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看电影——陪我走到世界尽头 ...
-
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点,我第一次对如下事物没有产生一丝一毫的反感:偷窃、召妓、欺瞒、□□、冷酷、遗弃、自杀、宗教……
先是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然后遍寻电子书不获却意外发现已经拍成了电影,那就看电影吧,貌似风评还不错。
虽然在看电影之前,对剧情和经典对白都有了大致了解,可影片还是给了我一种新鲜感。开篇先是欧洲片常见的不知所谓的几分钟小细节,然后是一个16岁的男孩(看起来他还不到16岁,比那些妓女单薄瘦弱得多)一遍遍排练召妓的对白,对着镜子,故作轻松地:“天气好热,一起去逛逛如何?”“你好,真是热死了。”“多少钱?”
剧情开始一点一点展开。压抑懵懂的男孩,冷淡阴郁的父亲,对面街上对着行人挠首弄姿的妓女们,楼下那个被暗恋着的女孩,还有不是阿拉伯人的阿拉伯杂货店老板伊伯罕先生,一双苍老无奇的眼睛却仿佛可以看透摩摩的心:“摩摩,假如你必须偷东西,那就到我的店里偷吧。。”
在伊伯罕先生的关怀下,摩摩的生活似乎有了一些改善。他用劣质商品欺骗父亲,然后攒钱召妓(他还曾把自己的小熊玩具送给妓女,真是让我绝倒),并且可以享用伊伯罕先生提供的高品质食物和各式礼物。
情节冲突的顶端是父亲被解雇之后留下一封信一沓钱一份可以联系的人的名单就此告别(这是一种我向来十分痛恨的行为,可在本片里我只是对这个没有爱人能力的男人表示遗憾和同情);被摩摩暗恋着的女孩和他热恋又将他抛弃;摩摩开始不停地卖书,沉浸在不同女人的微笑里(天,我竟然可以理解并接受一个人疯狂卖书只为召妓……)。接下来是更残酷的,警察敲响了门,告诉摩摩他的父亲在异地卧轨自杀,要求摩摩去认领尸体。惶恐的摩摩一路奔逃躲到伊伯罕先生的身后,从此有了真正的父亲。
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当摩摩的母亲找上门来时他竟然矢口否认自己就是摩易斯,并且十分冷静地回答了母亲的一系列问题;而让摩摩意外的是,从母亲口中他得知,父亲在世时一直用来和自己比较并给他造成了很大压力和自卑感的大哥“波尔”,其实并不存在。
再接下来是一段轻松美好的旅程,伊伯罕先生驾车带着摩摩周游各国,看遍不同的云朵,去教堂,去观舞,去微笑……伊伯罕先生在经过自己的家乡时走上了那条永恒无垠的道路,安详而满足。摩摩继承了他的杂货铺,还有他的可兰经。轻轻翻开古旧的书封,映入摩摩眼帘的,是两朵蓝色小花的标本,轻盈柔美。
剧情之外,影片的配乐也相当有趣,与我事先想象的舒缓深沉不同,片中反复出现的是一段节奏轻快十分动感的旋律,在摩摩和伊伯罕先生的旅途中则是一种空旷辽远的声音,极富穿透力。为了回顾开篇时的音乐我又看了一次影片开头,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那个初看时觉得不知所云的细节场景描述的是一个妓女站在街上,一个卖花人捧着一束红玫瑰叫卖,她买了那束玫瑰,25法郎。
她陪摩摩一次是30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