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提亲 ...

  •   送走了老太太,太太回到房里,生气的对赵妈说:“想不到老爷也不仔细打听打听,就想把馨语嫁给这宁三少。别的倒罢了,这克妻的人怎么能嫁呐!”见太太生气,赵妈劝道:“这宁三少不管是人品,家世,都是上等的,只是这克妻的事,不是当地人谁知道呢。老爷还不是怕其他家的先看上了,才想给小姐先定下来。”
      太太渐渐气平了,说:“我也知道老爷是为了馨语好,还真可惜了那宁三少的好人材了。”见太太惋惜,赵妈笑道:“上海这么多年轻俊杰,就找不到一个比宁三少更好的?小姐这样的,嫁 到谁家去,也不算高攀。”见赵妈这样说,太太很高兴:“先不管这些了,忙俊孝的事才是要 紧。”
      离俊孝的好日子只有三天了。这天,一家人正在检查还有些什么东西遗漏的时候,老李来报,柳老爷来访,太太和老爷不由纳闷的对看了一眼。吩咐老李把人请进来。
      这柳老爷与王老爷同岁,都是四十九,两家交往快三十年了。这柳老爷原配在十五年前就过世了,留下两子一女。大儿子一直在外面,女儿嫁给了陈太太的娘家侄子,二儿子就是柳磊。十二年前续娶的太太当时才十八岁,是一破落户的女儿,老夫娶得少妻,自然非常宠爱,再加上这太太五年前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的他非常高兴,这太太的地位自然无人能及了。也因为这,柳老太太常住镇江,柳太太还把柳老爷的两个姨太太也送过去,说是代她伺候老太太。大儿子常年在外,柳磊上次被赶出家门,也有这太太吹的枕头风。
      二姨太和前头的柳太太,姑嫂之间十分相得,所以对这填房的柳太太总是有点看不下去,再加上二姨太是陈老爷的妾,柳太太也有点看不上她。虽说陈老爷和柳老爷在生意场上有来往,但除去年节,两家几乎不走动的,骤然听到来访,不仅老爷和太太纳闷,连二姨太也觉得奇怪。
      这柳老爷和柳太太坐下后,先恭喜了陈老爷和陈太太,两家的女眷平时没什么来往,一时也找不到话说,场面冷了下来。太太见柳老爷像是有话要说,却像碍于柳太太在,就对二姨太说:“雅柔,带你嫂子去看下给俊孝准备的东西还有什么少的,她家刚办了喜事,有经验。”雅柔带着满心不情愿的柳太太走了,其他的人也各自散去,只有赵妈在一边伺候。
      见他们走了,陈老爷问柳老爷:“今天柳兄到寒舍,不是光道喜那么简单吧?”柳老爷笑说:“什么都瞒不了陈兄的眼睛,既然大家都交往那么多年了,我今天也就直说了。府上的馨语姑娘不是还没许人吗?犬子柳磊,世兄也是看他长大,虽说顽劣了些,可不是那入不了眼的,我昨天和拙荆商量了,想和贵府再结门亲,不知道陈兄意下如何?”
      见柳老爷这样说,陈老爷和陈太太对看了一眼,过了会儿陈老爷才回答:“令郎的才学,人品,我们都看在眼里。柳兄不必自谦,只是我那女儿,柳兄也是知道的,从小因为只有她一个女孩,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就很宠她,等我母亲过世了,她也大了,养成了顽劣的性子。除了她母亲的话还能听些,连我的话都不听。贵府家教甚严,只怕小女过去,入不了贵府的法眼。”
      柳老爷哈哈笑了一声:“陈兄何必过谦,尊府家教,比我府上是只严不松的。别的不说,我女儿还是世嫂的娘家侄媳妇,她就常和我提,说世嫂娘家上下有序,尊卑分明,世嫂是这样人家出来的,教出来的女儿怎么会差呢?”
      太太笑道:“世兄谬赞了,赵家的规矩都是对儿子严,对女儿宠。我嫁出来的也早,没学到什么规矩,教出来的女儿就更差了。馨语顽劣,实在不堪贵府中馈之职。”
      见太太这样,柳老爷摆手道:“话不是这么说的,我也知道,陈兄你们是怕馨语嫁过去,内人会给她气受?”见柳老爷把话挑明了,老爷和太太反尴尬了,半天老爷才说:“话不是这么说,现在府上主中馈的是柳太太,再说,媳妇伺候婆婆是应当的,只是我这个女儿,柳兄也知道,历来只有别人伺候的,只怕到时候伺候婆婆不满意,被休回家来,那不是让我们两人脸上蒙羞吗?”
