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提前去学校 ...
-
半个月不到,叶秋就将手里的货卖了个干净,除去本金,赚了差不多三千块。给余榕小姑娘发了三百块的工资,然后又花了一千五百块将租住了五年的土墙房买了下来。
土墙房临街,又离学校近,买下来绝对不会吃亏。她的五年计划里,就有让叶秀和陈百川搬出青溪,安家县城的计划。青溪毕竟太过闭塞,又地少人穷,连土特产也运不出山外,想在那里致富发家根本不现实。现在条件改善了一些,但在叶秋看来还是太苦,又担心陈百川的身体,越发不想两老再在地里刨食。
买下这土墙房,稍加改造一番,就能开个杂货店,挣点生活费完全不成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叶秀的脾气太倔,而且还有浓重的故土难离情结,会不愿意离开青溪。
事实也的确如此,叶秀听了叶秋的提议,就直截了当的拒绝了。
“家里还有猪子、鸡子、猫子牲口,还有三亩旱地,哪能少了人?”
叶秋劝道:“这不是为以后着想么?在青溪,根本挣不来钱,我和二姐上学的花销怎么办?我再能耐,就假期那点时间,能挣多少?大头还得靠家里呢。”
听完叶秋的话,叶秀就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平时多上山挖些黄姜,再拨出一亩地种上黄连、天麻,总会供你们姐妹俩读完书。”
“黄连至少长五年才能卖钱呢,我们大学总共就四年。”叶秋有些无语,搞不懂为什么叶秀为什么就是不肯松口。
僵持着,一直没说话的陈百川发言道:“就让你妈留在青溪吧,我一个人去县城,家里还是得有个人照看,地里荒着也不像样子。”
“就让他去吧,种地嫌苦,卖个东西还不会么?”叶秀这时候还不忘嘲讽陈百川。
叶秋只好点头,“那好,就爸一个人去县城。明天就走,趁我还没上学,先把杂货店开起来。”
虽然没达到预期目标,但让这对怨偶分开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陈百川不用再遭受叶秀的毒舌攻击,对他身体有好处。
这次离开,叶秋打算直接从县城去学校,没准备再回青溪。商量完家事,叶秋就去找了余榕谈心。
余榕自从帮叶秋卖货,半个月赚三百块钱尝到了甜头,心里对叶秋越发死心塌地,见着叶秋,脸上的笑容就漫上了眼角,抱着叶秋的手臂不撒手。
“三儿!”
“正经点,我有事要找你商量呢!”叶秋食指在余榕额头上一推,笑道。
“什么事?快说!”余榕比叶秋还要积极,眼睛咕噜噜的看着叶秋,心里琢磨着,不知道这次又有什么好事?
叶秋哪能看不出她的心思?伸手在她圆圆的脸蛋上捏了下,才道:“余榕,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走?跟我一起去广州?”
余榕眨巴眨巴眼睛,确信自己没听错,不解的道:“跟你一起做什么?你不是要去读书么?”
“是啊,我是去读书,不过我也想挣钱。我一上学,时间就紧张了,有什么想法也难以实施,所以才需要有个人帮忙。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不找你找谁?怎么样?你愿不愿意帮我?保证你一个月挣的钱比在青溪一年还多哦!”叶秋想要帮余榕改变人生轨迹,想阻止她早早嫁人,带走她是最好的办法了。就如她刚才说的,她想读书,也想挣钱,并不想四年无所作为。她如果不想错过几年后那几个大机遇,就必须要提前积累资金,做好准备,积累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
余榕听了前面还有些犹豫,但叶秋最后一句话说出来,余榕的眼睛就亮了,又有些忐忑的道:“三儿,我当然愿意帮你,就是,我好想什么都不会……”
“不会就学,让你上学你不愿意,难道干活儿还学不会?”
