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四 ...
-
见到王妃的时候,裴东来才知道,那些所谓尊贵的头衔都是虚名。在他面前的,不过是一个身体多病,膝下无子,以致于夫君刚死就被两个侧室的儿子“送”去寺院的可怜女人。
虽说是带发修行,出家的日子终究是清苦的。若不是有娘家带来的侍女伺候着,以她的身体,怕是早就捱不下去了。
“蔓儿,今日有贵客,去向住持讨些茶叶来吧。”
“王妃无须客气,一杯白水足矣。”
“裴大人的好意妾身心领了。这儿比不得王府,但该有的待客之道还是应当的,一杯粗茶算不得什么好东西,只求大人莫要嫌弃才好。”
话已至此,裴东来不便再推辞,由着侍女蔓儿出去煮茶了。
王妃用袖子遮着嘴咳嗽几声,这才抬起略显苍白的脸,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大人此番前来不易,有话便请直言。”
“你知道我想问什么?”
“能惊动大理寺的,必然不是小事。如果我没猜错,怕是跟王爷有关吧。”
看来是个眼明心亮之人,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裴东来也不啰嗦,直奔主题,“你可记得王爷身上有把扇子?”
“记得。那扇子王爷轻易不许人碰,后来放进棺木一起随葬了。”
“可是现在有人把它偷走了。”
“竟有此事?”王妃满脸惊讶之色,但除了惊讶,眼里似乎还闪过了一丝异样的情绪。
裴东来敏锐的捕捉到了那丝异样,“你知道那扇子不同寻常,对吗?”
王妃长长的叹了口气,“当初下葬的时候,他们说需要一件贴身的物品镇棺,我就想着,把那祸根也跟王爷一起埋了吧,以后一了百了。可没想到,终究还是……”
“祸根?”
“实不相瞒,那把扇子里藏着一个秘密。”
准确的说,是一个关乎抄家杀头的秘密。如果不是因为与此相关的人都已不在了,谁也不敢轻易提起。
裴东来从她的三言两语里很快明白过来,“你是说,六道的人曾经拉拢王爷,想要他率兵举事?”
“起初王爷是不肯的,直到他们拿出了亢龙锏。我听王爷说过,那是先帝御赐给狄仁杰的,自从他下狱后,此物便上缴朝廷。能从宫里把这东西拿出来,可见六道的背景不一般。”
关于六道的幕后操纵者究竟是谁,朝廷一直讳莫如深,只知道这伙人从焚尸案以后便基本上销声匿迹,余下一些残部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既然六道已经覆灭,王爷也死了,为什么还有人想要那把扇子?”
“也许是因为藏在扇子里的名单吧。”不等裴东来追问,王妃边摇头边道:“那份名单我也没有见过,只是有一次王爷醉得太厉害,才不小心说漏了嘴。据他说,如果名单被公之于众,将会给很多人带来血光之灾。”
难道……那是六道成员的名单?
裴东来早就听闻,有不少朝中重臣曾在私下参与该组织。他们之中,有些人是真心拥护李家夺回江山,有些人是对高压下的酷吏制度不满,还有些人只是为了自保而已,毕竟六道暗杀了不少效忠女皇的大臣。
不用说,这些人绝不希望自己的名字与一个被朝廷剿灭的反动组织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时过境迁风平浪静以后。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毁掉名单。
动机找到了,接下来就该确定有嫌疑的对象。裴东来决定从当年与琅琊王十分交好的几位大臣下手。这其中包括了门下省左谏议大夫元朗、都省右员外郎李昇、殿中侍御史王中元以及右金吾卫将军卢方。
经过几日的秘密调查,裴东来发现卢方最为形迹可疑。
某日,他跟踪此人至一条小巷,却险遭暗算。好不容易脱身后,被跟踪的人已经不见了。
当晚回到大理寺,桌上多了张纸条。
裴东来将纸条看过一遍,随即毫不犹豫的烧掉,转身去找段慕天。
“大人。”
“来啦,坐吧。”
段慕天将白瓷杯推到他面前,“尝尝我新煮的茶,是不是比寺院里的好。”
裴东来看也不看,只是盯着他,“你跟踪我。”
“你不是也在跟踪别人吗?”
“我是为了办案。”
“东来啊,我让你好好办那个盗墓案,你办得怎么样了?”
“盗墓者乃死者长子,他已经承认此事。”
“那好啊,你明日带人去侯府搜查,一旦人赃并获,便可结案了。”
“如果我说案子还没完呢?”
段慕天并不生气,只是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条案,“凡是适可而止,别让大家都难做。”
见裴东来还想争辩,他又续道:“下午你不在的时候,宫里来人了。”
“陛下有何旨意?”
“圣上命你明日一大早去见她。不用担心,搜府的事我会替你安排好的,等你回来便可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