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二章 上元灯节 ...

  •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新年的气氛还未散尽,上元节的灯火又将长安城照亮。

      随着钱兴一声:“上灯!”

      一条火龙自北向南,沿着中轴线移动,最终将整个皇宫都照亮了。

      皇宫里,从最北方的神武门到最南方的朱雀门,陈设各种宫灯,以及各种形制的数不胜数的蜡烛,这些灯笼蜡烛依次点燃,像极了一幅用烛火点染的画卷。

      海晏和周帝、高皇后等人坐在太极殿龙尾道之上,居高临下的视角,更是能看到上元灯火的浩瀚。在中轴线的尽头——朱雀门前,早已扎好的彩山,也自下而上徐徐点燃,烛光与彩山上的各色锦缎相映成辉,美不胜收。

      彩山上,是用纸扎成的各路神仙;彩山下,是用草编织的形态各异的卧龙。在彩山的正中央,挂着一个匾额,上面是周帝亲笔题写的字“熙盛上元,与民同乐”。海晏虽然见不到朱雀门前的盛况,但也能猜想那里的热闹场面。

      上完灯后,烛火将皇宫的各条道路都照得透亮,接着停下鼓乐,开始献灯礼。

      高皇后首先献灯,是一盏五彩琉璃为骨架的凤凰和鸣花灯,凤凰头部可动,发出清越的声音。这个花灯费了高皇后很多功夫,是从苏州请来能工巧匠专门制作的。

      大臣、嫔妃自然一片喝彩身,海晏也为高皇后先声夺人的气势而高兴,不过紧接着由木贵妃献灯,而她又夺了高皇后的风采。

      “姐姐这盏灯真是别致,妹妹都不好意献灯了。”

      “妹妹这样说就见外了,献灯只是心意,只要心意到了,又何必在乎宫灯的样子呢?”高皇后淡淡一笑说道。

      周帝看木贵妃皱眉的样子,宽慰道:“爱妃的灯肯定别致,快拿出来给朕瞧瞧。”

      木贵妃只好拿出自己带来的宫灯,宫灯外罩着一层黑布,等木贵妃将布揭下来,在场的人都惊讶了。这是一盏白玉宫灯,外形没有特别之处,主要在于灯围都是用白玉做成,雕刻镂空莲花图案,里面放的也不是蜡烛,而是一枚夜明珠。淡淡的光芒,就像是月华一般,凉凉的,让人倍感清爽。

      “臣妾根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想出了这样一个宫灯,让陛下见笑了。”

      “爱妃的想法真是太妙了,这是朕见过的最别致的宫灯!”周帝一点不吝啬赞美之词,木贵妃平时一直保持纯白如莲的形象,这盏玉灯与木贵妃的神韵如出一辙,让周帝喜不胜收。而且玉灯暗指“一片冰心在玉灯”,更是表明了木贵妃欲说还休的“心意”。

      这盏玉灯,不用说成了当晚的翘楚,周帝还说要把玉灯挂在自己的寝宫。

      -------------------------------------------------

      海晏献的是一盏莲花形河灯,宫外很常见的款式,其实这就是海晏吩咐清韵从灯市上买的。

      “公主怎么进献如此平常的灯?”木贵妃掩嘴笑着问。

      “河灯虽然平常,但上元节放河灯,可以许下美好的祝福。父皇,儿臣给您一个河灯,您可以拿去许愿啊。”海晏一说完,众位大臣都笑了。

      周帝笑道:“你啊,都成婚的人了,还没长大。”说着周帝让钱兴把河灯收起来。

      ……

      等到献灯礼完后,周帝让人把他准备的花灯点燃,众人这才发现在偌大的太极殿广场两侧,每侧各矗立着十座缯彩灯楼。灯楼高百尺,几乎与太极殿齐平,上面悬挂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铿然作响。等到烛火点燃,灯楼就像天上的金阙玉宫,忽然降临凡间。

      大臣们纷纷喝彩起来,有人还说这是天降祥瑞,说得周帝眉开眼笑。

      婀娜多姿的宫廷舞女,身着点金五彩刺绣的舞衣开始起舞,照应着五彩的灯光,这场景简直美轮美奂。

      ……

      “陛下,没想到世间真有如此能工巧匠,还原这灯楼的风采。”木贵妃只在古书中看到过灯楼的记载,她曾向周帝提过复原灯楼的事,没想到今年上元节竟有如此大的惊喜。

      “朕坐拥四海,还原区区灯楼,又何足挂哉?爱妃现在可满意?”

