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走近科学栏目四魌界专题 ...
-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小至夸克,大至宇宙的现象和规律!科学揭示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科学指导我们如何过健康的生活,警戒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科学会告诉我们,关于宇宙万物,生老病死,科学改善生活,科学带来进步!走近科学栏目四魌界专题,带您走进四魌树的前世今生,为您揭开四魌界神秘能源的不解之谜。
今天为大家主讲的是来自隔壁文档的科研权威——湘灵。
…………
她,出生在杀戮碎岛,四魌界之内唯一以树生国的境域。
她,担任杀戮碎岛大神棍……哦不,大祭司之职,有着‘众星低语的聆听者’这一美称。
她,解决了杀戮碎岛的生物污染,在这场碎岛人与王树的繁衍权争夺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她,是杀戮碎岛王槐树所诞下的女子,是四魌界唬烂(划掉)科研领域的先锋,她在四魌界崇文尚武的风气中独树一帜,用大宇宙的恶意(划掉)数理化开辟出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下面有请杀戮碎岛的王女,杀戮碎岛的救赎-戢武王的双胞小妹,被杀戮碎岛先王赐名禳命的奇女子——禳命女。
【此处应有掌声~( ̄▽ ̄)~】
…………
提问:
请说几句开场白吧。
回答:
大家好,我是隔壁文档来自杀戮碎岛的首席大神棍……哦不,大祭司禳命女。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主讲走近科学栏目四魌界专题之四魌能源之谜。
…………
提问:
有关四魌树,一颗树是怎么能生长在宇宙中的呢?
回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两个概念,无土栽培和太空育株。
无土栽培顾名思义,就是在不需要土壤的情况下进行植株的培育工作。在大自然普遍的物质形态当中,土壤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各种物质,但究根结底,让植物生长的本质在于他们所需求的化学元素与化合物,而并非是‘土壤’这种复合物质。
而太空育种稍微要复杂一点,植物在自然生长环境下也会产生缓慢的变异情况,而这种变异放到太空当中,由于宇宙射线和重力等等环境发生变化,植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开始加速自己的基因变异来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那么大家都知道,四魌之树是生长在宇宙空间之中的,在这种没有明确重力引导方向的环境中,一般的植物会无法笔直生长,最后发育成纠结错乱的球形。
但四魌树不同,四魌树在宇宙空间当中依旧生长出大至笔直的样貌。经过推断有一种可能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即是说四魌界当中四界首先存在,在四界彼此的引力作用之下,四魌树开始生成。
就像是在四个点之间连一条线,首先有四个点,然后才能连线。
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比如说宇宙射线,微重力,弱地磁场之类的因素,对于那些‘脚踏实地’生长在地表的植物来说都很难适应,不过前面说了,四魌之树是在四界形成之后,好像连线行为一样,逐渐增生出的植株,那么这种物质本来就生长在太空中,也就会适应太空中的环境。
当然在这个时期四魌界是不存在生命的,真正生命的繁衍过程出现在四魌之树诞生之后。
…………
提问:
四魌界所谓的天源等同于太阳是怎么一回事?
回答:
对植物来说,太阳就是无尽的资源。
在普遍概念当中,对这些有大气层和境界隔膜保护的地面植株来说,宇宙中的太阳光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首先是那些高能质子和阿尔法粒子之类的宇宙射线,那些东西的高穿透性会直接破坏植物的蛋白质和DNA,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其次是大量的紫外线,众所周知,太阳是紫外线最主要的来源,这些在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10nm-400nm的辐射射线,在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其中低于290纳米的波段都会被大气层吸收,而这一部分波段正是生物作用比较强的波段,足以破坏植物的正常结构和代谢过程。
好了,接下来我们把话题转回到四魌树上来。
对那些有大气层保护的植物来说,他们的生物构造不足以抵抗宇宙射线的侵袭,但是在上一条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到结论,构成四魌树的本身就是一些存在于宇宙中的增生物质。
可以推断,这些物质本身的细胞壁膜结构会自带过滤紫外线的功能,又或者说,在这种壁膜结构下,或许四魌树的细胞自身的生物作用可以吸收更多的紫外线而不受到损伤。
要知道就算在普通植物当中,也有以红外线作为养分来源的奇特藻类,红外线同样是一种电磁波,只是相对于紫外线而言,他的波段是在760nm-1mm之间,生物作用比较温和。
所以综上所述,植物用电磁波作为生长能源之一是可行的。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四魌树的细胞可以吸收紫外线作为生长能源,但是在四魌树完全连同四界之前,整颗四魌树是不具备运输能量的能力的。
要让四魌树的能量运输链形成,需要在四魌树形成之后再经过复杂而漫长的生物变异过程。
…………
提问:
四魌树是怎么把太阳的能量变成四魌界赖以生存的生命资源的?
