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共出现了三百九十九个封建帝王,如果除去五代十国中那些没有统一天下的君王外,还有两百六十多位。而真正能够一统江山名垂青史流芳千古的,不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十多位。他们,都有着非凡的谋略过人的智慧,他们把“霸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是真正懂得为君之道的奇人。
而这些人多是开国之君,戎马一生杀出一片江山;或是发动政变,在极端混乱危险的情况下登上帝位。称帝初期,不是边境告急,便是臣子有不臣之心,挟宠自傲,目无君上,或是同姓亲王觊觎龙位伺机谋反,再有民生凋敝,白废待兴…所有这一切,都要求这些初登大位的人,绞尽脑汁,巩固自己的地位。
比如说汉代的第三位皇帝,汉景帝刘启。他上台不久,便发生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当初刘邦建立汉朝时,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希望刘家的江山由整个刘家来看管,如此刘姓江山便可永存。这些诸侯国封地广袤,他们自设官府,自拥军队,自收租税,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待他们强大起来后,也和异姓诸侯王一样,都想推翻朝廷,自己当皇帝。文帝时,政治家贾谊就发现这一问题并上书文帝,提醒他小心诸侯王谋反。但由于当时西汉国力尚未恢复,文帝对削藩无暇顾及,再加上那时各国尚未有足够的实力,所以,文帝一朝,倒也相安无事。
但到了他的儿子刘启这一朝,便没有那么太平了。各个诸侯国实力飞速发展,尤其是吴国更是如此,且吴王刘濞因景帝作太子时曾失手打死吴太子,更是骄矜恣肆,不服管教,称病不朝。而且还招兵买马,野心昭然若揭,而恰逢此时,景帝身边有个强烈要求削藩的大臣晁错,深得景帝器重。他向景帝提出了著名的“削藩策”。他认为这些诸侯王尤其是吴王,“不削要反,削之也要反,早削早反,祸患小。若不削,他谋反的时间迟,准备充分,祸患更大因此,还是趁早削吧!”景帝深以为然,不久就动手削藩。但他并没有一动手就去搬吴王这块大石头,而是先除掉他周围的小石头。先是,挑楚王赵王胶西王等的错,然后借机削他们的封地。吴王一见如此,更是加快了谋反的准备工作。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朝廷决定对吴国下手,削去了他三个郡中的两个,当削地诏令到吴国时,吴王杀死了来传官吏,并联合楚,赵,胶西,胶东等六国举起了反叛大旗。兵法有云“师出有名”,吴王便打出了“清君侧”口号,要诛“离间刘氏骨肉”的贼臣晁错。叛乱消息传来。朝廷一片恐慌。与晁错有宿仇的大臣窦婴,袁盎秘密建议景帝杀晁错以平众怒,如此便可兵不血刃地把这场叛乱平息下去。这番话与吴王的“清君侧”如出一辙,景帝动摇了,派使者去吴国讲和,用“处死晁错,退还削地”为条件要求退兵。不久,晁错就被腰斩于市并诛灭亲族。写到这儿我不禁唏嘘,帝王们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无不是寡恩忍杀,待臣下之情薄凉可见一斑。
晁错已死,但七国并未退兵,且吴王在封地自立为“东帝”,景帝方知是计,悔恨不已,决心平叛。他重用大将周亚夫,周亚夫足智多谋,且所属细柳营将士各个骁勇善战,以一当十。他用计把吴军困在梁国都城附近,终大败之。吴王率残兵南逃,周亚夫紧追不舍,终杀死吴王。剩下的的六国军队多不成气候,不战而降着多,汉军不久就平定了叛乱。如此一来,景帝便放心大胆地削藩了。他令诸侯王交出本国的一切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再说说大名鼎鼎的武则天,对于她我是十分佩服的,不仅仅是出于对一个君王的佩服,更是出于对一个女人的敬佩。要说现如今世界政坛上女性政治家尚属凤毛麟角,何况是在一千多年前“男尊女卑”盛行的中国。但她就是有本事把那宝座坐上一坐,不禁令人且赞且叹。按她的遗命,死后坟前立着一块无字碑,表示功过是非由后人评断。如今她那无字碑上已不知被人吐了多少口水。也许对一个常人来说,她的确是心狠手辣豺狼成性。但是作为一个君王,她所作的一切,无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如马基雅维力在他的著作《君主论》中阐述的那样:“一个君主如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所以,她不是一个成功的女人,但却是一位伟大的君王。
