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十一到二十二 ...


  •   十二、
      鉴于人才难得,对于一个未来的科学家(虽然脑袋有点问题),你还是很客气的。
      你审问了他,又用各种各样的新鲜理论引诱他,再结合从朝廷邸报中得来的信息——这帮人肯定没听说过99%的信息都是从公开渠道泄露的,对邸报的管理非常之松懈,终于得出了前因后果。
      那个少年其实也是来当说客的。
      他是皇室宗室,一向爱好研究些在旁人看来是旁门左道的东西。
      之所以来当说客,是因为皇室正考虑消减宗室爵位的数量,再不做点什么事业出来,他的王爷地位就不保了。
      不保之后他就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搞他的研究了。
      “切,现在才来搞这种改革吗?”
      还是商人的时候,因为老遇到跟皇家沾亲带故的人,你闲着无聊计算了一下宗室的数量和皇家发给宗室的金银数目。
      最后你得出了结论,按照皇室现行的宗室待遇标准以及宗室现在的数量,每年给宗室的银钱数量,要超过军费的数量。
      难怪王朝总撑不过三百年呢,这么多皇亲国戚根本养不起啊!
      那时你就开始做准备了,就连大炮也是那时候造的,因为怕引起别人注意只试了一两次。
      山贼头子再宠爱你,也不会把关系全寨生计的铁矿拿给你做实验造一个从来都没人听说过的大炮的。
      话归正题,为什么皇室迟迟不来招安,虽然他没有明说,你也弄明白了。
      因为皇室缺钱。招安是要给钱给官的,官且不论,钱皇室却是给不起的,他们连军饷都没发够。
      而且边关战事又起,皇室急需你的铸炮技术。
      因为你是女子,就有人提出让人娶了你,然后你的一切——包括技术、财产、军队——都归朝廷了。
      “这么荒诞的理由……”你难以置信。
      “横竖也不废什么嘛。”少年一摊手。
      “而且你总要结婚生子的,到时后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归你丈夫所有,与其这样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终于明白,只要你还一天未婚,皇室就不会正正经经地考虑招安。
      于是你在城里公开招婿。
      顺便招五个夫侍。
      十三、
      你成功地招到了无论相貌谈吐高度长度都让你很满意的宠侍和夫婿。
      然后你把男宠们都打发去教书了——你特地选的都是识字的。
      你现在正在事业上升期,是万万不能怀孕的。
      至于夫婿,为了避免他私下活动串联你的手下,你决定把他放在身旁看着。
      两天后你换了一个。
      这傻x居然以为他可以对你履行丈夫的义务!
      你不确定他是不是废了,但你相信以你那一脚的力度,他再看见你绝对硬不起来。
      吸取了教训,你选了个十二岁的正太先订婚。
      因为宠侍的缘故,没人再提纳妾的事了。
      你终于等到了招安大使。
      他第一句就请你丈夫来谈。
      你客客气气地请他去挖煤。
      于是你又等来了第二个大使。他写了一篇辞藻很华丽的劝降书,并很得意地表示可以为你翻译。你问他知不知道牛顿三定律开普勒定律微积分线性代数。他鼻子都要翘上天了,“蛮夷之学,怎可得知。”
      “这就是靠你说的蛮夷之学造出来的。”你把火铳顶在他太阳穴。他显然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很识相地闭嘴了。
      你的文言文功底还没丢,你看明白劝降书写了什么。
      先用一大堆华丽的辞藻说你的事业虽然一时显赫辉煌但如空中楼阁又如镜花水月一触即溃,是不义的必失败的,再说为你长远计,只要答应以下条件就可安享余生。
      第一条,交出所有的技术。
      第二条,解散军队。
      第三条,放还人质。你愣了一下才记起那是被你关在科学院的那位准科学家预备。
      第四条,首领伏诛——说的是你丈夫。
      第五条,遣散所有宠侍,在良人做保下于指定地点居住。
      这世界不知死活的人怎么那么多呢,你忧伤地想。
      “重任系于肩,岂惧生死乎!”那大使倒是慷慨激昂。
      你发现你说出来了。
      你承认你是故意的。
