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经历此岸的黑暗,寻找到一丝光明,然后泅渡到彼岸。

      从第一本《告别微安》到最后的《莲花》,安妮宝贝完成了这样的一次泅渡。也许有人说她的文失去了曾经的那种绝望,不若当初。其实,不然,她仅仅是到了另一个高度,观察着同样的事。

      早年,由《告别微安》成名的她,整篇文字都弥漫着黑色的决绝,沉闷如同老片的灰色胶片。《告别微安》、《八月未央》到把他的一贯黑暗推向顶端的《彼岸花》,安妮所需要的是不断的漂泊,仿佛是迷惘的没有目标的,漂泊。离开,去寻找你所需要的。至于什么是她和我们所需要的,是没有答案的。离别和自由是她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你付出相应的代价。她说。
      他追求着死,就像追求着爱。她是70后的人,那个时代带给她的是惶惑和不安的心,所以,她把自己放在了物质世界的边缘,睁开眼睛想要看清这个世界,不被这个世界所容纳,也不愿与这个世界融合。

      直到她25岁以后,她的父亲去世,然后,她去东南亚旅行,那时,写了《蔷薇岛屿》,在首篇的《再见,时光》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她的改变。她试图思考着更多更加深入的话题。比如死亡的真谛。在给她父亲的一篇随笔中,她把死亡诠释为了泅渡,即穿越此岸到达彼岸的一段黑暗历程。
      关于爱,她说是一种归依,让自己获得安宁的一种归依。
      她开始有了感恩。

      在一次采访中,她说她的文字描述的不是分别,不是痛苦,也不是死亡,而是用分别,痛苦和死亡来衬托了相聚、快乐和生。她写的是幸福,在当时来看,终究有写牵强,直到《蔷薇岛屿》。

      《二三事》,2004年。
      她更加坦然地面对了她的家庭,也梳理出了对生的喜悦。
      从某种程度来说,《二三事》是对《蔷薇岛屿》的一种补充,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然后是《清醒纪》,2005年。
      只有点滴的生活琐碎,或者一个残像,一个片段,一部电影,一些感悟。
      她对爱有了感悟。仅仅是爱一个人,从他/她的身上映出了自己。一个女子从男子的身上感受到了自身的丰盈,所以,她才爱上了这个男子。
      不置可否。
      她渐渐变得更加理智,缺少了当年的迷茫。

      最终的06年的《莲花》,这个人更加残酷。如果说二三事讲述的是生,那莲花所讲述的就是死亡。不同类型的死亡。西藏的气息,载着两个相伴旅人身上的种种过往,生命也成了从此岸泅渡到彼岸的一个过程,如同死亡。死亡是归属,最终花好月圆不可避免。
      童年也好,感情也好,渐渐脱离了当初的那种炽热,转而成为了一种冷静的残酷,理智的思考。

      从此岸到彼岸,安妮也正在完成一次泅渡,她知道,汲汲营营的世俗不是她内心获得宁静寻求到幸福的通道,她知道她有一个目标,尽管7本书以来,她都一直在找她要什么,尽管现在也没有找到,但是可以看到,她离目标更近了。
      不是她的文笔退化,而是一种成熟。也许,读者没有跟上她的脚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