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信息 ...

  •   夺了掌家之权后,很多事都好办了。
      苏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白家上下,一定要将水煮沸了才能喝。
      这些天她已经喝够生水了。
      别说什么古代没有环境污染,水里的细菌寄生虫就是追溯到恐龙时代估计还存在。
      若在往常,这样的要求只会招来“败家子”“浪费柴火”的斥责,但看着那个缺角的桌子,没有人有疑问。苏嘉还特地教育自己的弟妹说,仙女姐姐说了,水里有很多很多小到看不见的虫子,喝生水,容易长虫子,在身体里面爬啊爬的吃空肚子,直把那些小孩子吓得脸色煞白。两个大人显然很不以为然,在一旁嘀咕说大家都这么喝也没见出什么事,于是苏嘉说所以出事的时候大家都出事了,比如说瘟疫的时候。瘟疫二字对古人显然是可怕的魔咒,两个大人立时噤声不语了。
      第二件事,是爬上床睡觉。
      没办法,虽然现在其实也就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七八点钟,奈何白家全家都是有夜盲症的,到了晚上就是睁眼瞎一个,除了睡觉似乎也没别的事可做。至于油灯……白家自己都还不是顿顿有油的呢,更逞论拿来烧了。
      第二天,苏嘉难得地一觉睡到自然醒而不是被白大娘揪着耳朵拉起来。她起了床,找了根木棍蹲在门外土地上写写画画。白大娘在旁边候着,随时准备回答她的问题。
      她要总结一下白家的情况。
      白家总共有七块田(这个数字还是苏嘉自己数出来的),大小不等,分散在四处,所幸离白家都还算近。问白大娘总共有多大,白大娘懵然不知。苏嘉心里诧异,白家之前一贫如洗,这地应该都是白家夫妇在发达之后买的,就算不会量,总该能知道买了多少地吧?结果白大娘给了一个让她哭笑不得的答案:那地是一块一块买的,每块多大都清楚,总共多大就算不清了。苏嘉再一问,发现白大娘连自己有几根手指都数不清楚。
      得,能者多劳吧。
      苏嘉算了才知道,属于白家自己的地,加起来一共也就五亩,分成六块;还有五亩是租的,连在一起的,交四分地租。一亩约产两石米,一石米平常价一两二钱,收割时米贱,一石米价钱不等,最贱的时候有五钱的,平常年最高也只卖到八钱,而官府却是要收现钱的。苏嘉向白大娘要往年的□□,却被告知税历年都是村长代缴的,他说多少是多少,□□也是村长收着,横竖这村里除了村长也没一个认字的,拿着也没用。
      苏嘉听得直翻白眼,她敢打赌这村长绝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这收税过程中肯定贪污不少。再细问下去,发现白大妞刚抬姨娘那些年,年成不错,税也不算太多,白家手头宽裕,颇置了些田产;后来那公子家又抬进了新人,白大妞慢慢地被冷落下来,白家又是老实巴交不识字不会算计的,税渐渐地就上来了。苏嘉心下了然,难怪之前白大娘会极力鼓动她去那公子家替姐姐分忧呢。
      综合得到的数据,考虑了种子肥料口粮消费等种种因素,苏嘉写写算算半天,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家,一年的话,光种田也就能盈利五百个钱吧。不过这是不计算白家存粮价值的情况下,白家穷怕了,总要在仓里多存点粮食才安心。苏嘉看着白大娘提起粮食的神色,决定还是不打粮食的主意为好。
      再问起流动资本,白家虽然因那个做姨娘的女儿得了不少好处,却只是买牛买犁买剪刀针线锅碗瓢盆等必须品,钱到手里眨眼就花个精光,也就存着两三百个铜钱以备不时之需。反正乡下人家,就是用到铜钱的地方都是少的,多半情况,还是以物易物的。
      两三百个……苏嘉皱起眉。跟没有也差不了多少。
      还是先到镇上看看,探明物价再说。
      到村口的时候,苏嘉顺手在村口那老柳树上划了一道,大半个树身顿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只留一个树桩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白光。
      有了这样的例证,想必来自外部的压力会小很多吧。
      剩下的,就看她自己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