      “谢陛下。”

      海晏看着自己母亲晦涩不明的表情,有些担心,她听苏姑姑说高皇后已经秘密跟大皇子接触过了,她不知高皇后到底怎么跟大皇子说的,但这上元节一过,留在长安的各地官吏就要陆续离开,海晏不知为何有些担心。

      这时海晏听木贵妃说道:“陛下,明熙的生日快到了,我想为他专门做一个龙凤灯楼,你看怎样?”

      “当然好,爱妃你看,熙儿现在玩得可高兴了。”周帝笑着看向明熙,原来明熙在小钱的带领下,在灯楼那里玩得不亦乐乎。

      “到时在灯楼上饰挂罗琦,贴上金银,肯定更漂亮。”

      周帝也觉得有理,点头答应,然后对木贵妃卖关子道:“朕也为爱妃准备了礼物。”

      “什么礼物?”木贵妃立即问。

      “年前有人在太湖地区发现了一块太湖石,据说‘错落复崔巍,苍然玉一堆’,乃石中精品,爱妃一定很喜欢。”

      “真的?”木贵妃的确被调动了兴致,如果连周帝都认同的太湖石,那一定是石中精品。

      “不过现在东边动乱,不能走运河,还要再等几个月才能到。”说着,周帝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

      ……

      那块太湖石的确是精品,连海晏不懂石之艺术的人,都想赞美几句,不过……就是太耗费人力。

      海晏看了眼低声不语的韩江,发觉自己和韩江相处久了,就会从韩江的言行举止里,探到韩江的一丁点想法。现在,韩江和她一样无聊,只是碍于场面,不能离开。

      于是海晏起身,向周帝请辞,周帝有些不悦,木贵妃更是说道:“公主怎么现在就要走,是不满意这上元节的庆典吗?”

      “当然不是。”海晏对周帝说道,“父皇,儿臣从未见过宫外上元灯节的情况,据说一片繁华热闹,儿臣很想亲眼去看。希望父皇准许儿臣去体察民情,给您看看这大好京都。”

      说到最后一句话,周帝也笑了起来,对于海晏毫不明显的奉承,他非常受用,一高兴就放海晏和韩江一起离开了。

      -------------------------------------------------

      大周规定:正月十五前后三天解除宵禁。有了这条规定,就可以想象今天该是怎样的热闹场景。

      海晏和韩江一出宫,就看见大街弄巷,一片欢腾,黑夜宛如白昼。长安城里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当真热闹非凡。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女子,也纷纷来到街上观看灯火的盛况。小孩子们最是高兴,在人群里穿梭,这可急坏了大人。

      “你说我进到人群里,你会不会找不到我?”海晏问。

      韩江没有回答,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海晏他的想法,他悄无声息地握住海晏的手,让海晏明显一愣。随即,海晏反应过来,她立即挣开韩江的手,在韩江错愕的眼神里,与韩江十指相扣。

      “这样我就不会走丢了。”

      说着,海晏扔下忠心耿耿的听雨还有清韵,拉着韩江朝人群里跑去。

      韩江很不喜欢这种嘈杂的环境,奈何海晏很高兴,她拉着韩江沿着朱雀大街往南游玩。一路上,不管是猜灯谜,还是观百戏,她都不会错过。等过了兴道坊,她看见很多人在放河灯,海晏立即买了盏河灯,加入放河灯的庞大队伍中。

      河道两边放河灯的人很多,这么多人中,妙龄少女又是最大的群体。

      海晏买的是彩纸折成的单瓣莲花河灯,她将里面的蜡烛点燃,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河中,闭上眼睛开始许愿。等睁开眼后,她将河灯轻轻一推,让河灯跑到河中央去。

      海晏目不转睛地望着河灯,河灯的每一个颠簸,她都心惊胆战,河灯沿着水流走时,她也跟着往下游走。

      韩江是无法理解这些女子的心思,他只立在一旁,等海晏玩够了来找他。

      突然,海晏朝韩江挥手:“将军,你快过来!”

      韩江看海晏着急的样子,以为有重要事情发生,他连忙走过去,脚步有些急促:“怎么了?”

      “你快帮我把河灯捞起来!就是那盏——”说着海晏还特意指了指自己所放的河灯。

      韩江更是无法理解海晏的想法了,既然已经放了河灯,又为何要捡起来?不过韩江还是只有任劳任怨地按照海晏的想法去做。

      好在韩江会武功,脚在水面轻轻一点,很快就把河灯取回来。

      海晏接过河灯,红色的蜡烛将她的脸染上一层红晕,她看着韩江说道:“你知道我许的是什么愿吗?”海晏顿了顿,“我说谁拿到了我的河灯,谁就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

      韩江明显有些意外,他看着海晏,内心涌上一种难言的感动。从未有人如此深情地凝望过他,他也从未与谁有过如此深情的对视。情不自禁地,韩江将海晏揽入怀中,享受如此深情的时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上元灯节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