武则天巩固地位多是在自己作皇后的时候,但大家都知道高宗李治优柔寡断,心肠和耳根子都软,当时已作不得数。实际上武则天才是大唐帝国的真主子,与皇上无异。但她做皇后伊始,地位并不稳固。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多有反对,且皇上对废后仍有夫妻之情。于是,她先是用残忍的手段杀死了废后王氏和萧淑妃,还杀了萧淑妃的儿子——太子李忠。然后又暗命亲信李义府诬告长孙无忌谋反。起初高宗不信舅父会谋反,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经不住他们再三陈说,高宗信以为真,下诏逮捕长孙无忌,并流放黔州,武后又派人到黔州逼长孙无忌自缢而死。后又杀了要求废后的上官仪,如此一来,朝臣人人自危,再不敢说武后半句不是。
武后共育有四子,长子李弘深得高宗宠爱,被立为太子。但他与母亲性格冲突并且对母亲的一些作法不满,得罪了武后,上元二年他突然中毒而死。后世多认为他是被武则天毒杀的。倘若事实果真如此,那这武则天真就是异于常人,虎毒尚且不食子啊!李弘已死,次子李贤成为太子,但李贤聪明睿智,偷偷发展自己的势力,这又与武后向独揽朝纲相抵触,于是武则天以太子好色为由拘捕了他,后又告他谋反要杀他,再高宗的苦苦哀求下改为贬李贤为庶人,流放巴州。几年后,武后作了太后,便派人去逼他自缢。公元683年,高宗驾崩,三子李哲继位,是为中宗。李哲资质平平,但仍不甘心受皇太后控制,于是武则天便伺机废了他,改立小儿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李旦看到哥哥们与母亲争斗,下场凄惨,便一心只求自保,不参与政事,不上朝面见群臣。于是,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大权独揽。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的目标是当上名正言顺的皇帝。
为此武则天大封武姓亲戚为官,扶植自家势力并为武家设立了规模与李家相当的宗庙,称帝野心路人皆知。她的倒行逆施终于引起了大唐的故将的揭竿而起。首先发难的是驻守扬州的英国公-徐敬业,徐敬业还请当时有名的才子骆宾王写了一篇檄文《讨武瞾檄》,骆宾王再檄文中极尽侮辱谩骂之能事,但他也就能从人品道德上挑一些刺,可见武则天在治国上还是颇有才干的。武则天看到檄文,不怒反笑,赞骆宾王乃宰相之才,颇有政治家风度。武后很快就平定了徐敬业的叛乱。不久,在太宗兄弟李元嘉的号召下,诸李联合起兵,但并不成气候,很快被镇压。武则天更是借机把李姓诸王屠杀殆尽。
垂拱六年(690),在六千余人围宫请愿,请皇太后称帝的呼声中,66岁的武则天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改国号为周。
相较于那些在战场上厮杀一生才得到江山地方的帝王来说,被部下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实在是一个幸运儿。赵匡胤是后周周世宗手下一员大将。周世宗死后传位给七岁的幼子梁王,年轻的皇后符氏为皇太后。公元960年,北汉南犯,时任殿前都检的赵匡胤率军北征,在途中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安营扎寨,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有名的“陈桥兵变”。一天晚上,情绪激动的诸将士闯入赵匡胤的帐篷,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跪呼“万岁”,请他为皇上。赵匡胤半推半就也就答应了。然后,在众将簇拥下返回京都。可怜后周孤儿寡母,看这大军压境,无可奈何,只好颁布禅位诏书,皇太后皇上尚且如此,朝臣们更是不敢对兵权在握的赵匡胤有何非议。于是,赵匡胤正式即皇帝位。
