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一步 ...

  •   青云中考一过,家里也算是了了一件大事,不管结果如何,考试已经结束,剩下的便是等成绩、报志愿。
      虽然没了中考的压力,也没了前些日子的酷热,可非典的紧张却一直笼罩在大家心头。天是凉快了,可一热一冷温差太大,竟惹得不少两三岁的孩子发起了高烧!
      听着120渐渐远去的声音,有小孩儿的人家更加拘着孩子不让出门了。
      夏日里太阳毒,虽然不比冬日里清闲,可终究还是轻松了不少。林民家跟林宝家隔着两个胡同,中午头闲来无事,云芝便戴着草帽,抱着华子,去林民家耍。
      到了暑假时候,青云、雷达都在家里,两个小屁孩外加一个半大的丫头,天天围在电视机前看《少年张三丰》、《少年方世玉》。玉秀和云芝两个,则坐在平房的通风过道里做十字绣。这种东西,虽然看着挺细,可做起来倒比当年织地毯省事了许多。云芝又是个爱唠家常的,常常一说便是一下午,既能听了趣事儿,又不耽误手上的活儿,比起外面日日动魄惊心的紧张,李家的这个夏天倒是增添了不少安逸、悠闲。当然,若是没有老李太太时不时地上门嚷着看孙子,却在儿媳妇跟前一坐坐一下午那就更好了!
      自打上次被老李头子在大伙儿面前收拾了后,估计老头子回家又“武力”压制了一番,老李太太在两个儿媳妇面前倒没了时不时满口喷粪地那股嚣张劲儿,像是回到林宝刚结婚那段时候,三个人坐在一起,尚算安稳。
      华夏大地上,生活在上个世纪的农村婆娘,大半辈子出不了居住劳作的这片山,走得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镇上的集市和几十里地外的亲戚家。这样的婆娘,这一辈子不过是围着锅碗瓢盆、猪鸡牛田操劳,年轻时听公婆丈夫的,老了,听儿子儿媳的,所能支配的,不过是张可道是非的嘴,跟一双可探八卦的耳目。
      老李太太这一辈子,虽没受过婆婆气,可这看过的戏文、周边的左邻右舍,总有婆媳大戏入过她的眼,也晓得这“婆媳”二字,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道理。与两个儿媳斗智斗勇这些年,虽无战果辉煌,却也磨练出了一份愈挫愈勇的精神。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老咯老咯,老太太性情乖张了不少,但也学会了识时务,开始变得能伸能曲,伺机行动。是以,这些日子下来,老太太虽偶有说话带刺,最常做的也不过是竖着耳朵,听别人的家长里短过过心里瘾。
      二零零三年的夏天终于过去了!
      随着秋季开学的到来,那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非典终于也渐渐成了过去式。作为为抗击非典作出积极贡献的典型代表,刘国立如同上次林民去市里般,穿着规整的西装黑皮鞋,坐上镇里派下来的小四轮车,极为喜庆地去了市里的表彰大会。
      林民家现在没时间顾这个,因为青云也要开学了!高中住校不比初中时一周可以回来一趟。当地的高中皆是月休,一月只有一天半假期,离着又远,来回路上就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掐头去尾,其实也不过是一天。既然这样,睡觉要用的被褥、洗刷的梳子脸盆肥皂,还有暖壶、衣裳什么的,都得一次性带齐,没得因着缺点啥子再大老远地跑一趟。
      要知道高中可不像上大学,缺点什么,下了课出去逛个街的功夫就能买到。那时高中是全封闭式管理,连住在本市的,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若是坐公交车超过二十分钟也是要住校的。可想而知,青云走时,父女俩大大小小带得东西有多少!
      不管怎样,对老李家来说这是件喜事。开学前一周的升学宴上,做叔叔婶婶的林宝夫妇,还有姥姥这边的亲戚们都包着红包来给青云做喜。连与大儿子隔阂多年的老李头,那日都喝了不少。
      毕竟是来送喜的,虽然心里有些不自在,可林民还是端着一张笑脸呵呵地陪到散席。
      送走了大女儿没几天,小儿子也开始上学了。雷达开学上幼儿园中班,正是招鸡逗狗惹人嫌的年纪。林民跟玉秀日日忙地里的农活儿不说,夏季的那场大雨又将大棚的后墙给冲倒了,趁着这时花生、玉米尚未秋收,还得加紧时间砌好。最庆幸地莫过于,可以将这个一不住眼儿便能在那儿拆风扇玩火柴、翻箱倒柜剪衣裳的小魔障送学校了!
      云芝也惦记着自家的大棚,可老李太太这会儿子,宁可见天儿上山拾掇自家那几亩花生地,也不愿成天在家照看孙子做几个人的饭,无奈,云芝只能天天瞅着林宝累得跟死狗似的,守着华子干着急。老李头子倒是心疼小儿子,帮着去和了几天草泥,可惜这些年的腰腿疼老毛病,要他掰个棒子、摘颗花生还行,真到了这种下大力的活儿,反倒不如云芝一个年轻娘们儿。
      有了农活儿的日子过得格外快,从秋天到初冬,林民玉秀便似乎一直没闲下来过。今年的玉米长势不如往年,却紧赶着花生一起熟了顶儿。老李头子跟老李太太是不会来帮忙的,还是林民那住在镇上的老岳父实在看不下眼去了,来帮着干了几天,才赶在麦子下种之前,将该忙活得忙活了个差不多。
      玉秀他老子回镇上时,玉秀去商店买了两桶黄酒、两包豆奶、两瓶罐头、一条香烟,又从刚收上来的花生里装了一袋子花生,从自家菜园子里拾掇了几个方瓜、半袋子芋头,还用方便袋装了一袋子炸面鱼,满当当,好是一堆,搁林民的摩托车后面显得格外打眼。
      林民载着他老丈人,又捎着这么一大堆东西打村里经过,不期然地引来了好大一群人的关注,这其中就有那好事儿的,将这事儿说给了老李太太听,当然这话儿说的可就不那么客气了——瞧瞧人家玉秀她爹来帮着干了那么几天活儿,小两口就孝敬了那么多东西回去,再瞅瞅你,劳心劳力地干这么些日子,你家老二家的可是给你句好儿来着?
