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高府 ...
-
京城高家高老太太房里,熙熙的坐满了人。高老太太是最爱热闹的,闲着时总喜欢聚了家里上上下下的女人们坐在一起闲话家常。高老太太也是出了名的性格好,对小辈对下人都是极好的,大家也都喜欢凑到她这里来聊天。
高家发迹于前朝,鼎盛期却是在当朝。高老太爷高明盛是前朝的状元,因为写的一手好文章,颇得前朝尚宗皇帝的欣赏,留在翰林院做了大学士。高大学士虽然才华横溢,文笔超群,却并不爱沾染朝廷里的党派斗争,终其一生只在翰林院里篡修史书、详正文书,前朝宰相蔡学岚欲拉拢其进入党羽内却被高明盛言辞拒绝,蔡学岚恼羞成怒欲寻其把柄栽赃陷害,却发现他果真如表面一样两袖清风毫无破绽可寻,又加上他给尚宗皇帝面前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索性威胁他不得干涉朝政也就罢了。尚宗二十二年,蔡学岚与大司马方郭生之间的党派之争中,许多人因此受了牵连,罢官的罢官,投入牢狱的也不在少数。高明盛却因祸得福躲过了这场纷争,居然毫无波澜的躲过了这场风雨。后有旧友饮酒作乐间谈论起他的因祸得福,高明盛得意地品着花雕,酒席间谈笑风生,“老朽这是有先见之明,尔等众人羡慕也无用。”
到了高明盛下一代,长子高德庸继承了父亲的好文采,却没有继承到他的闲散之心。同样是靠考举赢了职位,却志在官场,初授枢密直学士,却并不甘心像父亲一般埋首于典籍编修,因得当朝宣宗皇帝当时的宣王爷提拔,一路从大理寺少卿爬到吏部侍郎,一直辅佐于宣王爷身边。后来宣宗皇帝即了位,当初跟随者们一律提升一级官职,高德庸在四十岁当年被提拔为从一品吏部尚书,成为宣宗年间最年轻的一品官员。
次子高德才却没有哥哥的雄心壮志,没有遗传的父亲的才华横溢,却得了父亲的闲散情趣,靠的父亲以及哥哥的庇护,勉强得了个光禄寺少卿的闲职,却难得自由自在,整日里喜好游山玩水,诗词歌赋。
因得宣宗对高家的偏爱,高家这十年间在京城才做稳了京城五门之首的交椅。三年前,高德庸随宣宗去江浙一带体察水灾祸患,因亲力亲为深入灾民一线,因为过于劳累不幸染了痨病,再加上平日里不善于保养身体,这一病居然就要了命,未入知天命之年便撒手人寰。
高德庸共有两个嫡子一个嫡女,长子高仰止,在父亲过世后,未经科举便得宣宗破格授予了从五品翰林院侍读。次子高行止因当时年纪尚轻,并未得职位封赏,本来高家指望着他能在科举中一举成名重扬高家的名望,却不想自从十岁时一场重病下来,身体赢弱,每次临近科举时总摊上一是现在高老太太心疼这个孙子,从此后便不许高德庸逼高行止再参加考试,一直也就流落至今。
此时,众人聊天的主题便集中在了高家的二子高行止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