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新年新气象 ...
-
有了钱,叶家盖新房的计划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80年的青溪,雇工并非主流。大家多采取“换工”模式,也就是说,你为我家干一天活儿,等以后你有需要了,我就必须无偿给你家干一天活儿,大家平等交换。
叶家就叶秀一个劳力,换工盖新房,叶秀一人根本无法承受。叶家房子被烧,对叶秀的打击非常大,虽然有叶太公留下的房子落脚,不至于搭窝棚度日,但属于自己的“家”被毁,还是一口气哽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郁结于心。
以叶家的穷困,叶秀是根本没想过短期内能重盖新房的。当叶秋将厚厚一沓钱交到叶秀手上时,吓得叶秀差点没跳起来。
直到今日动土打地基,看着热火朝天的干活儿场面,叶秀才有了真实感。
青溪闭塞,又位于群山之中,没有砖窑,所有人家的房子均为夯土墙。家境好些的,会从百里外运回青瓦和石灰,将屋顶和墙壁美化一番。
在叶秋的计划中,五年后,叶家将全家搬去山外,所以并不打算将房子造的尽善尽美。
好在如今工价低廉,请人干一天活儿,只需三块钱。材料又是就地取材的泥土和木料,盖房的成本并不高。整个房子完工,也才花费不到两千块。
在充足的资金供应下,房子造的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主体。之后,叶秋又请人伐木,给房子吊顶,添加板楼,用石灰刷白,给屋顶盖上青瓦,一系列拾掇之后,新房洋气的闪人眼睛,自大锅饭时代以来,叶家这栋房子,成了青溪最好的房屋之一。
搬家那天,许多人围观,叶秀豪气的办了流水席,吃喝热闹了一整天。
整个盖房过程中,叶秋并未过多插手,有什么想法,也是直接说给叶秀和陈百川,让他们去实施。这期间,药材贩子再次来到青溪,叶秋又赚到了一两千块。药材贩子离开青溪的时候,叶秋和他们同行,去了一趟县城,置办了全套家当。
一切安顿妥当,很快就到了年底。读书的叶青梅也放了寒假,从学校回来。
“这就是我们的新房?”看到外观就已经很激动的叶青梅,进了家门后,更是兴奋的难以言喻。
脚下是和着石灰夯实的灰白色地面,头顶是平整的原木吊顶,入目是雪白的墙壁,簇新的家具桌椅,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单人房间,全套棕床被褥……
从贫农到富农的快速跳跃,让叶青梅受了不小的刺激。
“三儿,妈说盖房的钱都是你挣回来的,这是真的?”相比新房给她带来的震撼,叶秋一鸣惊人的发力更让叶青梅在意。在她眼里,叶秋的形象一直都是霸道不讨喜的,从没想过有一天她会给家里带来如此大的惊喜。
话里的酸味儿这么明显,叶秋怎么会听不出来?做了一辈子姐妹了,还能不了解叶青梅爱掐尖儿的性子?叶秋无所谓的撇嘴道:“这房子就放在这儿,能假的了?”
叶青梅复杂的看叶秋一眼,“三儿真是有本事了,怪不得要退学了。”
在学习上,叶青梅一直挺有优越感的,她成绩比叶秋好,总觉得压了叶秋一头。现在叶秋为叶家做了这么大贡献,她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儿。
“以前家里穷,没办法不退学。现在我自己挣了钱,书当然要继续读了,我已经跟爸妈商量过了,年后就重新上学。”叶青梅不过才十三岁的小姑娘,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半点儿不懂遮掩,让叶秋有些好笑。
“哦!”听到叶秋要继续上学,叶青梅哽了一下,脸上的兴奋之色就淡了下来。屋里屋外走了一遍,在看到自己房间和叶秋房间一模一样的配置后,才重新露出了笑容,满意的不得了。
“这是缝纫机吧?”指着叶秋房里唯一多出来的东西,问道:“怎么不放妈他们房里?你会用吗?”
