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 除夕之夜 ...
-
虽然去了趟军营,但海晏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心情澎湃,想着以后还要跟韩江去军营。
回府后,海晏沐浴更衣,然后从头到脚打扮一番,和韩江一起坐上马车,前去皇宫赴宴。
虽说是家宴,但皇室人口众多,这家宴的规模自然非常宏大。除了长安城的皇族以外,全国各地皇亲国戚也都回到长安,比如派到南部边疆的大皇子,就回长安述职,还有海晏的皇叔——南王李济,也在前几日回到长安。
海晏对这位皇叔印象不深,她懂事的时候,李济就被排到岭南去了,也就每年过年的时候见上几面。据说这位皇叔在皇位争夺中,败给了她父皇,最后只能黯然到岭南这片穷山恶水担当王爷。
岭南每年赋税很少,但还要向朝廷上交大量财富,一遇上水旱灾害,更是入不敷出。海晏觉得这是她父皇有意针对南王,以免南王犯上作乱。
如今重活一次,海晏觉得她父皇或许看到了长远的威胁,却忘了尽在眼前的隐患,这美人一笑的代价,可要山河陪葬。
麟德殿外灯火辉煌,精致的宫灯,让麟德殿看起来,就像是天上的宫殿,隐在一片祥云华彩里。就连宫殿旁太液池中的仙山,也都挂上了许多灯笼,远远看去,就像是跟随在麟德殿身旁的星辰。
越走近麟德殿,海晏越有一种难言的感受缭绕在心间。她伸出手,与韩江的手相握,那温暖的掌心,让她莫名安心。
有时候海晏想,除夕当夜,如果只有父亲、母亲还有她该是多好,现在再加一个韩江也不错啊,但这最终只能是海晏的一厢情愿。或许在周帝心里,他只想和木贵妃还有明熙共度除夕呢。
“皇妹!”
突然听到有人喊她,海晏回过头,看见身着黑色大氅,头戴龙纹金玉冠的大皇子,走在他们后面。大皇子走动时,身上的紫色大科金丝蟒纹衣服,熠熠生辉。
海晏忍不住看了韩江一眼,同样都是黑色披风,不同的人穿上,感觉就是不同。韩江像是隐藏在夜色中的一把剑,看着平常,其实内含锋芒。大皇子就是夜色中的明珠,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在何处。
“大皇兄。”海晏笑着回应道。
“没想到一年没见,小晏儿都成婚了,这位就是驸马爷吧。”
韩江拱手:“大皇子。”
“驸马爷何必客气?你是晏儿的夫君,我们也是一家人了。”大皇子笑道。
等韩江开口喊了一声“大皇兄”之后,大皇子对海晏说道:“你成婚,兄长也没回来,现在补上不晚吧?”
“当然不晚。”
正说着,麟德殿里传来鼓声,那是皇上皇后快到了的意思,海晏等人只好快步朝麟德殿赶去。
大皇子也没时间和海晏闲聊,说了句:“赶明儿,我把贺礼送过去。”然后就前往自己的座位,等候皇帝皇后大驾光临。
-------------------------------------------------------------------------------------------------------------------
因为是新年,周帝穿了一身大红黑色滚边升龙纹皮礼服,高皇后也穿的很喜庆,是正红色流云滚边凤凰朝阳礼服。他们一来,大殿里的人纷纷起身,向周帝、皇后行跪拜礼。
“快起来吧,今天全家团圆,如果拘泥于礼节,哪还有一家人的样子?”
等回到座位上坐下,海晏这才看见坐在对面的是她大皇兄,而她大皇兄的上首是岭南王。
岭南王穿着朴素,头上戴的竟然是竹冠,给人灰扑扑的感觉,而且岭南王明明比皇帝小两岁,但看起来反而比周帝还要显老。
大皇子从不在吃穿用度上亏待自己,治所益州更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所以他一身华服,把很多人都比下去了。
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海晏收回视线,把目光转向坐在自己上方的高国公。
“外公,您今天气色可真好!”
高国公精神矍铄,一点也看不出曾经重病在身的影子,他笑道:“这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本来我和韩江还说过年来看你……”
“别嘴上说的好听,真来了才算数。”高国公笑道。
-------------------------------------------------------------------------------------------------------------------------
今天是除夕,按照规矩,并不先上菜,而是先上饺子。随着周帝一声令下,皇帝的旨意一道道传下去,很快热腾腾的饺子,就被宫女们端上来。
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三阳开泰瓷碗两件,一碗是素馅水饺,一碗是荤馅水饺,荤素搭配,每碗各十二个,这是对一年十二个月的祝福。
“水饺里有一枚熙盛兴安钱,谁吃到了,今年将交福运。”周帝说道。
海晏低头吃着水饺,嘴角隐约有讽刺的弧度,这铜钱在谁那里,还不由周帝决定。海晏小时候,天真地以为自己有福气,每年都能吃到唯一的一枚铜钱,当时的铜钱还不叫熙盛兴安,而是清和治世。
从什么时候开始,铜钱不再出现在自己碗里呢?好像是改元以后吧。
果然没过多久,就听到明熙的欢呼声:“父皇,父皇,铜钱在我这儿?你看——”
说着明熙跑到周帝面前,自豪地把铜钱拿给周帝看,周帝高兴地抱过明熙:“熙儿今年有大运啊,你有什么要求,父皇一定满足你。”
“我能要匹马吗?”
