,实在懒得走道,只想寻个清凉地方休息到傍晚。只得闷闷不乐走回当中书架,打算随便抽一本打发时间。
指尖从一本本书脊上虚划过去。《王右丞集》,《范文正公集》,《七录斋集》,《苦旱斋合集》,《饮冰室合集》,《抱惜轩合集》……慢着。
手指回过去,停在那一本《苦旱斋合集》上。
这本文集,怎么不曾听过?是孤陋寡闻了么?
忍不住将那本书抽出来,却发现竟有些不同的,虽是蓝皮本子,倒像本厚厚的硬面抄。翻到第一页,没有目录,入眼一个题目《互为阳光》,便知是怎样的故事,可为何在这里边?
“老板?”
“何事?”依旧温和的口气。
“这书,恐怕放错了位置罢?”
老板抬眼看了看,淡淡应道:“不曾错了。这本东西……没它的位置。从哪里拿的,便是那儿了。”
听不大懂这话,但显然这本书不是古文也不是外文,又是未曾读过的,正合适此时打发时间,便坐回位子上,于是读到了第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