叶秋翻了个白眼,从箱笼里找出自己做的新衣,“这就是我做的。”
叶青梅拿过衣服,抖开一看,剪裁和做工居然非常好,欣喜的往身上套,却发现衣服小了,根本穿不上,脸上顿时就不高兴了。
叶秋慢悠悠的道:“你的还没做呢,一会儿给你量身,明天就开始做,过年保证你能穿上新衣。”
上一世打工热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了进厂。叶秋也在工厂里做过一年,对剪裁、打版、制衣都很熟练,虽然复杂的做不来,但一般的款式,还难不倒她。
去县城的时候,叶秋本来是想给家里人一人买两套衣服。可惜那些款式在叶秋看来,都难看土气的要死。只好一咬牙买了台缝纫机,又买了些布料,回来自己加工。
叶秀和陈百川的衣服已经做好了,一人一套贴身棉袄棉裤,一套外穿的呢子衣。款式并不复杂,但上身的效果十分不错。
叶秋则给自己一口气做了两套,以前她都是捡的叶青梅旧衣穿,补丁叠补丁,完全没有什么美观保暖可言。现在有了条件,她当然不会亏待自己。
除此之外,她还给顾家父子一人做了一套冬衣。顾深虽然坚持不要钱,但叶秋心里还是觉得亏欠了他,给他做的衣服就花费了些心思,按照电影里的样式做了套很带感的中山装,穿上后绝对秒杀全青溪的大姑娘小媳妇。
年底的日子过的飞快,叶家所有人都在为新年忙碌,叶秀大手笔的耗费千斤柴禾熬了麦芽糖,陈百川不辞辛劳的跑腿办年货,叶青梅承包了家务,叶秋整日坐在缝纫机前不停歇……
新年的气氛格外好,看着全家人幸福的面孔,叶秋满足的笑了。
在青溪,团年饭都是中午吃。团过年,叶秋就带着东西到了顾家,顾深的腿还没完全好,顾长卿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叶秋当然不会放下他们不管,在家里准备团年饭的时候,就多备了一份。
刚走到大青树,叶秋眉头就是一拧,心里有了种不好的预感。
太安静了,安静的有些压抑,完全不像过年的气氛。
叶秋正抬手敲门,就听到屋内乒乒乓乓发出一阵响声,连忙喊道:“顾大哥?顾大哥?”
半天没有回音,叶秋急的差点就要踹门,门终于吱呀一声从里打开,看到顾深悲痛的脸色,猩红的双眼,心里咯噔一下,“顾大哥?出什么事了?”
虽然已经有了猜测,但当猜想得到证实的时候,叶秋心里却很不好受。顾长卿死了,只比上一世多活了三个月。
“进来吧!”
语气虽轻,可叶秋却能感受到语气里的悲痛无助,她想安慰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似乎说什么都显得虚伪客套。
“我们有十七年的父子缘分,但我们相处的时间只有七年,还不足我年龄的一半……”微哑的嗓音轻轻散在空气中,带着细碎的哽咽声,少年的悲伤犹如实质。
叶秋抿了抿唇,没有开口打断他,她知道,顾深心里有遗憾,就如同上一世陈百川之于她,这样带着悔恨的遗憾,最是折磨人心。
破旧的茅草屋中,传出压抑的哽咽声,叶秋静静的陪伴他,没有开口说一句话。直到顾深的情绪稍微缓和,叶秋才轻声道:“顾老师的丧事,你打算怎么办?现在正过年,恐怕……”
过年办丧事,很多人都忌讳,也不容易请到人帮忙。顾长卿的丧事如果按照青溪的规矩,肯定会非常冷清。
“……”顾深朝顾长卿房里深深看了一眼,淡淡的道:“不必了,父亲他客死异乡,本就孤独,我陪他最后一程就好。”
言外之意,并不在意丧事隆不隆重,有没有客人到场。
“你……”
“父亲肯定也希望如此。”一行眼泪从脸颊滑落,顾深吸了口气,朝叶秋道:“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
顾长卿停灵三天,顾深不分昼夜的抄写了三天往生咒,初三过后,便请了人,将顾长卿送上了山。顾深在坟前将往生咒一张张的焚烧,简单的办完了丧事。
整个新年,因为顾家的事,叶秋的情绪也变得郁郁寡欢。她依旧每日都去顾家,默默的陪伴顾深,希望这个少年早日走出阴影。
开学前一天,叶秋照例去找顾深。看见大门敞着,叶秋自然的就跨了进去,却发现屋内多了两个陌生人。
感受到两个陌生人探究打量的目光,叶秋大方的道:“顾大哥有客人啊?那我一会儿再过来找你。”
“不用,这是家里来的亲戚,你也来认识一下吧!”说着,就自顾自介绍道:“这位是我四叔,这个是我大堂兄。”
一个中年一个青年,倒是很好分辨。叶秋落落的上前叫人:“顾四叔好,大堂兄好!”
顾深又对那两人道:“这是叶秋,曾救过我一命,是我认的妹妹。”
两人虽然不知道这个“妹妹”的分量有多重,但顾深介绍了,他们就要有所回应。顾四叔笑呵呵的道:“不错的小姑娘!”
大堂兄则淡淡道:“小妹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