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赚钱第一步 ...

  •   “叶三儿,叶三儿!叶三儿……”
      喊叫声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穿着蓝色小碎花衬衣,背着竹背篓的小姑娘冲进了叶秋家场坝。
      “余榕,你大姐在后面追你?”叶秋拿着葫芦瓢从屋后菜园走出来,看了眼小姑娘晕着高原红的小脸蛋儿,戏谑的问道。
      “我姐没追我啊!”小姑娘没听出叶秋的打趣,挥了挥手里的□□,兴奋的压低声音道:“我们去打猪草吧,我昨儿发现了一处好地方,长了好多蛇辣草,灰灰菜,还有蒲公英,又嫩又肥,我们赶紧去挖回来,不然明天就没有了。”
      “是吗?在哪儿呢?”叶秋挑了挑眉。
      蛇辣草,灰灰菜,蒲公英都是本地最常见的野菜,可以喂猪,也可以人吃,在这个年代,是万能辅粮。蛇辣草,顾名思义,是一种很“厉害”的野菜,只要肌肤接触到,就会有辣椒灼烧的感觉,还会起小红点点。但是只要过一遍开水,再炒着吃,就又嫩又清爽,一般只有在紧急缺粮的情况下,才会拿来做菜。除了这三种,青溪可以食用的野菜还有很多种,也都是抢手货,因为它们不止是猪的口粮,还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贫农的辅粮,因此一遇到生长野菜的好地方,就看谁的手快,谁抢到就是谁的。
      “在水沟凹里面,我还看到里面长着白花蛇舌草,你不是一直在找这个草么?”
      叶秋心中一动,急忙问道:“真有?”
      “我还骗你不成?就在水沟边儿上,好大一溜呢!”余榕小姑娘两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以佐证自己的话。
      陈百川的病主要是肾病,肝病和腹水。上一世,叶秋家里实在太穷,陈百川跟着自己生活,病就没好好治过,只有病的太狠了,才去医院打一针,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哪里能治病?
      最后还是遇到一个老中医,得他的提醒,才开始用“白花蛇舌草”和“蚂蚁草”泡茶喝,这一喝还真的延缓了病情。
      叶秋虽然重生,但如今也只有十岁,人小力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家里的困境。赚钱的事急不来,但陈百川的病却等不得。去不了医院,还不能用点土方子么?反正这方子已经在上一世验证过,她可以用的毫无顾虑。
      余榕作为叶秋唯一的闺蜜兼死党,每日打猪草的时候旁观叶秋收集那些草,自然是心中有数,也上了心帮着留意。
      叶秋想到自己正准备做的事,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拍拍余榕的小肩膀,说道:“不行呢,我今天还有事,走不开,要不你自己去吧?明天,明天我们在一起去好不好?”
      “不好!我昨天都挖了一天了,今天只有我一个儿,肯定挖不完,就算挖完了,我也背不回来……叶三儿,你就跟我一起去吧?你现在不是没做什么吗?”余榕抓住叶秋的胳膊摇晃。
      “你能挖多少就挖多少,别逞强,剩下的,我们明天一大早就去挖回来。”叶秋拿开余榕的小手,安慰道:“再好,那也是野菜,难道还有人夜里摸黑挖走不成?”
      叶秋的话,余榕最是信服。
      手里松开了叶秋,嘴里却依旧不舍,再次道:“你真不和我去?”
      “真去不了!”
      “好吧,那我自己去了。”余榕的小脸上有些失落,连肩膀都耷拉了下来。
      还真是孩子啊,所有的心思都写在脸上!
      重新认识幼年的闺蜜,叶秋不免多了点监护人的自觉,见到余榕这幅模样,语气也软了下来,哄道:“我明天一早去你家叫你,我们一起。”
      余榕闻言脸上顿时一喜,回头朝叶秋挥了挥手中的□□,“好呢,我等你!”
      说完,哼着不成调子的童谣,背篓一颠一颠的跑远了。
      叶秋看着余榕的背影,转身去了菜园,赶紧浇完水,才好去做正事。
      ***
      “你当真要把这林子里的丝绵树皮剥光?”
      葱绿的山林中,隐约传出一声无奈的男声。
      “再过段时间,想剥就剥不了了,这丝绵树皮,顶好是春季上水的时候剥皮,过了季节,再想剥就不容易了。现在已经晚了,只好费点力气……”犹带着稚气的女音哼了哼,答非所问的回道。
      “……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好!”
