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 直播间里,那瞬间的麦浪温柔。 ...
-
一周以后,伊梨接到了小柯的电话,他们作了简单交流,两个人的爱好交集还挺多,小柯说如果她有兴趣,以后有合适的选题可以邀请她作直播嘉宾。大概两个月后,节目改版了,由于一家医药公司的赞助,节目得以保留,虽然缩短了播出时间,但能留下来,小柯已经很满足。那次节目他们要讨论的是一位正在走红的女作家的中篇小说,作品以大胆的笔触描写了外婆、母亲和“我”的三代女人的爱情命运。
小柯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另一位嘉宾,因与某名家一场笔墨官司而声名鹊起的青年评论家,开始发表他的高见。也许成功是最能导致自信心爆涨的,评论家马上进入角色,一路激昂豪迈,滔滔不绝。伊梨似乎很早就反感那种高调张扬、自以为是的腔调,她在默默奉献的人群中生活惯了,父母还有一些叔叔阿姨都是支边到的新疆,他们牺牲的是什么,那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每次政治学习,在台上演讲训话的,总是些既无知识又无技术,背着手叉着腰,官话说得嘭嘭响的人,她天生就对这些人反感,所以也一并讨厌所有的慷慨激昂。眼下这位评论家除了声情并茂,还多了两样配饰,一个他那倔强的乡音,另一个是同样倔强的手势。他吐出的词语句子完全没有韵律节奏,每个字都像硬邦邦的粗石头往下砸,一颗不连着一颗,每一颗都掷地有声。他竖起一根食指,眨巴着眼,不断地在空中短促有力地指指点点,好像是给他难懂的地方口音配插图。伊梨站在这样那样的角度看他表演,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听他些什么。
她想,无论哪个角度,我看到的都只是愚蠢啊。她很想把这个感受和谁分享。她开始坐立不安,东张西望。直播间一共就三个人,小柯注意地听着,不时插话引导,心无旁骛。看来大家都在节目之中,只有她一个人是游离的。可惜的是评论家顽强的思维百折不回,主持人的提示和引导完全不起作用,在接下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听众电话中,评论家完全陶醉在大师的良好感觉中,兀自口若悬河地作着深刻解答,小柯似乎也无可奈何了。
伊梨突然很同情小柯,忍不住偷眼去看他,他镇定自若,平静安然,脸上还带着几分宽容。显然,几次努力之后,他已经放弃了对评论家的暗示,听之任之了。伊梨马上觉得小柯失职,甚至觉得这么被动消极的性格是不适合作主持人的。他应该至少比这个倔强的评论家强悍。但是没有,小柯不作为。他为什么不着急呢,他真的不着急吗?伊梨便盯着小柯看,看他面部细微表情。直播间太无聊了,伊梨觉得看看人,倒是件有趣的事情。伊梨看得发呆,冷不防小柯朝她转过脸来,仓促之下,她还不知作何表情呢,只见他冲她一笑,眼睛的闭合像慢动作。
就这一下,微风吹过,麦浪温柔。
直到节目结束,这片麦苗在伊梨的心里低了又高,高了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