“能学会,能学会!”余榕笑嘻嘻的拍着胸脯道:“放心吧,我一定会认真学的。”
“走,去你家和余叔他们解释一下,顺利的话,明天就跟我去县城。”顺利拐到小姑娘,叶秋心情大好,二话不说拉着余榕就起身。
和余榕父母的交流没想象中困难,二老很痛快的点了头,并非他们草率,而是他们将叶秋这几年的改变看在眼里,自然相信她的能力,女儿能跟着她出去,他们并没什么可担心的。
第二天,叶秋带着余榕和陈百川去了县城,花了大半个月时间,把小杂货店开了起来。叶秋亲自带着陈百川去采购货源,给商品定价位,教陈百川算账。
开业后,叶秋就完全不再插手,交给陈百川全权处理,过了几天,等陈百川完全熟悉流程后,叶秋和叶青梅的大学通知书也拿到了手中。
“二姐,这是学费钱和生活费,这是新给你做的三套衣服,夏秋冬各一套。我准备提前去广州,考察一下市场,你趁着开学前,就留县城帮下爸。”
叶青梅接过叶秋给她的东西,翻开看了看。钱,厚厚的一叠。衣服,都是叶秋亲手用缝纫机做的,不是那种批发的大路货,布料、样式都十分好看。叶青梅沉默了,她想起五年前,姐妹俩一年四季只有两套衣服,一套厚的,一套薄的。春夏秋都穿草鞋,只有冬天才有厚鞋底的布鞋穿。她一直在学校读书,待遇比叶秋还要好些,至少她除了寒暑假,脚上都穿着布鞋。仅仅五年,她们家的生活就有了这么大的跨越,衣食无忧,吃饱穿暖,这在曾经,是想也不敢想的生活。而改善这一切的,就是她的妹妹,叶秋。
“三儿,我是不是很没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叶青梅在妹妹叶秋面前已经失去了那幼稚的优越感。
叶秋愣了一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刺激到叶青梅,激起了她的自尊心。
对于心理辅导,她真的不擅长。想了想措辞,小心翼翼的道:“二姐怎么会这么想?你没用的话还能拿到本科大学的通知书?整个青溪,也就我们姐妹俩读出来了,还都考了不错的学校,这在别人家,羡慕都羡慕不来呢!”
叶青梅的脸色松动了一下,摩挲着手里的钱,语气有些发酸的道:“我是姐姐,却要妹妹供衣食学费。”
“二姐要是过意不去,以后毕业挣钱再还我就是。”叶秋当然明白过来叶青梅在芥蒂什么,但她不会一味的软语安慰。吃她的喝她的用她的,都是事实。她做不到一边付出,一边还要劝着姐姐想开点,然后再让叶青梅渐渐习惯她的付出,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就算是亲人,长久单方面的付出也并非好事。感情都是互相的,叶秋想要让家里条件好起来,父母能安逸度日,姐姐能有个更加光明幸福的未来。但这一切,她可以推动,但却无法代替,她不能负担所有人的人生,那样太累了,她还不想被别人的人生绑架自己的生活。
叶青梅也没想到叶秋会说出这番话,呆住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恼羞的咬牙道:“放心,到时候会一分不少的还给你!”
“那二姐在学校可得用功了,学习成绩越好,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出路,更高的工资。”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第二天一大早,叶秋就带着余榕离开了县城,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第一次坐火车的余榕很兴奋,也很紧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问叶秋:“现在到哪儿了?”
十几次后,叶秋无语的摸了摸她的脑袋,道:“就算我把自己弄丢了,也不会把你弄丢,安生点,我耳朵快被你问出茧子来了。”
有前世的记忆,叶秋到了广州后,适应的很快。第二天就在中大附近找到一处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租了下来,两人略收拾了一番,就从招待所搬了进去。
又添置了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两人正式在广州安家落户。
接下来,连续一个星期,叶秋领着余榕到处乱逛,踏遍大街小巷,弄清楚了现阶段的物价,和现有的行业比重。
叶秋其实明白,这个年代是个开荒的黄金年代,只要敢想敢干,基本上最后都能成功。市场太大,需求太多,因为之前十几年的荒废空挡,现在政策一宽松,该有的行业一个个都涌现出来,只要能抓住机会,成功的几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考察完市场,叶秋就带着余榕去购买原料。有些这个年代没有的东西,叶秋还专门找到手艺人订做。
却把余榕小姑娘看糊涂了,不解道:“怎么又是布又是食材?你这是要做什么?”
叶秋神秘的一笑,道:“别急,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惹得余榕撇撇嘴,哼哼道:“早晚都是要告诉我的,偏还卖关子。”
“你要闲得慌,就出去和隔壁房东阿姨聊聊天,帮她家干点活儿。”
“我跟她都不熟,干什么那么热情?”
“多个人脉多条路。房东阿姨是本地人,最熟悉这里的规矩人情,我们跟她处熟悉了,以后做事也方便些。”叶秋将她推到厨房,指着炉子上冒气的砂锅道:“把这个盛一碗端过去,青溪带来的蘑菇炖出的鸡,比这城市里的不知鲜美多少倍,房东阿姨一定喜欢。”
“就你心肠好。”心里不甘愿归不甘愿,余榕还是很听叶秋的话,手脚麻利的盛了一碗鸡汤,端去了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