      顾深真的很郁闷,他没想到只是一次偶然的善心,就招惹上叶秋这个大磨人精。偏偏他还不觉得这磨人精讨厌,竟心甘情愿的陪她瞎胡闹。
      没错,剥丝绵树皮,这就是林秋所谓的“正事”。
      推掉了和余榕挖野菜的机会,延迟了为陈百川采药的时间,就为了找顾深合伙,将这最后一片丝绵树皮收归囊中。
      丝绵树皮,这是叶秋回忆归纳自己的记忆后,所选择的最为快速最为稳妥的财路。
      在叶秋的记忆中,也就是今年秋季,就会有人从外面进山来收购丝绵树皮,丝绵树皮又名杜仲,是一味重要的中药。
      在青溪,丝绵树一般都是当做柴禾使用的。除了赤脚医生,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药材。叶秋之所以瞄准了这个,就是知道它的价格会在今年疯长。从最开始的两块钱一斤,涨到后来的八块钱高价,丝绵树皮所带来的价格涨幅绝对是暴利。
      叶秋之所以会迫不及待的下手剥树皮,担心拖过季节不好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先下手为强,免得被当成柴禾糟蹋了!
      上一世,这块丝绵树林就是被叶秀砍了,送给了叶太太熬麦芽糖。就在丝绵树林倒下不到两个月,外面就来了同志进山收购树皮,虽然只是两块钱一斤的收购价,但依旧没影响到村民的积极性,叶秋还记得叶秀当时后悔莫及的表情。
      当价格飙升至八块钱一斤的时候,叶秋全家几乎捶胸顿足。也就是这次的错失机遇,给了叶秀极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以后的人生中,每次错失机遇,都会忍不住想起这件事回味一番。
      叶秋不知道自己能剥多少树皮,反正先机她已经占了,索性就一占到底。
      之所以把顾深拉下水,叶秋不止打着与他拉近关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因为叶秀的秉性,没人比叶秋更了解自己的母亲,如果这树皮出现在自己家,绝对会被当成柴禾扔进灶膛。就算叶秋肯解释,也要叶秀肯信才行啊!谁让她之前给所有人的印象太能“作”呢?
      叶秋一个小孩子,要做事,必须找个信得过的成年人为自己遮掩,否则自己的目标实在太大,她想卖的并非十斤二十斤,而是百斤千斤,这样大的量,她一个十岁的女娃,已经不是一两句谎话可以揭过的了。
      永远不能低估任何人的智商,即使这是落后的年代,也不能将土包子真当成包子。机遇时代的到来,往往也伴随着无数的动荡与风险,山里人的确淳朴,但也最是不讲理,有时候明打明抢明偷的事都能干,要不怎么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何况,这块地界自古以来就是流放帝王将相之地,那些人能是好相与的?潜移默化千年,这里的民风已经变得很矛盾。可以热情好客,也可以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可以慷慨倾囊相助,也可以斤斤计较骂大街。可以诞生千古流传的孝子,也可以毫不犹豫的欺凌妇孺弱小。
      在这样的环境下,叶秋从来就没想过一鸣惊人,没想过一朝让人侧目。
      她需要的是量变引起质变,需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让人接受自己的改变和成熟。
      作为叶秋重生后筹划的第一件赚钱买卖,她不希望节外生枝,也不希望引起别人的揣测。
      这时候,顾深的优势就很突出了。
      首先,他自己懂雌黄之术,能上山采药,自然识得杜仲的价值。就算叶秋与他说要剥皮卖钱,他也不会显得过于惊奇。其次,他是大学生,他的父亲也是有文化的知青,是能讲道理的人,也重诚信,叶秋对他的人品放心。最重要的是,他来到青溪不过月余,与青溪人并不亲近,叶秋也就不用担心他泄密,也不需在他面前废力遮掩。
      不管是出于哪方面考虑,叶秋都要拉拢顾深。
      好在她的芯子并非孩童,更有几十年宝贵的阅历,对付一个十七八岁朝阳般的少年,叶秋并不为难。
      他们二人合力,由叶秋指点地方,顾深帮忙,仅仅半个月,就收集了差不多两千斤的树皮。按照水分折耗来算,晒干后也有千斤左右。
      这些树皮,都被叶秋存放在顾深家。而她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都是用砍柴做掩饰。拿回家的柴禾没树皮,叶秀就拿顾深做借口,就说是顾深拿去做了药材,也算是提前在叶秀这里挂个号,免得到时候卖树皮的时候太过突兀。
      今天这片林子,是叶秋所能找到的全部了。剥树皮这种活儿,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过意不去,可想通了,不过就是柴禾的升级利用,她不剥,自然有别人剥,她连自己家都护不住,就不需要去做崇高的环境保护者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