      你用一大串现代词汇论证了这个王朝已经到了末期,并指出了几个他们就算知道也绝对改革不了的问题,比如土地兼并,比如基层腐烂。你指出某些地方的税已经预收了几十年,但能到国库的只有——你说了一个数字,满意地看他跳起来,一脸惊疑。
      其实招安大事按理来说不应该只有你一个人做主力辩手,问题是你的手下基本没什么读书人,最高的学历就是一屡试不第的秀才。
      读书人对你的九天玄女名头不屑一顾,而你为了推广识字而把字大大简化的行为也触了他们的霉头,一大票人表示宁死不受征召。
      其实你也不太喜欢他们,你觉得你手下识了字都比他们好用,还没那股酸腐气。
      你想招揽他们主要是因为从科举考出来证明他们比较聪明。但既然他们不从,你也就算了。
      十四、
      虽然你一个条款都不能接受,但既然对方是在正正经经地讲条件,你觉得还是可以谈上一谈的。
      然后你们谈崩了。
      不过你不是毫无收获。
      你了解到朝廷剿派和抚派党争正严重,而来招抚你两个大使的都是剿派派来的。
      你研究了一下党争,最后发现以你的智商实在玩不转。
      玩不转就玩不转吧,反正你有大炮。
      你不指望靠道理说服主剿派人士——那是智商高超的主抚派人士都做不到的,那么就用火铳说服吧。
      最主要的是,你领地里的硝石矿快要枯竭了。
      十五、
      你声称被苛刻的条款激怒发动了战争,于是你占领了新城市,获得了新的矿产,也成功地逼得朝廷招安。
      毕竟主剿派再多的道理也不能代替炮弹剿了你。
      你招安时并没有要朝廷一分钱,而是要了朝廷的政策。你和朝廷都觉得自己很赚。
      在朝廷的政策下你的领地发展迅速,你的事业蒸蒸日上,你的科技树也节节攀升,似乎一切都很顺利的样子。
      领地的医疗水平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也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于是你开始孕育继承人。
      至于孩子的父亲…… 细节问题不要太在意。
      在你怀孕期间,出了一件大事。
      边关入侵了。
      他们攻进了京城。
      十六、
      “打进城了?”
      “是,主公。”
      “皇室呢?”
      “全灭。”
      “一个都没留下?”
      “七皇子逃出,已被卑职带人截杀。”
      “没人看到吧?”
      “均已灭口。”
      你重奖了他。
      虽然就你个人而言,你其实是希望朝廷能多撑一会的,这样无论流民还是边关都会把它当目标,你可以安心搞发展,等蒸汽机普及后再一路平推。
      而现在,你连领地的路还没铺完呢。
      但皇室既灭,你也不会放过这机会。
      边关入京,这大事无论如何也瞒不了人的。
      你暂时还造不出无线电,其他势力知道这消息的时间不会差你太远。
      但你比他们多了知道皇室全灭这个信息优势。
      你派人大肆散播皇室被灭,仅有皇七子坐小船逃走的流言。
      只要还有一个皇子存活,大臣们就必须奉他为帝,问题是这所谓皇七子压根就是不存在的。
      而且坐船逃走这事具有很大的弹性,可能迷航,可能翻船,也可能被海盗杀人越货,戏剧点的,还可能流落到一个岛上,失去所有记忆,和当地姑娘开始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咳咳,扯远了。
      等到大臣们觉得皇子可能已经等不到了必须先立一个监国时,在旧帝已崩新帝未立的期间你可以做很多事了。
      而当监国快要立稳脚跟后,你再制造一个“皇七子”出来。你的间谍截杀时有把他的信物带回来,你可以找个长得像皇七子的人,让他声称皇子搅乱朝廷。而你手上掌握着这人不是皇子的证据,你会在他差不多立稳脚跟时再揭发出来。
      总之,你是绝不准备让现朝廷安稳下去的。十八、
      你的大军为你圈了很大一块地盘,他们严明的军纪让你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但人民群众是最讲究实际的,在称赞你的同时,他们对流民首领的政策——免赋三年更为向往。
      那是真·免赋三年,因为流民首领的财政来源是搜刮当地的官员,这种搜刮来的财富,绝对抵得上三年赋税。
      这是你做不到的。
      你虽然取消了对大户的种种优待,又减免了一些赋税,但你依然需要依靠大户发展工商业,需要充足的资金。压榨太狠了,会影响领地经济。
