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见君 ...
-
景永平七年,景武帝云于秋狩得一少年,少年者,或曰:只此一人,风流无数,芳华已睹,岂敢他顾。而后武帝日夜娇宠,以其贵妃位,金印紫绶,至此暮宴朝欢。
尚书玉临仙善卜筮,知其必为乱,己预其祸,甚忧之。乃谏曰:“此子奸恶,身世狐疑,应除之。愿陛下深垂三思,则四海又安,社稷永固矣。”帝曰:“卿之意只为如此”
玉临仙正襟道:“臣一身肝胆可昭日月,不敢妄作他想。”
少年闻言,矫惊之,苦之极哀,罹顽症,卧床不起。帝大怒,诏曰:“玉临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欲见幽囚。”玉临仙不堪其辱,自戕于殿,叹曰:“吾其死矣,然得死忠义,夫复何求。”
玉临仙殁,葬于楼山南,入敛之日,武帝大醉深宫,众人皆不得劝。至此武帝耽溺美色,喜极奢,终日不朝。四海战争不息,百姓饥馑,掘山鼠野菜而食之。后景帝建揽月楼以悦少年,楼周二里,上高百尺,计用三万夫,作之百日乃成。役者夜作,继以脂烛,民甚苦之。数臣屡谏,不听。
民者不甚其扰,不堪其忧,遂举义旗以反。其首刘卓呼曰:“王无道,任奸邪馋贼,为害朝纲,妄兴事役,赋税烦重,怨声盈路。吾等此举实为救民于水火之义行,望诸君思之勉之。”然义军之倪初现,则三军千余人葬于途,因,不查。
永平十三年,武帝云坠于揽月楼,崩,手持象牙笏板,尝为玉临仙物。于百尺高楼而跃,笏板未损丝毫。武帝有诏传于少年。或有不服者,皆殁,无一还,朝堂上下具为惶恐。
新帝改年号拥云,为易云帝,开大易帝国,定都望京,后修陵,在位二十年而西去,合葬云墓。后烈帝登基之时尝于宫见武帝所持笏板,然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