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致富之路 ...
-
“哦,妈,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想不想试试?”赵紫妍夹起一块凉拌黄瓜放到碗里。
“小妍,你不是在闹着玩儿吧?”狄慧君严肃的问道。
“妈,当然不是了,你女儿我很认真很认真的。”细细的品位着嘴里的黄瓜,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狄慧君,其中可见星光闪闪。
面对女儿认真的眸光,狄慧君终于意识到自家闺女是来真的,瞬间便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好,那么你便说说吧。”通过这些天的观察,狄锦澜逐渐发现,自家这闺女是真的懂事了,不单单听话,而且很有主见,到时不妨听听这丫头要说点儿什么。
赵紫妍也深吸一口气,缓缓地放下筷子,然后说道,“妈,我说的这个方法很简单,而且成本也不高。”顿了顿,她又接着道,“妈,你知道蚯蚓这东西吧,我的提议就是养殖蚯蚓,这项技术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也不需要多少成本,而且蚯蚓的产量非常高。然后,我们用养殖出来的蚯蚓来喂养鸡、鸭和猪,不但长得快,下蛋多,产量高,而且还省了粮食。妈,你不是擅长腌制咸鸭蛋吗?等我们扩大规模以后,鸭蛋就多了,然后我们可以批量腌制咸鸭蛋,向城里销售。我听人说,城里有饭店专门需要这种咸鸭蛋,而且价钱还不便宜。妈,你觉得我的提议怎么样?”赵紫妍绞尽脑汁的组织着自己的语言,想让自己的说辞看起来更有说服力一些。
“小妍,你说的蚯蚓养殖技术,这个我倒是没有听人说起过,听着似乎不错,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蚯蚓养殖技术毕竟是一门科学的养殖技术,那里有你说的这么简单呢?光是那寄生虫和疫病的防疫工作,便很有学问,我们又没有多少资金,那里经得起折腾。”狄慧君无奈的说道,眉间浮上了一层郁色。
赵紫妍听完,顿时便沉默了,这些问题她不是没想过,只是终究想得太乐观。看来,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要想致富,还得想想其他的辙。
“不过,小妍啊,你倒是提醒了我。我想过了,虽然自己大规模养殖鸡鸭不太现实,但是我们这里养鸭的人家也不是一家两家,我们家现在还有点儿积蓄,我决定拿出来去收购鸭蛋,然后回来专门做一批咸鸭蛋,拿到城里去碰碰运气。我认识一个人,现在是市里一家酒店的经理,他之前跟我提过一次,说他们酒店里需要咸鸭蛋,那时候我没有上心,现在经过你这么一提,我觉得可以试试。”正在赵紫妍感觉沮丧的时候,狄慧君却忽然间发话了。
这天之后,狄慧君真的开始出门收鸭蛋,一连好几天,都十分忙碌。
赵紫妍他们家所在的存在虽然是典型的北方农村,但是因为本地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河水丰沛,养鸭的人家处处可见。由于鸭蛋本身有股子土腥味儿,便不像鸡蛋那么金贵,养鸭的人家有了鸭蛋,便也都是贱卖了,因此,鸭蛋的成本并不高,这倒是为狄慧君省了一笔。
仅仅两天,狄慧君便已经收了八十多斤鸭蛋。之后,狄慧君把收到的鸭蛋全部用水洗干净,便开始动手腌制。
咸鸭蛋的腌制方法多种多样,赵紫妍之所以有这么一手手艺,全部都是来自于母亲的真传。赵紫妍的外婆有一手炉火纯青的腌蛋技术,狄锦澜也学了个十成十,黄沙腌蛋法、饱和食盐水腌制法、面糊腌制法、白酒浸制法、辣味儿咸蛋腌制法、辣咸酒味儿蛋的腌制法、五香咸鸭蛋的腌制法等等,赵紫妍没有不会的。于是,她便把收购来的咸鸭蛋分成好几个等份儿,按照平时赶集时的经验,估计出大家会爱好的味道,然后开始一一腌制。
等腌好了鸭蛋,又过了两天时候,狄慧君果然如赵紫妍预料到的那样,抽空去了市里,听说是去见了那个认识的朋友,打听打听情况。
赵紫妍有心让狄锦澜带她一起去一趟市里,但是最后看着还需要人照顾的弟弟赵梓鑫,那句话到底没有说出来。
狄慧君去市里的那天,是个晴朗无云的艳阳天。赵紫妍早早的便把鸭子感到了屋后的一个大池塘里。
这个池塘很大,大概占地好几亩。池塘中又很多小鱼小虾,偶尔也有人从池塘里捉到过三斤多的鱼。有很多人家都长期定点在这个池塘里放鸭子,赵紫妍家也一样。
池塘周围有成片的茂密山林,赵紫妍还记得从小最爱在树林里玩,树林里有许多不知名的野果,果子成熟的季节,往往能让嘴馋的孩子们流连忘返。树林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野花,吸引着女孩子们去采摘。夏天,雨过天晴后,还能采到各种各样的蘑菇。反正,这片山林里面乐趣多多。
此外,调皮胆大的男孩子们喜欢爬树掏鸟蛋,用自制的弹弓打鸟,偶尔打下一只小麻雀都能让孩子们欣喜若狂,既美餐一顿又做了别的孩子眼中的英雄。
山林旁边,是成片的庄稼地,这时节玉米已经长的又高又密,风一吹,绿色的波浪轻轻起伏,非常漂亮。
看着清澈的水面,碧绿的水草,红红蓝蓝的不知名野花,晴朗的天空,葱茏的灌木丛,翠绿的庄稼地,赵紫妍不禁感慨:这真是个没有污染的美好年代!