      至于异族,虽然也装模作样地发了几张禁扰民的告示,但他们的重心在拉拢官员上,对投奔过来的官员都许以高官厚禄,作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并且正在筹备迁都京城。
      不过他们占城后第一件事就是移风易俗,倒是逼得不少官员南下。
      而现朝廷嘛……他们还在党争中。
      十九、
      在各方都有动作时,朝廷诸君还在为国本之事勾心斗角。
      因为那传说中的七皇子,立储之事颇拖了一段时间,但因为你立的监国名声越来越大,再不立新君恐压制不住,大臣们终于开始讨论此事。
      然后他们为立嫡和立贤争执不休。
      “貌似那所谓贤王也没多少贤名啊。”
      你挺疑惑。
      而且一旦立贤,新帝继位就得面临着如何处置按伦序理应为帝的宁王的大问题——他可是有兵的,不管是幽禁和处死都难保他不奋死一搏,在这乱世还要内斗那是自寻死路啊。
      你咨询了专业人士,然后得知所谓的立贤只是个幌子,主要原因是当权的西木党和宁王有宿怨,怕他上台后翻旧案党派失势,故极力阻挠。
      你果断地出兵帮助那个贤王继位。
      这样的猪对手,必须在位得势啊。
      二十、
      你的投机获得了良好效果。
      贤王继位后封你为大将军,封你领地那个王爷为藩王,封地就在你领地——这倒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就位之后大封西木党人,从地方到中央,都被西木党人占据了。
      你发了封奏章,大意是要求皇帝广纳贤才,不拘门户之见,无论从匪附逆还是政治上有过失误,只要有才就得提拔,总之不能让朝廷被一党一家占据。
      由于你在皇帝继位问题上的杰出贡献,你的话语权很高。这意见又是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似乎皇帝应该欣然接纳吧?
      你哪有那么好心!
      别忘了现在操控朝廷的可是西木党人,为了党派利益连国本都可以不顾,你这样就差指名道姓的奏章自是触了他们的逆鳞。
      而且对一个已经坐上高位的人来说,要他们离开屁股下的位置,那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弹劾你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对你从才能到品德进行了全方面无死角的攻击,尤其是你的私生活,那更是重点攻击对象。
      你津津有味地读完他们对你私生活的描写,深深感觉他们这文采不去写本《金瓶梅》真是可惜了。
      二十一、
      大臣们在弹劾你的同时,对你的建议进行了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的批判,从根本上杜绝了非西木党人进入中央的可能。
      这正是你想要的。
      这样的政策,不说那些从敌占区南下却被朝廷拒绝的官员,就是现有官员对朝廷的忠诚度也会降低的。
      对你来说,朝廷虽然腐朽不堪,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无论是人力物力却都是在各方势力中最多的。
      这样一个势力,一定是要尽力削弱的。
      另外一个收获,探子报告皇帝开始让太监干政了。
      太监干政,证明皇帝已经不信任臣子了。看来你的那句“不能让朝廷被一党一家独占”起作用了。
      这也是你想要的结果,要是他们君臣一心你才头痛呢。
      二十二、
      其实西木党人除了排除异己之外还是做了点正事的。
      他们给送给宁王的劝降书润了色。
      说起来这封劝降书看起来更像一封家书,信中用平实却恳切的语言回忆了新皇与宁王往日来往的点点滴滴。虽是些琐碎小事,一字一句中却是真情流露,虽然用的是文言文,却一点也不妨碍你体会其中的感情。信的末尾,新皇恳切地请宁王入京长住,做个富贵王爷,并说如今世道并不太平,他特地派了些人马护送皇兄上京。
      以情动人吗?能放下脸面做这事,新皇也不算简单啊。
      只可惜他的这番心思注定是白费了,因为宁王送给你的结盟书就摆在你面前。
      他用非常谦恭的用词,给你许了非常多非常优厚的条件,比如事成之后封你为异姓藩王——是你,不是你丈夫或其他人,爵位世袭,可传给女儿;还有比较实际的,把一个领地里有银矿的城市割让给你。
      仿佛直接导致他失去皇位的不是你一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