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沉默是金 ...
-
最近可能会更新的慢些了。因为整天花在写文章上的精力实在太占用我的时间,我还是要专注于现实中的生活。所以今天多更新一点。虽然写文我只是信手拈来,但是毕竟总要费脑细胞的。上周遇见一个美国男同学,他在距离我不远的地方找到工作了,说要约我出去玩。结果这周意料之中没等来他的电话。我对美国人满嘴跑火车造就了然于心,所以也没有感到失望。
这周末很轻松,因为总算放下了签证的心事,今天在家看了一天小说。看了一个帖子叫“论高学历女生写的小说。”里面推荐了两本小说,一本叫“永远是什么意思”,另外一本叫“旧恨新仇”。第二本“旧恨新仇”我在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了,写的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文笔都非常好。讲的是留学美国女孩的爱情故事,强烈推荐。第一本“永远是什么意思”,是一个哲学博士写的。推荐的文章中提到作者理智犀利,又不乏感情细腻,很有钱钟书的味道。我想这小说应该不差,至少不是郭敬明明晓溪的那种纯粹N男追一女的白日梦情节。故事讲得是一个高干家庭的女孩成长期间和几个男孩的感情纠葛。最后这女孩为了责任嫁给了一个自己不是很爱的人,放弃了心中最深的真爱。
这个小说文笔辛辣幽默,也不发自我嘲讽,文风超然大度,可以看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可惜实则依然摆脱不了把自己摆的高于其他女孩的自恋情结。而且她最后和不爱的人结婚,看见爱的人又开纠结万分。这其实折射出作者一种肤浅和不专一的爱情观。不管作者再怎么美化自己,也不能掩盖她那喜欢显摆和攀比的本性。非常受不了脚踏N只船和背叛爱情的思想,因为我本人是对爱情非常忠贞的,一旦爱上就绝不会做先背叛的那个,不会和不爱的人结婚,更不会结婚了还爱着另一个,幻想着搞个婚外恋。作者那种所谓的超然理智在我心中反倒完全成了矫情。
前段时间因为租房子认识一个新加坡的电气博士(他自称)。晚上回家在网上聊天,他说喜欢我想追我。
我说:“你连面都没见过就要追我。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轻易说爱,这是轻浮。”
他生气了,说:“那你恐怕要寻找一个完美的人结婚了。我要去大城市生活,在那里我可以认识很多思想更开放,也更有生活阅历的人做朋友。”
我说:“你看你其实并不了解我,现在觉得我们并不般配了吧?”
他说:“我从来没觉得我们般配过。”
我说:“那是我误解了。我们还是朋友吗?”
他说:“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朋友,是不是朋友得顺其自然。”
我冷笑,前一秒还说想追我,稍微说了点让他不如意的实话,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连朋友都不是了。亏他还说自己自己是博士马上要去当助理教授了。在我看来不管这助理教授的事情是真是假,他是个心胸狭窄而又差劲轻浮的人无疑。难道所谓有生活阅历的人,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对每一个根本不了解的陌生人说喜欢?要么就是他并不尊重对方,要么就是他的喜欢太廉价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美籍华人同事A,
我说:“我在网上认识一个新加坡人,他说他喜欢我,可是我一点都不喜欢他,他太轻浮了。”A听后哈哈大笑。我说有什么这么好笑。
A说:“你说你不喜欢他的时候那个表情,真的很有趣,可能你自己不觉得。而且你竟然会用frivolous(轻浮)这个单词。”
难道我看出一个人轻浮而疏远他,是我本不应该具有的思想深度?而且我发现,无论是M还是S还是A确实都把我当成小女生看待。老是笑话我,要不然就是像S一样苦口婆心的给我唠叨他的生活阅历。我都二十五了又不是三岁小孩,有这么幼稚吗?也许这与我平时比较口无遮拦有关。可我只是不想活的太累,不想花心思去隐瞒和欺骗,不代表我缺心眼啊。
昨天下午S给我发来邮件,说他评上了一个工程师的奖,还上了权威杂志。下周一会请我们吃蛋糕祝贺。我也没听说过那个奖和杂志,不过还是客套的回复了一句:“真为你高兴!等杂志出了记得给我看看。我很期待,祝贺你!”
