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在秋狩之前,宫中先迎来了中秋。
      中秋节当天,在御花园内东向立了一架云月屏风,月圆如镜,云薄如纱,活灵活现。屏风两侧摆有鸡冠花、毛豆枝和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则设一张八仙桌,桌中摆一只大月饼,糕点和水果摆放在月饼周围,作为祭月供品。祭月也是很庄重的,永玑自从重活一世就很相信鬼神之事,因而早早沐浴更衣换了祭服。
      祭月时由乾隆领着文武百官进行,祭月之后,皇室中人还要留下来参加团团圆圆的家宴。今年皇太后一直在五台山,一个月前皇后就送了月饼等物过去。
      因为意在团圆,小燕子也坐在格格那桌,行走之间礼仪已经好多了,没有其他格格的赏心悦目,至少也可以入眼了。宗室里也只是打量了她一会,就没有多管。反正不受宠,何必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让皇帝觉得不高兴呢。
      不过,不是旁人不找她麻烦,她就能不出错。小燕子不是能安稳下来的人。她旁边坐着和敬,那是自小就荣宠极盛的固伦公主,根本就不理会她,不时和和婉小声交谈几句。她要和和婉说话,和婉就只是微笑着看她,绝不答她一句。她觉得无趣了,就离席到永琪身边嚷着说太无聊了。当时永玑正举高白玉杯对月看了看:“三哥,这桂花酿色如琥珀,配这白玉杯很好看。”
      永璋位子在永玑旁边,笑容浅淡温和,他一晚上只顾着替永玑布菜了。
      听了他的话,小燕子就拿了永琪的酒杯也看,结果带倒了永珹的碗,碗落地的声音其实不大,但是很快整个御花园就安静了。永珹沉着脸,这种事很不吉利,还不知道乾隆要怎么想呢。
      “来人,送还珠格格回漱芳斋,这样的家宴,日后不必出来了。”乾隆脸色淡淡,“赏四阿哥一对夜光杯。”永珹脸色便和缓了,永玑递了杯酒过去:“压惊。”
      祭天的大月饼被切作小块,每人象征性的尝了一点儿,算取了“团圆意”。
      永玑其实很喜欢吃月饼,毓庆宫的月饼便花样层出,乾隆看他实在喜欢,又赏了两个御厨给他。
      永瑆和永璂到毓庆宫玩,糕点也全换成了月饼。

      中秋节一过,秋狩就在木兰围场开始,虽然建了行宫,不过乾隆还是带着众人住在帐篷里。
      其实帐篷也没差什么。永玑的帐篷只比乾隆的小些,矮脚床,上铺着极软的被褥,被子则不知是什么皮毛拼接缝制而成,薄而轻,却很暖和。
      三哥有疾不能成行,四哥不知用了什么借口也没来,所以挨着永玑帐篷的就成了五阿哥永琪,永璇虽然年纪够了,却微跛,不肯出宫。永瑆和永璂还太小,也没有来。和亲王留守京中,长子永璧跟着来了。
      蒙古王公虽然来得多,永玑却谨言慎行不敢与他们有什么牵扯。乾隆正是壮年,他对朝政有一定见解不算什么,把手伸到蒙古,就是心太大了。
      他胜在年纪小,等得起,也有耐性等。
      因此狩猎时只是略展现了一下骑射,显示自己没有失了满族男儿本色。他既不是要做巴图鲁,又不甚喜欢这种事,倒是催着海兰察很出了一番风头,入了乾隆的眼。
      永琪带着一个侍卫和他那个伴读聚在一起,多了一个富察皓祯。他对硕亲王的这个嫡子印象深刻,因为这个人从十二岁长到现在的年纪,京中只传过关于他的一件事:富察皓祯捉白狐放白狐的善举。
      如果不是太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功绩,也不至于十二岁的事翻来覆去的说吧。何况,要宣扬自己有好生之德却在秋日打猎时放走猎物,秋日狩猎是传统,乾隆就很喜欢秋狩,京中这样大肆宣扬,乾隆心里一定很不喜欢这个富察皓祯。难怪成年这么久都不得重用。
      永玑很快对五阿哥一行人失去了兴趣,转而看着不知和永璧念叨着什么的多隆。多隆在八旗子弟里也算有名,虽然名声不怎么好,但是为人算是很仗义了,交际圈不小,还很对和亲王的脾气。
      拍了拍马颈,坐骑就慢慢踱到永璧和多隆身边,他伸手摸了摸永璧的马:“果然还是适合永璧。”
      这匹马是永玑十岁生辰当天,乾隆赏下来的,据说是马王。结果脾气太烈,永玑不喜欢,还险些被摔下来,便同乾隆通报一声转送了永璧。
      再好的东西,妨碍了主子,便是不能要的。
      但永璧很喜欢烈马,驯了大半天连午膳都没顾上才算驯服了。
      “多隆,爷听说你和富察皓祯关系不是很好。”永玑低头拨弄着马缰,语气随意。
      多隆脸色却明显僵住了:“九爷……”
      他以手作梳给马顺着鬃毛:“不好就不好吧,还能当街打起来,给爷说说怎么回事儿。”