回答:
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这点在植株外在形态上就可以得到证实,四通八达的复杂根须,演变成这样的生物形态,目的就是要增加与营养物质接触的表面积,达到更好的吸收养分的功效。
如果在宇宙中观察四魌树的话,我们会发现四魌树的根须也表现出了这样的有趣外貌,所以说即便对于四魌树来说,根须也是达成四魌树体内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
另外很多人会忽略一点,除了根系为植物带来的养分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根外营养,顾名思义就是根系之外的营养吸收,这种养分利用遍布于整个植株,从树干到叶片都具有吸收养分的能力。
尤其是树冠,叶片生物构成最密集的地方,植物具有趋光性,光照是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生存因素,在足够强度的光照下,植株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借此在植株内累计碳素营养,不过或许四魌树作为独特的宇宙植株会累计什么其他类型的养分,这部分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要重点说明,为了植物的健康,光照必须足够强!足够强!足够强!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光,覆盖了150-3000nm的范围,太阳辐射与紫外线都是叶片负责主要吸收的部分,太阳辐射不同波段的光波由植株体内的色素吸收,比如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之类。
这些辐射波最后会促进植株进行各种生命能源的合成,比如说蛋白质和碳素营养。
…………
提问:
四魌树除了太阳辐射波之外的养分从哪里来?它的根部火宅佛狱是怎么吸收养分的?
回答:
四魌树根部吸收养分的方式非常有趣。
就好像火宅佛狱内的兽植一样,四魌树的根须部分也有着捕食的特性。
从宇宙空间中看,火宅佛狱的结界呈现球状,并主动散发着微弱的红光,这也是为什么佛狱人会发现他们的地面会发光的原因。
四魌树根部的发光结界,作用就好像鮟鱇鱼头上的发光器官一样,在捕食中起到诱饵的作用。
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复合物质,里面包含各种矿物质,养分,甚至是生物,比如说最初构成四魌树形貌的那种增生类物质。
虽然并不能准确测出佛狱的红光到底是什么波段,不过既然呈现出红色,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光波在光谱位置上处于红色的左边,具有与红色光等同或者更长的光波。
前面论证过,四魌树吸收的光波大多为紫外线,那么红外线这种波段更长,生物作用比较低微的物质对四魌树来说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它不需要进化出对这种波段的吸收能力,而应该为了达到更高的紫外线利用效率,努力进化对紫外线吸收的能力。
然而四魌树并没有浪费这部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红外线波段,他在根部进化出散发辐射波的结构,利用这一点吸引宇宙中趋光性强的物质,而具有趋光性,自身有着能源运用体系,也就说明这种物质已经进入了生物范畴。
简单的来说,就是普通植物和肉食植物的区别。
四魌界用根须部分的红光引诱来更高等的物质形态加以捕食,比起费力的吸收宇宙尘埃,并将宇宙中的复合矿物质分离成自己所需的营养成分,这种捕食的举动显然可以为四魌树带来更丰富的能源。
…………
提问:
四魌树是怎样让能源流过四界的?
