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适应 ...
-
第二天一大早,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小薇总算看开了,小薇这人虽然经常吐槽,但胜在积极乐观,如果不积极乐观,又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早在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的时候变成愤青了,不过幸好上辈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不错,总算教出了一个积极乐观的现代好青年。
扯远了,小薇想明白之后,为了尽快适应生活,她总结了一下她一天里要做的事,早上大概5点多就要起床做早餐,吃完早餐后还要去田里干活,不过因为现在不是农时,所以活计不多,小薇还能适应。大概到9点多的时候,太阳基本就很猛烈了,小薇和二丫就摘一些中午要用到的瓜菜回去。三丫就在家里带大宝,顺便喂喂鸡。之后就三姐妹就在家里刺绣,好在前身的记忆还在,而且小薇前生也做过十字绣,所以很快就熟手了。不知道这个时空有没有十字绣,不过这里不像现代的时候有描好的花样。
在浪费了几块绣布之后终于绣出来了,小薇琢磨着绣几块小手帕,打算下个月集市的时候拿到镇上去买。看能不能赚些私房钱,女人可不能没有私房钱。到了大概11点就开始做饭。下午睡半个小时之后又继续刺绣。不过因为小薇快要成亲了,就换成李婶子给她上课,李婶子打算把小薇培养成全能主妇,安排了一系列学习内容。在这里就不一一多讲了,到了5点多就开始做饭,吃完饭洗澡之后逗逗大宝之后就开始上床睡觉。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小薇怕自己会不适应。因为以前没到十二点都睡不着。现在这么早睡,不知道睡不睡的着。不过小薇的担心是多余的,这具身子早就养成了好习惯,一到点就有睡意。
因为小薇快要成亲了,通常成亲前姑娘们都要在家里养白,穿过来之后小薇一直用洗米水来洗脸,效果还不错,脸变得白皙细腻了。小薇将这个方法告诉了二丫三丫她们,二丫三丫用了之后,觉得很不错,就问小薇怎么知道这个法子的。小薇只好随便糊弄过去,就说是书上看到的。好在二丫三丫读书不行,不然就穿帮了。看来是不能随便改变啊。
说到书,李赵氏留下来的嫁妆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些书了。小薇将书翻了翻,发现幸好是汉字,不过是繁体字,幸好小薇前生挺喜欢看港剧的,繁体字难不倒她,即使有遇到看不懂的,连蒙带猜也能看下去。不然前生读了十几年书,一朝穿越成了个睁眼瞎,那不地郁闷死。有几本是启蒙书,剩下的大多数是游记。
小薇重点翻了翻游记,再结合这具身体的记忆,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但朝代的更换跟中国的历史很相似,也就是说这个时空的朝代只是名号变了,但历史的发展是相似的。现在大概处于宋代的时候,国家正处于向上升的阶段,这几年内应该不会有规模很大的战争。小薇放心了些,至少国泰民安比国家动荡好多了。
至于地理位置就不清楚了,因为名称都不一样,讲述的也不太详细。按照小薇这几天的了解,这十几本书价值就大了,虽然不是什么关于读书的,但这个朝代的书籍都是很值钱的,这十几本书至少值十几两。这个世界也是用铜钱的,一铜钱大概相当于一元人民币。1黄金大概=100银两=100000铜钱。不过这不是恒定的,有时会按市场而变化,不过变化不会太大。
近段时间家里一直忙碌她的亲事,也没大注意到小薇的不同,而且小薇一直很小心,信奉说多错多,于是一直很沉默,大家只以为她不太满意这门亲事,也没太追究。
而小薇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熟悉,终于融入了这个家,适应了在古代的生活。
这一个星期来小薇学了很多,例如怎么生火,怎么喂鸡,怎么种田,那些农具也弄明白一大半了。种田虽说不精,但也不会犯常规性的错误,而且记忆也融合得很好,就好像小薇真的在古代生活了十多年一样。不过有些思想和习惯是改不了的。
小薇的刺绣也有模有样了,甚至十字绣也有了进步。今天有集市,小薇打算去将几幅十字绣拿到镇上去买,于是早早就起床了,随便解决了早饭后,就出门了。
因为跟李婶约好,而一般赶集都很早的,因为从这里到镇上,即使是赶车也要一个时辰。也就是2小时。
小薇提着一个篮子就出门了,篮子里装着的是鸡蛋,这年头,人鸡蛋都舍不得吃,攒起来换钱花的,这次又十几个鸡蛋,一个鸡蛋2文钱,买光了鸡蛋就有30既文钱了。篮子里除了鸡蛋还有绣品,有二丫,三丫和我原身之前绣的,也有我绣的十字绣,我绣了两块小手帕,绣的是些寻常的花样,还有绣了一副童子戏水图,怎么看怎么可爱。好吧,我承认是我自卖自夸。
这次去镇上,不仅是卖鸡蛋和绣品,还要买些刺绣的布和针线,日常用品也要买些。
村里去集市都是结伴去的,村里有专门赶车的车把式。大家都叫他老刘,一次只要2枚铜钱,我赶到村头的时候就看见有人在等了,李婶子比我早到,我走过去跟她大了个招呼,就站在一边不说话了。等了一会儿,人就到齐了。老刘见大家都上了牛车坐好了,吆喝一声,一鞭子甩在牛背上,车子慢慢向前驶去。
“大丫,过来婶子傍边坐。”李婶子招呼我道。
“哎”我应了声,坐到她傍边,新奇的看了看,这还是我第一次做牛车呢,感觉有点兴奋,连因早期的瞌睡虫都赶跑了。
“这是李老头的闺女啊,这闺女长得真水灵,听说过几个月就嫁到隔壁村罗家村了。“李婶子傍边的大妈向我打趣道。
”大丫,别理这破落户,她这是嫉妒你,在咱们村你长的好看又孝顺。“李婶子挽着我的手笑骂道。
”婶子~~“我羞涩的低下头,反正这个星期打趣的人多了,动作也习惯了。对于我嫁了个鳏夫,有抱祝福的,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他们是怎么想的我并不在乎,反正嘴长在别人身上,人家怎么说我又管不着,我也犯不着为这些人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