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生活平淡似水,白驹过隙,一晃就是两年。
青山书院是乞巧镇最富盛名的一家私塾,馆主是镇上家喻户晓的大儒,每年都有乐此不疲前来求学的莘莘学者、数不胜数。
青山书院坐落在青山脚下,依山伴水,树木环绕,四处极是清幽,到是个读书的去处。
书院有几间瓦舍,间有朗朗的读书声从学堂内传出来。书院中间有几棵遮天的大松柏,枝干上常有停歇的鸟,懒懒垂着脑袋啄了啄身上的羽毛,扑腾扑腾一下翅膀往瓦楞上飞去。
透过窗户,隐约可以看见学堂内的情形。十几个孩子一间屋子,正襟危坐,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课桌上,手里捧着一卷书,跟着先生一板一眼读着生口的古句,小脑袋也煞有其事地晃着,俨然一个个小夫子,好不可爱。堂上不乏好动的,手里捧着书,一双乌溜溜的眼睛贼亮地东瞧西望。
待到院中那口古钟响起,坐上的无论如何也坐不住了,心儿早就飞到了外头。等先生吩咐完,便一个个像小雀一样飞出了课堂,原本静谧的院子顿时闹了开来。
学堂背后种了些许枫树,一到秋天,满树的红叶,枯红的叶子粉粉扬扬落了下来,积了一地。
梅时叹了口气,双手负在身后,怔怔地看着院中的几株牡丹出神,一双眸子沉如深渊。听到有人叫他,回过头看向来人。
来的是馆长的女儿钱珠,约莫十五六的年纪,容貌虽及不上姚雪出众,到也清丽可人得很。头上简单疏了个发髻,一双眸子甚是灵动,身上却着了身男子的衣裳。钱馆主只得一个女儿,平素娇惯地养的。钱珠从小在书院长大,到是染了些书卷气息。弹得一手好琴,又习得一手好字,算得上是个才女。唯一叫人头疼的就是无事总爱做男子装扮。虽是如此,活泼好动的个性甚是讨人喜欢的,每年来给钱珠说媒的却是不少的。
梅时转过身来,淡淡点了点头,“钱姑娘。”
钱珠笑了笑,露出两颗浅浅的梨窝,“梅大哥。”
钱珠朝门口瞧了瞧,脸上娇俏得很,“平日这些小鬼调皮得厉害,上次把周夫子的胡子都气歪了。还是梅大哥有法子,梅大哥一来,便变得老实多了。”
许是提及学生,梅时平素寡淡的脸上也微微露出笑意,“这些学生虽是顽劣了些,本质到是好的。”
钱珠笑笑,见梅时看着窗台的几株牡丹出神,“梅大哥可是喜欢牡丹?”
梅时身子有一瞬间的凝滞,不过片刻,便恢复如常,脸上不喜不怒,字语淡漠,“曾经养过几株木芍药。”
钱珠讶异地看了梅时一眼,“只道梅大哥学问做得好,想不到梅大哥也是惜花之人。”
梅时不咸不淡道,“养花之人并不是我。”
钱珠听闻此言,心中有了计较,试探道,“那个品种的牡丹在这儿并不好养,想必那人是极用心的。”
梅时似是想到了往事,眼中不经意露出些许柔情,“他平日是极爱花的。”
钱珠察觉到梅时刚刚说话时有片刻失神,心中惊疑不定,口气不免有些揣揣的,“想必梅大哥同种花人关系极好。”
梅时并不答话,默然了片刻,“这几株牡丹开得也是甚好的。”
钱珠闻言不由有些欣喜,脸上的红晕显得动人起来,垂下眼去,“这几株牡丹修剪起来甚是轻松,也好养些。”
梅时礼貌性地点了点头道,“不知钱姑娘找我有什么事?”
钱珠耳处染了红晕,“前几日家中得了些腊肉,我爹嘱咐我给梅大哥送一块来,让梅大哥务必收下。”
梅时见推托不去,只好接过,“代我谢过先生。”
钱珠闻言耳处的红晕更深了些,“梅大哥可千万别客气,再说,我家就我和我爹两个人,浪费了岂不可惜了?”
梅时淡淡看了眼钱珠,客气道,“劳烦钱姑娘了。”
钱珠微微一笑,“不客气,梅大哥这是要回去么?”
梅时点了点头,手中拿了几卷书,“去书斋还了书就回去。”
钱珠低头“唔”了一声,抬起头飞快瞥了梅时一眼,神态举止不由扭捏起来,只低头轻道,“我听闻梅大哥过几日要去京城,不知梅大哥还会不会回来?”
梅时怔了片刻,缓缓点了点头,“自是会的。”
钱珠闻言不禁莞尔,还要同梅时说几句,便听见远处有人唤她,应了应。回过头同梅时笑了笑,便急急跑开了。
梅时转过身子,视线停留在窗台那株牡丹上许久,心中百转千回,不知想到什么,脸上略微露出笑意来,只是翘起的嘴角道出了那么几分讥讽的意味,袖下的双手也不由握紧,过了这么久,自己竟是还惦记着那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