在当时的朝廷,宰相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上朝还有座位,以彰显不凡地位。于是,太祖便伺机撤了他们的座位,改为站立奏事,如此大大降低了宰相的地位与威望,突出了皇帝高高在上的特权。
当时有个大臣叫赵普,他对太祖说:“如今乱世,君弱臣强,要相坐得稳宝座,就要削弱他们的权力,如此才能天下太平。”但石守信,王审琦等都是太祖的结义兄弟,又拥戴他作了皇帝,太祖十分信任他们,不忍下手。便说:“我和他们是结义兄弟,又有恩于他们,他们不会的。”赵普立即说:“周世宗不也有恩于陛下吗?不是怕他们造反,怕的是他们的部下若拥立他们,到时候,他们就身不由己了。”太祖闻言,下定决心削弱藩镇,集兵权于中央,以巩固地位。
于是,建隆二年的一天晚上,太祖设宴款待石守信,王审琦,高怀顺等手握重兵的将领。席间感叹天子难做,夜不能寐。众将问所为何事?太祖便说:“这皇上的位子谁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忙离席跪下说道:“天命已定,陛下何出此言?”太祖沉下脸来说:“如果有一天你们的手下也把一件黄袍强披在你们身上,怎么办?”大家此时都已听出话里的味道,于是主动请求卸甲归田,以安度晚年。太祖大喜,与众将开怀畅饮。次日,石守信等人便纷纷称病辞去职务,太祖立即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并赏赐钱帛,封他们去各地作有名无实的节度使。然后,把禁兵的统领权收入自己手中。
以往开国之君在收回将领兵权时,均采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血洗政策,而太祖以区区杯酒削去将领兵权,又达到安抚人心的目的,的确是古今创举。
相比较宋太祖的功臣们,朱元璋的开国功勋胡惟庸、蓝玉等便没有这么好命了。当然他们也不太有可比性,因为胡蓝二人是谋反在先,被杀在后,并发生株连现象。当然也有史学家说二人纯粹是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给杀的,不管是与不是,我们姑妄听之吧!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老乡,很早就追随他。朱元璋称帝后,胡惟庸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很快就坐到了中书省左丞相的位子。掌权初期,他还算勤勉,但很快就被权力冲昏了头,开始逾权、欺上。当时就有人上书弹劾他,但是朱元璋没有在意,这下,他更嚣张了,竟在自己周围纠结起一个小集团,人称“胡党”。权力欲望的膨胀到极点的他竟也想当皇帝,便一面去海上招募倭寇,一面与沙漠中的北元联系,寻求支持。但是,事情终于败露,朱元璋大怒,杀了胡惟庸,并把他的一帮“胡党”成员杀了个干净。还借机撤了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政务,皇帝亲自掌权。
再说蓝玉,他也是太祖的老乡,骁勇善战、功勋卓著。朱元璋褒扬他可比汉代卫青和唐代李靖。建国后被封为凉国公。但这蓝玉也是个糊涂人,功成名就便狂傲得不可一世。而且他在军中威望很高,将士们只知将军不知皇上,这让朱元璋深受刺激。当时事隔多年的“胡党案”仍旧沸沸扬扬,不断有人受到株连,蓝玉担心会牵连到自己,而且连奏几事都没得到皇上批准,便怀疑皇上有心除他。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决心在朱元璋外出劝农时起事。但是,很不幸。事情被朱元璋的特务组织锦衣卫察觉,报告给了朱元璋。于是,蓝玉被磔死,并被诛灭三族。一时间,大狱又起,到处搜捕蓝党,一共处决了两万多人。
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胡蓝党案”,这两起事件,前前后后一共处死了三万多人。当时随朱元璋起事并身受封爵的人中有七成以上在这两起案子中被杀。虽说胡蓝二人罪有应得,但株连了这么多人,朱元璋难免有借题发挥之嫌。难怪后人说朱元璋可比汉代刘邦,话也不错,二人都是以杀功臣著称于世。