过了很久,S发来一份很长的邮件,大体内容就是,他以前受过很多苦,但是现在一切苦都是值得的,还因祸得福的评上了这个奖。所以吃点苦都是有回报的。另外还说我很幸运,找到这份工作,等我到他的年龄肯定飞黄腾达比他强。邮件末了还说,他的年龄是个秘密,不过肯定没到40,准确的说是三十中旬。
我看了以后只想笑,心想你那年龄还叫秘密,我连你那年那月那日出生的都一清二楚。不过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让S依然抱着这样大的进取心和希望。他虽然事业这么成功,可是他在国内的父母都早早去世了,他自己也离婚了独自带着孩子在美国苦苦支撑。我并不是说他的厄运是因为他努力上进。只是生活确实有很多变数,事业上再好,也不代表过得好。他许诺的一切,包括飞黄腾达之类的,都让我觉得很遥远和不现实。我活了这么久,自然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就学过的道理。但是只要生活过的人,就知道生活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人抱着一种很大的希望去生活,那就意味着希望破灭的时候有可能会被击溃。希望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击溃人的也是希望。
我给S回了邮件,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给了他,邮件里我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但是人在生活中需要一个平衡,没有必要为了成就活的太累,该得到的机会得到,不该得到的终究失去。做一个平凡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之后S就没有再回我邮件,按照他这么唠叨的性格,我给他回复这么多,他应该回我一篇八百字GRE作文才对。显然是我的回复没有说到他心坎里去。他所期待的是我对他的敬佩和溢美之词,并且用他的奖项和收获燃起我对生活更大的希望,而我却回复了他一封佛教思想无欲无求似的悲观邮件,生生在他兴头上泼了一盆冷水,降低了他的欢乐程度。我想他一定很不认同我这种悲观消极的思想,但以他的修养又不愿和我争论和理论什么,索性不再回复。
下班以后回到家,和另一个一起玩英雄杀的网友Y聊天。他在国内一个二本学校上本科,也是土木专业,大四了即将毕业。
Y说:“我现在压力好大啊,怕毕不了业。总是在操心 ,活着真累。”
我说:“以前那个乐天派的你上哪里去了?”
Y说:“小吊死不再欢乐多咯。”
我说:“你早就应该不在欢乐多了。”
Y说:“为什么?”
我说:“人一旦有了责任就不再欢乐多了,你之前只是不对你的人生负责。”
他说:“你的理解偏激了。我对自己的人生非常负责任,只是表现的方式乐观罢了。”
我心想你要是对你的人生早那么负责,现在也不必搞得毕个业都成问题了。可是通过和新加坡人,S和英雄杀网友的聊天,我忽然发现一点:做人还是不要太直接了好。直白洒脱虽好,但是有个度。我没必要把自己的心理全都剖析展露给别人,显出我有心机和阴郁的一面。有时候被当做一个单纯小女孩也没什么不好,这样才没有嫉妒和提防。何况人都喜欢挺好听的,有些实话说出来是非常刺耳的,即使是S这样有风度和修养的人也不愿意听。我还是应该说话之前体谅别人的感受,与人为善。也许我很难达到外交官那种随时找到合适话题的地步,但是少说两句总是好的,M这点就做得很好。有的时候说的越少,别人摸不透你,反而待见着你,还降低了祸从口出的风险。古人云沉默是金,真是真理。其实这个道理早在我前段时间找工作频繁面试的时候就悟出来了,只是时间一长又恢复了直率的本性。不过我有个好处,经常反思自己也知错就改,也不会因为别人对我的贬低和不认同而自卑或者怀疑自己。出过国的人,嫉妒和炫耀的思想比国内人轻很多,这是来美国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历和工作,而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