回答:
在植物细胞之中,细胞质和细胞液的密度较低,而合成出的碳基营养粒(对通常植物来说是葡糖糖分子聚合颗粒)密度较高。
略微提一句,碳基生物中碳氧元素来自于大气,所以对于四魌树这种宇宙生物而言,很可能它的营养粒是某种氮基物质。
氮相比于碳来说化学键能量低,氮基化合物更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氮基生物具备比碳基生物更高的新陈代谢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并且可以用很少的能量维系巨大的体型,似乎更加符合四魌树的情况。
上面说了,在植物细胞之中,营养粒(碳基或是氮基)在细胞中较重,在光照能源充足的情况下,这些养分会累积沉淀下来,沉积在植物细胞的下部,然后植物的细胞壁膜就会感受到营养粒的压力,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打开,然后在细胞通讯的作用下释放出大量的生长素。
这一过程需要重力,又或者说引力的参与,这就牵扯到另一个奇妙的情况:四魌界的四界中唯有佛狱是球体,但其余境域的重力方向都是一致的。
从宇宙中看,整个四魌树大至是笔直的,但是这一情况到了根部则发生了变化,四魌树的根须环绕着火宅佛狱,并且以包拢的姿态环绕在佛狱结界球外围。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四魌界的重力是以佛狱为基准,这也解释了为何四魌树这株太空植物并没有蜷缩成一个球样。
被佛狱吸收的养分通过疏导组织转移到地上的各器官,而这一长距离运输存在于四魌树的内部,被用来支持四魌树对太阳辐射以及紫外线能源的吸收,所以佛狱虽然处于根须部位却依旧贫瘠,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四魌树并没有产生外放的能源物质。
当来自火宅佛狱的能源被输送到四魌界的树冠部位诗意天城,四魌树便开始了对紫外线以及太阳辐射的吸收。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会将太阳能制造出高能物质,这些储能物质大多不够稳定,不管是否被利用完全,这些高能物质会在细胞中持续释放能量。
这些能量物质随着四魌树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在维管束通道向下传递,为了植株本身的健康,四魌树会将未利用的高能物质排出一部分到体外,剩下一部分继续向下传递。
这个过程就制造了持续、自上而下的外放能量。
并且当到达根须位置的时候,所有的高能物质能利用的部分已经利用完全,而未能利用的部分也早就在长距离传输的漫长过程中释放完全。
于是便形成了四魌界能源自上向下流动,诗意天城得到的能量最多,而火宅佛狱得到的能量最少的这种现象。
…………
提问:
那么天源的衰败,从科学角度要怎么解释呢?
回答:
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了。
太阳发光发热的过程就是内部的氢元素不断燃烧的过程,而恒星的阶段时长由自己的质量决定,简单的来说就是越大的恒星寿命越久,越小的恒星寿命越短。
当一颗幼年的原恒星诞生,不断燃烧的氢元素将内部温度升到一千五百万摄氏度,然后就会开始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紧接着巨大辐射会让恒星内部的辐射压力和气体压力增高到与引力平衡,接下来就会进入恒星的青壮年时代。
苦境的这颗太阳就是一颗青壮年时代的恒星,这一阶段会一直持续到内部的氢快要耗尽的时候,然后他们会进入下一个阶段,自身开始膨胀到原来体积的很多倍,并开始燃烧氦,进入老年阶段。
比如说苦境的这颗太阳就是一颗青壮年的恒星,而四魌界的这颗太阳因为体积太小的关系,已经到了青壮年的末期,很快就会进入老年,然后膨胀成一颗红巨星。
需要提醒的是,氦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比氢燃烧更加巨大的能量,并且体积也会膨胀很多倍。
所以……
如果要用这颗四魌界的太阳去冒充一下苦境的太阳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事情,反正即便到了红巨星阶段,这颗太阳也还有十几亿年的寿命,并且由于变成红巨星体积膨胀的关系,无论是大小还是释放热量上都可以跟苦境的太阳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是,以后苦境人看太阳就是红色的了。
…………
提问:
请问你上面最后几段的描述是在暗示什么吗?
回答:
怎么会呢?您想的太多了(微笑)。
…………
提问:
好……好吧,这一期的节目也到了结束的时候了,在结束之前,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回答:
有!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古代人民没有观测太阳的正确器材,看到太阳黑子的运动,在太阳表面形成三足乌鸦一样的黑斑,所以才有了三足金乌的传说!
其实那只是太阳表层炽热气体形成的巨大漩涡!因为温度比太阳表面普遍要低一千到两千摄氏度所以才看上去像是深暗色的斑点!
所以太阳里面根本没有什么三足金……唔!唔唔唔!!!
…………
由于本次专题栏目的主讲被南风不竞拖走了,所以这期节目就到这里为止。
谢谢大家的收看!(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