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仲永伤
我叫方仲永,你也许听说过我,因为我曾名噪一时。
是的,曾经——我曾经是个神童。
我家世世代代都从农,祖祖代代都不曾考取过功名,家中甚至没有笔墨纸砚。然而五岁那年,我无师自通,指物便可作诗。我的父母大为震惊,领着我和我的诗在乡里晃了一圈。印象中,我所著的诗曾被递送到不同的人手里,传诵了很久。
后来,我便声名鹊起。我不再是农家之子方仲永,我是天赋神力的神童方仲永。
刚开始,我很享受这种被人仰视的生活。我无需陪伴父母披星戴月地在田里忙碌一天,惹出一身污垢。我可以穿戴干净整洁地出入各种隆重场合,一展才华,轻易便赢得满堂喝彩。
年复一年,我们一家享尽美味佳肴、琼浆玉露,身上粗布麻衣早已换成锦衣玉袍。至于家中的田地,自然也荒废许久。
又是一次盛大的宴席,据说,大名鼎鼎的临江军王家后代王安石也位列席间,传闻他也是个神童,但凡是看过的篇目都过目不忘,而与我不同的是,他出身于贵族之家,前路一片光明坦然。父母再三叮嘱我,要把看家本领使上,若是让王家瞧上眼带在身边,我日后必也是仕途坦荡。
我低下头嘲弄地笑了:这天赋异能不过如此——弄诗作赋罢了,少一分则淡,多一分又过,一切讲究恰到好处,叫我如何使上“看家本领”?
自然,我心中的逆言不曾说出口,我依旧点头乖巧地答应一声。然而心中却越发增生厌恶之情:
我厌恶走在街上别人指指点点。
我厌恶父母带着我游离在各式贵族之间。
我厌恶那些看客虚伪地叫好,将大量黄金投掷在我的诗赋之上。
我厌恶我的才能,我厌恶我是个神童。
尽管我活在众人的赞誉声之中,他们给了我很高的期望,但我却越发惶恐,生怕下笔错写一个字,不能再出一篇好诗。
昔日那些与我嬉戏的玩伴已是对我敬而远之;我的父母,他们在乎的并不是我的诗句词赋,是我的才华能带给他们的钱财名誉;至于那些所谓的贵族,他们从来就不是真心的欣赏我的作品,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噱头,需要一种满堂欢笑的氛围。
仅此而已。
我其实很累。
赴宴的路上,我看见了隔壁家的兄妹。男孩刚下了私塾,捧着破烂的课本对着自己妹妹摇头晃脑的读着什么,身旁的小妹一脸憧憬与羡慕。
我一直盯着他们看,直到他们终于发现了我的存在。
“仲永,你也一起来吗?”小姑娘指着兄长手中的书本,脆生生道。
我正欲开口,却被那男孩抢了白:
“嘻,小妹你莫胡说,仲永可是咱们乡的神童,这点东西他可瞧不上。”
“也是,仲永从来不去私塾,仲永还会写诗!”
我僵在原地,心里忽然腾升一股悲凉。
我看着不远处的父亲,他也回身望着我,催促着我赶紧上路,眉眼中带着不耐烦。
他不懂。
你们不懂。
所有人都不懂。
我其实也想上私塾,我其实不想当什么神童,没有人了解我,没有人问我一句——方仲永,你快乐吗?
如果有一天,我忽然失去了这种能力,会是怎么样呢?
我胡思乱想了一路,直到被父亲领到王公子眼前,才回过神来。
王公子特意从位置上站起来,弯下腰,温温和和的笑道:“这便是仲永吧。听闻许久了。”
周围人起哄,让我作首诗。我应允,拿起为我备好的笔墨纸砚,却在下笔的那一刻顿住了。
“你这孩子,倒是写啊!”耳边隐约传来父亲焦灼的声音。
“没事,好诗都需要再三推敲。”王公子依旧温温和和地开了口。
我抬头,看着那个闻名遐迩的谦谦君子,他不过比我年长几岁,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大有运筹帷幄的气韵。
这样的人,这样的气度,是不是已经能够将自己的人生参悟透彻了呢?
我望着王公子,淡然一笑,便开始低头作诗。
少顷,我拿捏起宣纸,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便从容递给一旁的侍者,让他呈与王公子过目。
我清楚地看到,王公子皱了皱眉,尔后又微微一笑——这笑中,没有丝毫不屑,却暗藏着一丝怜悯。
他说:“仲永若好好栽培,日后必成人才。”
他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夸我是神童,他说我日后必成人才还带了个前提——也就是说,现在的我并非人才,更不是什么神童。
这话意味再明了不过,原先笑意满满的父母和宾客们脸上都浮出一丝尴尬。
只有我,在这怪异的氛围中,轻松地笑了。
后来,就渐渐的没有人再邀我去赋诗助兴。
我不动声色地一点一点收起自己的才华,我最终又变回了一个贫苦农家的少年,牵着头老牛,在田中自在的游走。
七年后再次造访的王公子叹息我最终泯然众人,然而我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愉悦。
又过了很多年,听闻本已贵为宰相的王安石因为举措不当遭受众疑群谤,官职一降再降,终而退隐。后来新帝即位,他的变法大多被废除了。
王安石不堪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于是隐居山水,其实他的选择和当年的我如出一辙,只是他的才华与志气还是支撑着他铸造了一番功业,而我却早早的放弃,做了个平凡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其实做个普通人没什么不好。当所有人都将你视如神子,那你必须以一个神的姿态去存活于世。但是,我们终究不是神,我们只是人,于是我们会又遭遇种种利欲,面对这世间人心善恶。
与其如此,还是不如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静静地看着日出日落,潮起潮落。纵然平实,却拥有最为圆满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