二十多年后的这里,早已被一片工厂厂房所代替,碧绿的池塘被填的无影无踪。今日的美景再也无法重现。
习惯了活在空气中充满汽车尾气,地面上充斥着生活垃圾,看不到花草,只有手指粗细的小树的坏境里,赵紫妍感动地觉得自己真的是幸运到了极点。能重活一次,这样的机会,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
赵紫妍坐在池塘边,享受生命里从未有过的写意与舒适。她的前半生在书山题海以及夜以继日的玩儿命工作中度过,已经多久没有这样好好地坐下休息过了。
这一刻,没有劳碌的生活,没有沉重的负担,只有她自己,只有这惬意的夏日的清晨。
赵紫妍暗暗对自己发誓:这一次,她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再不要重蹈旧辙!
而且,赵紫妍感觉很庆幸的是,她有一对很好的父母,虽然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却都是分开明。
当时的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让一般的人家根本从未重视过女孩儿的教育问题,而且一般家里送孩子上学也都是七八岁以后了,而且,学不了几年,大多数人家便不让孩子再读书了。在很多父母看来,女儿会做家务事勤快一些,长大了会点手工针织就行,书或多或少念些也就罢了。那种年月,在农村,学校就是高级一点的供孩子玩乐的场所,一般的家长都不怎么把上学当回事。
但是赵紫妍却不需要担心也这一点,因为她自己的父母绝对不会这样子要求她。这是她最大的幸运之处。
晚上,狄慧君一脸喜色的走进了家门而,赵紫妍极有眼色,还没等狄慧君坐下,一条沾了凉水的毛巾早递了过去给她擦汗消暑。
刚擦完汗,一杯凉透的白开水又递到了狄慧君嘴边。狄慧君满身的暑气本来有些不舒服,但是看到这么懂事的女儿,却一时间只觉得从心里越加畅快,暑气早消了一大半,待到一杯冷茶下肚,满心的燥热就不翼而飞,兴致勃勃地开始说着自己这次到市里的收获。
原来,狄慧君那个朋友以前就知道狄慧君腌制咸鸭蛋的好手艺,以前就准备跟狄慧君做这笔生意,只是他那时候看赵家似乎没有那个打算,便也一直没有提过,这一次,一听说狄慧君想要做这笔声音,对方很爽快的便答应了下来,并且跟狄慧君签了一纸合同。以后,赵家的咸鸭蛋便直接供给这家酒店。而价格方面也比较公道。
赵紫妍听说了整个经过之后,也觉得高兴。她估算过一笔账,照这样下去,一年下来最起码也要赚一笔。虽然不能说一下子奔小康,可让全家过得好一些却完全不是问题。
赵紫妍深知,致富不能着急,必须得循序渐进。而且,她相信,只要走好了这第一步,以后就会越来越好的。
事实证明,狄慧君做的咸鸭蛋的确是受欢迎,最初的十多天低迷期过去,很快的,赵家的咸鸭蛋便开始供不应求。为了扩大规模,狄慧君不得不见天的街头巷尾忙着收购鸭蛋,而这之余,还要赶工腌制,一时间忙碌异常。后来,为了节省时间,狄慧君干脆便通知全村,赵家专门收购鸭蛋。
而这样一来,原本不怎么重视养鸭的家庭,也尝到了甜头,纷纷开始重视鸭子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