“你还小,骑马太危险,”周帝语重心长道,但明熙却不高兴了,要从周帝身上下来,周帝只好抱住他,“父皇给你一匹金、马,好不好?”
“金、马?”明熙还从未见过这种颜色的马,立即被吸引住。
“对啊,像黄金一样灿烂。”周帝哄道。
其实,所谓金、马,就是在木马身上涂一层黄金,看起来比木、马高端多了。周帝那么宝贝明熙,怎么会让他骑、马,如果磕着碰着了,岂不让周帝心疼死?
海晏看着这出闹剧,觉得嘴里的饺子都是苦涩的,她看着碗里剩余的五六个饺子,越发没有食欲,但按规定,她必须要把这些水饺吃完。
海晏瞧了韩江一眼,拿起玉箸,将所有水饺一股脑儿夹到韩江碗里,美其名曰:“分福给你。”
韩江看向海晏,就在海晏以为韩江会生气的时候,他转过头去继续吃水饺,把海晏夹过来的水饺也吃了,这时海晏反倒有些不自在了。
----------------------------------------------------------------------------------------------------------------------
等吃完水饺之后,就该端上酒和菜了,一大家人,暗地里虽然勾心斗角,但在今晚,也都言笑晏晏,互相敬酒祝福。
木贵妃问明熙:“熙儿,你不是给父皇准备新年礼物了吗?”
木贵妃很懂得在什么时候表现自己,比如她知道高皇后今晚穿红色,所以穿了件浅黄色流云纹宫装,在一片深重的颜色里,越发显得雅致高洁。木贵妃还有一个儿子,有时她不便出面的时候,明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熙儿给我准备了什么礼物?”周帝问。
“没有礼物,只是新学了一篇文章,想背给父皇听。”
“哦,背来听听。”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後。所恶于後,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於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明熙稚嫩的声音响起,让周帝听得连连点头。
明熙背到这儿,周帝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真不愧是朕的儿子,这么小就会背《大学》了。”
“明熙把《大学》都背完了,连太傅都赞美他勤勉。”木贵妃适时提醒道。
“何止勤勉?简直就是神童。”木贵妃一说,周帝更是高兴了。
海晏听着只是笑笑,神童?前一世海晏或许会信,但如今——不过是赞美罢了。
海晏看向对面的大皇子,感叹:没想到一向随性而为的大皇兄,也会隐藏情绪了,不过就是不够完美,连我都能看出他心里的杀意。
海晏憎恨木氏一派,大皇子的恨并不比她少。
熙盛三年,他灰溜溜离开长安,送行的人屈指可数。出言挑逗木贵妃,成了大皇子身上最大的污点。海晏不知道事实如何,或许大皇子真的被木贵妃美色所惑,又或者事件从始至终都是木贵妃的圈套。
这时周帝心情大好,赏赐了很多珍贵古玩、名画给明熙,木贵妃还有明熙的太傅也都有赏赐。
“传令,许太傅教导有方,晋升为太子太傅,赏金百两,贡缎百匹。”
周帝这道圣旨很耐人寻味啊,连明熙的先生都是太子太傅了,那明熙离当太子的日子还远吗?
------------------------------------------------------------------------------------------------------
看着上一世的情景再现在眼前,海晏已经学会了从容应对,她笑道:“父皇,明熙可真聪慧啊,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只会背个《三字经》。”
大殿里的人,听到海晏夸张的话都笑了起来,而高皇后和韩江都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海晏,觉得海晏不止为了说笑。
“明熙,姐姐还没见到过神童呢?敢不敢让我考考你?”
木贵妃一听到这儿,觉得要坏事,连忙道:“公主殿下,今天除夕,您要考,还是等其他时候吗?”
“就因为除夕,当然要与大家同乐。明熙是神童,当然不惧考验,对吧?”海晏的后一句话是对明熙说的,明熙没有心计,立即信心十足道:“我当然不怕考验。”
“那姐姐还是问你《大学》吧。”听说海晏提问《大学》,原本有些担心的周帝,也都放下心来,海晏道,“既然明熙已经背过了,那姐姐问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中完整的出处是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只要背过的人都能一口说出来,因为答案在《大学》开篇第一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但这个答案明熙却说不出来,因为《大学》十一章中,他只背了后三章。
这个秘密还是海晏上一世知道的,没想到今生却能狠狠打击木贵妃,——虽然这会伤害到明熙。
明熙回答不上,大殿里的人也都不好开口,一时大殿冷清了不少。
海晏笑道:“看来明熙还不会灵活运用啊。”
海晏这句话,给了明熙一个台阶。
周帝笑道:“熙儿,以后不仅要背书,还要会活用,知道吗?”
这事就算揭过去了,但木贵妃敌视的眼神确如芒刺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