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彭翔羽 ...
-
我叫彭翔羽,出身于湖南省常宁市,一个叫烟州的小镇子里。
我没出生之前,家里条件比较富裕,爸妈很有经商头脑,大城市里流行什么,爸妈就进什么货到县城里面来卖,生意火的不得了。而且还在县城里开了第一家品牌专卖店。
当时卖的是“金利来”,由于县城里面的人比较好面子。所以很多不怎么富裕的人,宁愿家里紧张巴巴的过一段日子,也要在爸妈的店子里面买上一两件衣服,穿出去显摆显摆。
因为生意做得好,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爸妈就在县城里面盖了房子。那时候我妈还不到二十岁,而我爸才刚刚二十出头。
隔年我就出生了,在我出生那年,爸妈居然还买了一辆小车。
要知道我出生在九零年,小车这么稀罕的玩意,就连大城市里面的人都很少有买得起的,就算是现在,那也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可以说爸妈在常宁市是除了公家以外,第一个买的起小车的人。
像我这样的家庭,肯定被很多人眼红过。而我,估计也被他们羡慕死了吧?
但是上天却偏偏跟我开了个玩笑。听说,很多玩笑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我正是这个痛苦的人。
我一出生,左边大腿与屁股上就有两块大胎记,胎记鲜红的吓人。我刚满一岁时,屁股的胎记上面又长了像牛皮癣一样的东西。医生说这是一种胎毒,治不好,估计一辈子都甩不掉了,就算把它扣掉,第二天还是会长出来的。
这两块大胎记使我在同学、朋友、甚至亲戚的眼中成了异类。
我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懂事的,我只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周围的人群都会把目光瞄向我的大腿,然后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有些同学甚至还会大声说我是个怪物,引来更多的人围观,对我指指点点,满脸嘲笑。那些嘲笑的目光,真让我很不舒服、难受。
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保护自己,不管多热的天,我都要穿着长裤出去。读书的时候也不跟同学们玩耍,以免不小心暴露腿上那块吓人的胎记。只有一个人静静的呆在一个角落里面,没有嘲笑,只有宁静。这种感觉,真好!
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妈突然离婚。离婚的原因是我爸找了另外一个女人。
离婚的时候,妈妈流过很多泪水,不过她很坚强,事业心也很重。所以抹掉眼泪就独自一人南下广东打拼去了。
而我则交给了爸爸抚养。那时候因为离婚。车、房也都卖掉了。我妈临走前把卖掉的钱全部给了我爸,说是我的抚养费,她一分都没拿,就那么潇洒的走了。至少表面上是很潇洒。
而我爸拿着钱,就带着我回到了乡下的老家“烟州”读书。
正因为爸妈的离婚,导致我从小就在同学们的闲言碎语中长大。也许说者无心,也许闹着好玩。
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永远是一道抹不去的疤痕。或许只有经历过的,才会懂得沉默背后中的那种冷漠。
再加爸爸离婚后受我后妈的影响,对我的态度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动不动就开口骂我,我若哪里稍微做的不对,就板着一张脸。虽然从没打过我,但我宁愿他狠狠的打我,也不愿听他那样的骂我。
所以在同学的印象中,我是一匹从来不跟同学们玩耍的孤狼。脸上也从没有过一丝的笑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升初中,爸爸外出打工后,我脸上才渐渐有了些笑容。
读五年级那年,爷爷突然得了半边疯,整个身体的左边都瘫痪了,手脚动动弹不得。
花了很多钱都没治疗好,后来买了轮椅给爷爷。不过爷爷也算硬朗,硬是坚持要自己拄着拐杖走路。
其实爷爷是个很有故事的人。爷爷年轻的时候困在大山里面,但爷爷却不甘平庸。所以他独自一人,扁担扛肩,走出大山,来到烟州。在这个小镇上,开了当时第一家南杂店。然后用勤奋、精明、无谓的精神打造出了一段属于他的传奇。一段成为当时烟州首富的传奇。
但当爷爷年老分家之后,爸爸就去了城里发展,邂逅了我妈,而两个伯伯却未能把偌大的家业给守住。也许是后来开南杂店的多了,生意大不如以前了。反正在爷爷退隐后的第三年,那个被爷爷注入了一辈子心血的南杂店,就那么了无声息的关门了。
我奶奶很爱爷爷,自从爷爷瘫痪后,不知道为此流了多少眼泪。每天早晨见到爷爷拄着拐杖练习走路,奶奶就忍不住去扶他。
但是倔强的爷爷每次都扯着嗓子拒绝了奶奶的好意。爷爷的坚持,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在我正要升初中的时候,爷爷终于可以放下拐杖走路了。虽然走的时候一瘸一拐,虽然每走几步就要歇息一下,虽然左手一直都萎缩在胸部不能动弹,但他还是成功的丢掉了拐杖。爷爷的毅力让周边无数人感到敬佩,他是个硬汉。就如年轻时那般的顶天立地。
身虽老,心不竭。
这时候我刚刚上初中,家里也因为爷爷的大病导致钱财耗尽。爸爸不得不离开老家去株洲打工,而我的两个伯伯则去了深圳。
两个伯伯家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兄弟姐妹们,他们的衣食住行全归我奶奶管,爸爸跟伯伯他们约定好了,每个月打生活费给奶奶就行。
奶奶是个非常勤劳的人,为这个大家庭操劳了一辈子。本来已经到了享受清福的年纪,却还要没日没夜的照护行动不便的爷爷。
而我们这群兄弟姐妹的那些琐碎的事儿,更是榨干了奶奶最后的那一丝劳动力。但奶奶却没有一句怨言。如果要评一个劳动模范奖,奶奶肯定能得奖。
由于伯伯家的孩子都来了我家,这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大家庭,我大伯有三个小孩,分别是;大姐蒜子、二姐樱子、哥哥彭煷。
蒜子去县城读高中了,樱子、彭煷和我都在一个中学。樱子跟彭煷都读初二。
二伯的小孩有两个,妹妹彭婕,弟弟彭康。
彭康还小,没读书,彭婕读小学三年级。
而我是独生子,所以家里的小孩,一下子就增加到五个了。
我们五个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要操心的可不少,至少中饭的时候就得十点半开始动工,否则每天那一桌子的饭菜,奶奶可忙不赢。
毕竟我们都在读书,十二点就要准时吃饭。而且这么多人,每天换的衣服都可以堆积成一座小山了。这些衣服奶奶都要亲自去洗,那时候我跟彭煷以及两个弟妹不懂事,从没帮奶奶洗过衣服。樱子姐姐的衣服倒是自己洗的,有时候也会试着去帮奶奶洗,但是奶奶每次都把樱子姐打发走了。说她动手洗的干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