      原来只是为了一个弱柳扶风的女人。
      多隆和富察皓祯的庶出弟弟富察皓祥关系很好,那天一起在龙源楼用午饭,还准备听听说书,结果说书人变成了弹琵琶的相貌清丽的姑娘,唔,还有个拉胡琴的老人家。
      反正是卖唱的,他就带着随从下楼让两个人上楼给他和皓祥唱几支曲子,然而两个人不愿意,他颇觉扫兴就想转身再回去和皓祥喝酒算了。看见了皓祯,以为也是看上了这个卖唱的姑娘,所以调侃了几句,结果皓祯突然发难,他没反应过来,被打到了下巴,所以就打起来了。
      “九爷,奴才真的只是嘴上说了两句,连手都没动……”多隆仿佛无限委屈,永玑抿唇笑:“怎么,你还觉得自己亏了?想上手补回来?”
      永璧横了多隆一眼:“他哪有这胆子?”
      永玑皱皱眉,上回在戏楼看见那些年纪不大却显然是常客的八旗子弟就已经让他不是很高兴了,还有为女人大打出手的……八旗果然是要整顿了,再放纵下去,岂不是要腐烂到根子里?

      秋狩结束的时候,不论真假,表面上乾隆和蒙古王公们处得很好。乾隆的御前侍卫实力非凡,震慑力很强,秋狩的目的也达到了。
      接下来就要好好准备献给乾隆的万寿节礼物了。
      万寿节。万寿。
      永玑回京以后就一直往宫外跑,还专门和乾隆报备了是出去为他准备寿礼。天下珍宝,于乾隆并不新奇,他想送的礼物只好胜在心意。为了让乾隆觉得惊喜,永玑每回出宫都只是叫人每日从庄子上接青容来陪他,再着人把青容送回去。
      秋狩是在八月下旬,离万寿节只有一个月时间,永玑就连着在宫外待了一个月,总刚在宫门下钥前一炷香左右回宫。
      礼部也忙了一个月,永璋身子刚好一些,就回礼部帮忙,然而每天一定抽时间和永玑见一面说会话。

      今年万寿节是乾隆五十大寿,白日是各地送上来的礼物,晚上还独开了家宴,才是各皇子和宗室给皇帝的礼物。
      有送玉的,有送书画的,有送寿幛的,还有送古玩的。永璋的贺礼无功无过,永珹、永璇的也不出彩。永琪和小燕子并几个宫女献了歌舞。很奇怪,永琪明明被小燕子连累得恩宠大不如前,但是仍旧一心在小燕子身边守着,如果不是兄妹,永玑觉得永琪都能做出要纳小燕子的事出来。
      不错,只是纳。太子虽然不知道永琪怎么想,但无论如何总不能要娶小燕子这样性子的做正妻。
      永玑是最后一个把寿礼献上去的。
      他先向乾隆行了礼,然后拍手叫人抬上来一面屏风。那屏风乍一看,不过是黑底朱色的“万寿”二字,离得近的,见那黑底、朱色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寿字,有的笔力深厚,有的稚如孩童之笔。绣工虽然很精美,却还算不得稀奇。众人都屏息听他说为何要送这样一份礼物。
      “天下都是皇阿玛的,儿臣也想不到什么珍奇的了。”他笑容带了几分腼腆,“儿臣能献给皇阿玛的,只有这一片心意。所以儿臣在宫外一家一户寻访了万名百姓,得回来一万个‘寿’字,每一个‘寿’字,都是百姓恭祝皇阿玛万寿。”
      他随手指着一个寿字:“写下这个寿字的,是城东一户祝姓的老生,他说这一生不愁温饱不忧战乱,这都是皇阿玛的圣明带给他们的。”他白皙的手指移到旁边,指腹摩挲着绣线,“写下这个寿字的,是城南一户梁姓家主和其子,他说与妻琴瑟和鸣,有子聪颖可继家业……这都是皇阿玛治下的百姓,他们心中感念皇阿玛的仁德,这一个个寿字,再真心不过。”他撩衣摆跪下,“皇阿玛治下盛世如此,儿臣恭祝皇阿玛万岁万万岁,大清世代繁盛无尽!”
      “好!好!”乾隆起身亲自将永玑扶起来,“你这份贺礼,可见你一片纯孝!好孩子!”
      “皇上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千岁……”傅恒带头跪下来山呼,乾隆搂着永玑的肩笑声如洪钟。
      万寿节当晚,毓庆宫又得了一堆赏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