说到清朝的康熙帝,不由让人敬佩有加,他小小年纪克承大统,聪慧过人、勤政爱民,开创了“康乾盛世”。但这位千古明君在上台之处,却面临着内外一片烂摊子。内有鳌拜擅权,外有三藩之乱,台湾郑氏据岛反清,东北沙俄伺机蚕吞土地,北部有准葛尔部作乱。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这位少年天子。
顺治临死时,怕在儿子身上发生多尔衮专权的情况,遍禁止皇室宗亲长辈辅政,而改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一方面,大臣比宗亲好控制,另一方面,四人互相牵制,达到制衡。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索尼一死,鳌拜便势力大增,以首辅大人自居,遏必隆唯求自保,为鳌拜所用,剩下苏克萨哈据理力争。于是鳌拜便编织罪名杀了他全家。如此一来,便没人再敢和鳌拜叫板了。他更是日渐跋扈,连康熙也不放在眼里。
虽说此时14岁的康熙已宣布亲政,但批理奏章的大权还在鳌拜手中,且鳌拜党羽已成,势力强大,康熙处境困难。于是,他大行“韬晦”之计,以演练“搏击之戏”为名,选一些忠实可靠的侍卫夜以继日地勤加练习。在他动手之前,还不动声色地把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派出京师。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宣鳌拜觐见,然后,突然袭击,命令众少年捉了他。接着便宣布鳌拜罪状,革职立斩,他的党羽也被逮捕归案。但康熙对这些人区别对待,有效得防止了株连,稳定了人心。从这一点看,他远胜于朱元璋。
清初的时候,皇太极曾封了四个汉族亲王,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和孔有德,他们四个在清军入关,一统中原,消灭南明小朝廷的战斗中都是功不可没。后来,孔有德被农民军所杀,四王成了三王。顺治十六年,命令这剩下的三王分别镇守云南、广东、福建三省。其实朝廷这么做也是有用意的,把他们安排在南方,一来可以防治南明小朝廷死灰复燃,二来又能够抵挡台湾郑经来袭,可谓一举两得。
但这“三藩”势力膨胀很快,他们不用向朝廷纳贡,每年还要从朝廷要上几百万两军饷来养自己的绿营兵,实力大增。严重危害了中央集权。康熙帝擒鳌拜后,便把整治“三藩”提上了日程。康熙十二年,当时的平南王尚可喜已年介七十,上书请求告老还乡,让儿子之信袭其王爵。康熙一听便做出了全藩撤离的决定,这让吴三桂和耿精忠很是惊愕,知道朝廷盯上自己了。于是为了消除朝廷的疑虑,便也跟着上书请求撤藩,这本是个客气之举,不想康熙一口答应。其实少年的康熙还是有一些鲁莽,一下子三藩并撤,这不是明摆着找事呢吗,不过当时的康熙说了一句与一千多年前的晁错类似的话“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可见还是有些果敢气魄的。吴三桂一听便趁机拉拢耿精忠和尚之信,打起“反清复明”的大旗,谋反了。想这几人本是明末臭名昭著,为人所不齿的反贼,这会儿拉出这个旗号,竟是一呼百应,顷刻间清廷六省沦陷,这也是康熙帝始料未及的。但很快,康熙就表现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命人扼守安庆、荆州等军事要点,阻止叛军北上,同时提高全国绿营兵的地位,满汉一体致使士气大增。不出几年,大军南下,攻下了福建,耿精忠投诚。为招抚叛军,康熙帝并没有杀他,还保留了他的亲王称号。如此一来,反叛决心本就不坚定的尚之信也投降了。仅剩下吴三桂势单力孤。康熙十七年,吴三桂见大势已去,便匆匆在衡州称帝,聊以□□,同年病死。次年,清军攻克云贵两省。至此,康熙彻底平定了三藩,并陆续派官员前往这些省出任巡抚,收大权于中央,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再后面的□□,亲征准噶尔,就是后话了。