      这人啊,就是不能对比。果不然,老李太太听了这话,立刻心里嗝应了起来,对着云芝也没了好脸色。可真要她去老大家帮忙,她还真没那胆子也没那心思。
      不提这边老李太太如何纠结,咱们继续将目光放到林民家里。
      玉带河畔洪水已退,打眼望去,漫延的大地上一片细黄。不要小瞧了这黄沙覆盖的河畔,刨开这黄沙下面可是实打实的填满肥料的淤泥!丁槐村的乡亲们对玉带河畔这片土地是又爱又恨!谁都晓得这是片肥地,可也谁都晓得,这片地种上庄稼后夏天一半对一半的概率会遇上洪灾。
      站在丁槐村的高坡上,或者是家里的平房上,就可以看到蜿蜒的玉带河如娴静的少女般,安静地待在那里。而那河畔的沙地,也如那火辣辣地少女般,看着诱人,实则带刺,让人不知该如何下手。
      林民现在就站在自家的平房上往东看去,穿过丁槐村地界儿的玉带河,一半被密密的桦树松树林遮掩着,一半静谧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当年的葡萄园早没了痕迹,倒是不知谁家种的一片玉米如霜打的茄子般一边倒地垂在那里,没几丝生气。
      林民狠吸了一口烟,又牟足了劲儿将烟蒂碾了碾。不可否认,他还想承包河滩上的那四十亩地。林民有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让冬天的大沽河畔也变成一片蔚蓝。林民自认不是那种只盯着村里几亩地斤斤计较的人,他见过如海般波澜壮阔的场景,也见过那些靠大棚致富的菜农们的生活。刘国立家只因着房子比别人家大些便一幅满足自得的样子,可他没见过那些住着小洋楼、开着小轿车的人儿,他没用过能让屋子一年四季都跟过春天似的让人舒服的空调,也没用过比电视机还小的因特网电脑查询农科知识、看外面的世界,村里唯一一家有电脑的胡克行家,却因着沉迷于电脑游戏毁了他家小闺女原本不错的上学前途……这些丁槐村现在没有的,在那有着“蔬菜之乡”之称的地方早就普及。
      秋天忙忙碌碌地过去了,又一个冬天即将到来!
      林民头一次觉得,自己的心在这初冬竟有了夏日般的灼热!
      不管前景怎样,不管别人如何说,总有一天,他要让自家人真正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这一年的冬天,果然起大棚的人家多了不少。丁槐村村西的山头上,层次有序地立起了二十多家大棚。为了方便大棚浇灌,虽没了义务工,可刘国立还是组织大家伙儿将村西头的水库深挖扩大了一番。
      真正如火如荼的冬天,来了!
      林民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握紧铁锨,下劲儿地往地里挖去。
      今年林民家挨着原来的大棚又新起了一个,成了村里唯一一家有两个大棚的人家。林民不是那种懒散浪荡的,玉秀也是勤快能干的,每日里,两人一人一个大棚,倒也忙活地自在。
      村里一下子起了这么多大棚,关于冬季大棚种植的相关问题又显露出来了。刘国立也是个有本事的,大家还没注意时,人家刘国立便想法子请了市里的专家来了村里做指导,这次不是年轻的技术员,而是本市某大学农科院的老教授,人家当年也是下过乡、开过荒,亲手掰过苞米、插过秧的,更别说还专门去国外考察过国外先进大棚种植技术。
      老教授的到来比上次两个技术员还惹人稀罕。人一直就有这样一种思想,不管是看病、教书,还是讲道理、谈生意,“老人儿”总比那些年轻后生更容易让人信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确有着年轻人所缺乏的经验和积累。
      刘国立将家里最好的屋子收拾出来,换了席子被褥,换了灯泡家具,就等着老教授累了乏了的时候,能进来落个脚休息一下。
      不得不说,这老教授比上次来的那两个技术员强了不是一分两分。老教授不仅为大家解答了种棚时遇到的各种难题,还亲自上果园里给刚落了苹果的果农们指导了一番果树冬季追肥修枝技巧。当然,这老教授也是个性子古怪的,来丁槐村住了一个多周,除了第一日中午在刘国立家吃的酒席外,几乎每日都是走到谁家便吃在谁家,不管是馒头咸菜,还是鸡鸭鱼肉,老头子从来是有啥吃啥,每次吃完都会趁主人家不注意将饭钱留下。
      有了老教授的指导,这一年丁槐村的大棚不到数九便开始提温,小雪盖地时黄瓜秧子便已下了地。看着绿油油的小瓜苗,大家不禁喜上心头,这可真真是个不错的开头呀!
      要知道,当初林民家的瓜不过提前了那么一个周下来,便愣是多卖了好几千块钱,况且是现在呢!
      虽然寒风渐起,可忙活在大棚里的丁槐村村民们,却有着抹不尽的热情和干劲儿。等待大家的,或许真将是一片不错的丰收景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第一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