      见老爷这样说,柳老爷说道:“话,说开了就好,我也知道我这太太,平时嘴太厉害,得罪了不少人。但陈兄也想想,现在都是民国了,哪还有婆婆不满意就休儿媳的道理,这是其一;其二,现在的年轻小夫妻,谁还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都是自己在外面过自己的小日子,逢年节了,才来公公婆婆家走动走动;其三,犬子柳磊,我也早想让他出去历练历练的,只是一直没机会,和贵府结亲后,正好也让他跟着世兄历练历练,学点本事。”
      见柳老爷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太太只好推托道:“世兄厚爱,我们夫妻也知道,只是您也知道,最近一直在忙俊孝的事,这馨语的事,还要等忙完俊孝的事再说。”见这,柳老爷也不好坚持,又开始和陈老爷聊些生意场上的事,太太也就继续去忙婚礼的准备工作了,等柳太太和二姨太回来,柳老爷夫妇也没在陈家吃饭,就告辞了。
      晚上,老爷来到太太房里,太太知道老爷要和她商量馨语的婚事,对老爷说:“老爷可是要和我商量馨语的婚事?”老爷点头称是,说:“我思来想去,只有宁家那三儿子是最好的,年龄,人品,家世都很般配,太太的意思呢?”
      太太答道:“宁三少是很好,再说他三叔和我们家来往也很久了,只可惜……”
      “可惜什么?”老爷追问。
      “可惜我听说这宁三少克妻。”
      “克妻?”老爷奇怪的问,“你听谁说的?”
      “老爷,听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三少爷前头两个没过门的媳妇都死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无风不起浪啊老爷?”太太说。
      “妇人之见,纯粹的妇人之见,那两个姑娘的事我也听说了,一个是被庸医误诊,误了时机,另一个是心上人不是宁三少,苦求父母退亲不成,才跳的河,怎么就有人说是他克妻呢?”见是这个理由,老爷不由发火了。
      “老爷,您就当我是头发长,见识短好了,平白的怎么别人家的姑娘不被误诊,别人家的姑娘就没有心上人,任凭父母做主,不去投河呢,就他宁三少运气差。反正这种事情,我是宁肯相信,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舍不得把她给这样的人。”见状,太太赌气的说。
      “那你说怎么办,就依你的意思,把她嫁给王家?”老爷犯愁的问。
      “王家,老爷不喜欢,嫁过去怕老爷心里也不舒服,等忙完了俊孝的婚事,我们再选,难道就找不到一个我们都满意的吗?”见老爷这样,太太安慰老爷。
      “也只好如此了,只是女儿过了年就二十二了,我的意思是要在回香港前把这件事定下来。”老爷回答。
      “知道了,老爷,你还有一个月才回香港呢,那边也有管事的看着,不急。给女儿好好选个女婿是正经。”老爷点头答应,就出去了,太太也自己收拾休息。

      次日,一家人正在吃早饭,老李来报说是舅老爷来了,太太情知他们是为了俊孝的婚礼来了,又惊又喜,迎出去的时候,赵老爷和赵太太还有他们的儿子,儿媳已经来到客厅了。太太先招呼他们一起吃早饭,又吩咐赵妈打扫客房,赵老爷叫住太太,让她别忙:“妹妹,早饭我们已经在火车上用过了,客房只需要打扫一间,你侄子和你侄媳妇要回她娘家去,他们是送我们过来的。”见赵老爷这样说,太太才坐下。
      太太和赵老爷说:“俊孝的这么一点小事,还惊动大哥从北平来,还带着大嫂和侄子,侄媳妇这么劳师动众的,怎么当得起啊。”接着招呼俊孝,馨语上来和舅舅,舅母,表哥,表嫂见礼。
      这赵老爷笑道:“五妹妹怎能这样说,我虽说侄子,侄女也多,但亲外甥只有俊孝这一个啊,这外甥成亲这样的大事,做舅舅的怎么能不来呢,再说二少奶奶也想回回娘家,你大嫂也想来上海逛逛,这不,说的是来参加俊孝的婚礼,其实是一家人来逛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这赵老爷是太太的大哥,前清的时候靠着祖,父的庇护,一直是在家当大少爷。民国了,祖,父都不当官了,人都等着看他怎么败家,他却也硬气,自己在北平开了家洋货店,这么多年下来,比祖,父当日在的时候家业更大了,每年总要来上海四,五次的,和柳老爷他们也是旧识,他二儿子这才娶了柳家的女儿。
      见赵太太拉着馨语的手问东问西,太太示意四姨太把初夏也给赵老爷,赵太太看看,赵太太奇怪的看向太太,太太解释说:“这是芊芊远房一亲戚家的孩子,没了爹妈,看着怪可怜,芊芊也没生养,我就做主,给她过继了来。”赵太□□了一声,也没表示,还是赵老爷吩咐人拿了表礼给了初夏。
      吃了午饭,赵老爷和赵太太就带着儿子,儿媳去柳家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