康熙的儿子雍正,虽不像父亲那般长寿而劳苦功高,但却是一位比父亲更富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登基,他的死亡,都是一个个历史之谜,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关于他是否矫诏篡位,这儿就不说了,与论题不符。单说他登基后是如何巩固到手权柄的。其实我们这些常看清宫戏的人都知道,康熙帝英明神武,所谓虎父无犬子,他的二十多个儿子也个个聪慧过人,心高气傲,本就谁也不服谁,再加上太子两立两废,更给了诸子以无限遐想。于是到了康熙晚年,诸子拉帮结伙。有了我们都很熟悉的太子党、八爷党、四爷党,史学家称之为“九龙夺嫡”。胤稹便是四爷党的头目,当然他这个党人少力薄,再加上他本人又很会“韬晦”,所以当时并不为人所知晓。其实当时康熙死后,不论是太子、八爷允祀,还是十四允桢这三大党头目中的任何一位即位,都不会像胤稹即位这般引起轩然大波。就好像两个人抢一个果子,你死我活,果子让任何一方得了,另一方都不会恨之入骨,毕竟愿赌服输嘛。但如果果子让凭空出来的第三人拿了,剩下的两个人便会群起而攻之。雍正,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但当时太子已遭囚禁,没什么威胁,但八爷党的那些可都不是好惹的主儿,一个个虎视眈眈,不拿雍正当皇帝。况且外界又盛传雍正弑父,他的处境之难,可想而知。兄弟们都是亲的,皇位又是自己想要的。但雍正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知道该干什么。他先是把十四允祯从西北军队以奔丧之名调了回来,让他在遵化守陵,等于软禁了。然后把老九允瑭调到西北去顶十四的缺,相当于发配。对于八爷党的核心允祀,他很谨慎,先是给他加官晋爵,封为廉亲王,让他和自己的党羽十三允祥、大臣隆科多一起总理朝中事务,然后是处处找茬,后来又抓住他和老九私通犯上信件,数罪并罚,便把他革职查办,幽禁起来。不出两年,老八老九便个个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己的禁所,老十四毕竟是一母同胞,留下条命。于是,这弑兄屠弟的罪名他也就担上了。
收拾完兄弟们,接着就是功臣了。当时有两个人在雍正即位这事上是立了大功的。一个便是封疆大吏年羹尧,另一个是雍正的舅舅九门提督隆科多。年羹尧时任川陕总督,他是雍正的旧臣。在康熙驾崩,京城一片混乱时,他防止了当时在西北军任大将军的允祯挥师北上,可以说他是钳制允祯的天然屏障。雍正即位后,由于年羹尧在青海平叛有功,封一等公。当时的年羹尧春风得意圣宠在身,竟有些飘飘然,而且朝中盛传“恩威多出羹尧”的政治浮言,可谓功高震主,初登大位的雍正如何能容他?于是雍正二年,雍正在年羹尧的折子中寻了个笔误,借题发挥,贬他为杭州将军,再加上年羹尧在朝中得罪的人多,墙倒众人推,大家落井下石,你参一本我参一本,雍正也就借机除了他,命他自裁。
相较年羹尧的飘飘然,老狐狸隆科多可要清醒很多。当时康熙死在畅春园时,仅隆科多一人在场,事后由他口传康熙遗诏,传位胤稹。可以说是他一手把胤稹推上帝位的。但他也一直明白,自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已至之时”。尽管后来他位极人臣,但他知道雍正容不下他,他知道太多秘密了。果然,雍正三年,年羹尧被处死之后,他便被扣上庇护年羹尧,阻挠审查的罪名,被永锢在畅春园,三年后即死。至此,雍正总算拔净了眼中钉,安稳坐皇位了。
看了上面这些帝位谋权固位的例子,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一个人若生为帝王,他便要放弃常人做人行事的标准,而改为帝王做人行事的标准。在这个标准里,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没有善恶,只有成功与失败。他们的游戏规则便是“成王败寇”。其实人的一生都在游戏,只是帝位们的游戏更危险更血腥罢了,他们赌得是命。正是因为它的残酷,所以手段便不能加以限制了。于是,我们就看到这历代帝王,为夺权掌权而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为了权力可以杀父弑君,可以手足相残,可以妻离子散,可以手刃亲儿,可以背叛朋友,可以斩杀功臣,可以牺牲一切的一切。只要这些恶行运用得恰到好处,运用得事半功倍,他们便不会背上历史的骂名,甚至后世还会为他们唱上一曲赞歌。于是,我终于明白了,权力的争夺中没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