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五十六、祭春、悯农 ...

  •   五十六、祭春、悯农
      正当宫里的各类女人们费尽一切心思用尽一切手段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娇媚香艳,以招朱瞻基这只蜂引朱瞻基这只蝶时,朝里迎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悯农节。
      本来这个节放在平时也不算很大很隆重,于宫里的各人关系也不大。可在这特殊的时期特殊的阶段,却是特别的引人注目。因为,在平时,这个节是由皇帝和皇后两人带领文武百官一起去祭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还一起到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田地种上一两株秧苗,做做意思,表示皇上皇后体会农民的辛勤劳耕。
      其实感觉就象是我们这里的植树节,领导人们去一个事先已挖好的树坑那,意思意思地再挖上一铲,然后把树苗放下坑,大家再一起帮着填土、浇水,植树节就这么算是参加了。都是形式主义!
      要放在平时,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宫里的女人们是不会想去的。可今年皇后被废,那么皇上要带谁去,谁就非常有可能是下一届皇后了。这就让本来不太令妃嫔们重视的悯农节异常地令人期待,会带谁呢?
      朱瞻基也算是够刁人胃口了,真是保密做到了家,居然把我们排名前三位的全都要带去,这不是让人为难吗?这让宫里的人到底去巴结哪一个,支持谁一派?这和原来没什么区别啊!如此做只能是告诉大家:这次比赛没有冷门!
      我是不太想去凑这个热闹的,可是可以离开皇宫出去走走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还是值得的,所以也就没有装病。
      悯农节的一大早,我就起床在小菊小蝶的帮助下做准备了,其实也就是穿上较为正式的贵妃级礼衣打扮一下。由于是去悯农,所以祭基时的衣服也就没有平时的隆重,比较朴实一些,到种地时,据说还要换上类似于普通百姓的衣服呢,反正于我是越简单越好。
      穿戴完毕,随便吃了些早点,我们就坐上马车一大队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因为只是外出一天,上午坐车到城外的山上华音寺祭拜,中午在寺里吃斋饭休息,下午到附近的农庄意思意思种一下田,然后就回来了。
      路程不远,而随行的除了文武大臣还有各人的随从、伺候的太监宫女以及进行保卫的御林军,人非常的多,蜿蜒盘旋在官道上,头尾无法相见。正因为人员太多,本来很快就可以到达的路程却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其实想来真正用在奠天和种田的时间不过一个时辰,可路上以及吃和休息花得更多,感觉倒是有些像去春游。
      因为每个妃子只分了一辆车,我又觉得这次出行实在没什么可做的,也就换个衣服吃个饭做个样子,所以也就只带了小菊一个跟着。
      本来想在路上可以随便看看外面的风景放松放松,没想到这车虽是有个小窗,却是用纱布蒙上的,里面还加了厚厚的布帘挡住外面的风寒,根本看不清楚外面。而且一路上都是马车和马匹在跑,路又是泥土路面,尘土燎绕的,看什么都是象是隔着一层纱,让人失了兴趣,只有睡觉补眠了。
      这次出行既然说是文武百官都要来,那是不是于谦和上官拓鸣也会来呢?上次见到他们还是庆功宴上,而且虽说是见了,却没能讲上什么话,真想与他们讲讲话,不要小心什么不用提防什么的纯聊天。
      可现在坐在车上当然是不知道他们在哪的,不过呆会到了寺里应该可以让小菊帮打听打听,如果时间机会允许,兴许还可以见上一面聊上一会。
      要不要跟朱瞻基请个示呢?
      可一想到我只是见见亲戚干吗做什么都要跟他请示报备?而且他知道了到时又陪着一起,美名其曰是聊天,其实是监督,他在的话还聊个什么劲?个个都不得中规中举的,三句话不离君君臣臣的,每说个什么还要想一想该不该说,每做一个动作还要考虑是否恰当?
      在我即将坐到腰痛时我们终于到达今天的第一目的地——华音寺。
      因为现在是早春,北方的春天来得晚些,景色也并没有春意盎然的样子,也许还因为今天天气也有些阴霾,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只偶尔有些等不及的树枝上露出了一点点隐约的新绿。松柏倒是很多,但那些个绿色几乎不能称之为绿了,现在看来像是墨绿色,给人一种压抑感。
      或许是因为此地是皇家寺院的缘故吧,给人的感觉是庄严肃穆的,每个人的脸上也不见春游的轻松,到处寂静一片,全无喧哗吵闹。看来我倒是来错了!
      下了马车换坐上轿子,我们行进在一条长长的石梯上。带来的御林军都安排在山下守卫,说是怕上去惊了佛主。一切闲杂人等一概不许上山,听说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有人来清山了,就是为了保卫这些国家最高高层的安全。
      山并不算高,有石梯直到半山的华音寺,远远传来听见朗朗的诵经声,看到渺渺的烟雾不断飘起。皇家寺院就是不一样,香火是肯定旺的。看来之前说这的景色太灰蒙蒙都是拜香火太旺所至吧!
      大队人马到了寺前,早有主持得到消息领着寺里众人在此恭候
      那主持长须飘飘,枷裟闪闪,一付得道高僧的感觉,直诵“阿弥陀佛”,态度谦和恭敬,言语之间看得出对这种场面应对自如。原来在皇家寺庙里受佛主熏陶的和尚也深知官场的进退之道。
      稍事修整之后祭奠仪式正式开始,我也就随着众人有样学样,该做什么做什么,整一个木偶般。不过那众僧一起诵唱的经文倒让我觉得像是在唱催眠曲,那么平平淡淡的一一啊啊的,我差点就想睡着。如果把他们加快速度,也许就变成很令人兴奋的rob了。
      也许这农民同志得到的重视真的不够,往时要持续很久的祭祀仪式今天却只花了一个时辰左右,还真的算是短的了,不过我也跪得膝盖痛了。
      之后,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到各自的房里休息准备吃斋饭。虽说是皇家寺庙规模比较大,但可住人的房间终是有限,听说还是让寺里的小和尚们腾出了自己的房间凑在一起才勉强够用。
      到了分配的房间我就让小菊去打听于谦与上官拓鸣的消息。于谦没来,听说是过了年又到西北去了,这个西北节度使真是够可怜的,一天老往那跑。上官倒是来了,他似乎也有事找我,小菊就是与他的跟随接上头的。
      既然不想跟朱瞻基报备那就要选好见面的地点与时间。一会就要吃斋饭了,现在是没时间的,但斋饭后要午休一个时辰,这个时间倒是合适,可又在哪见面好呢?虽说是亲戚的关系,但我们这样子见面终不能明目张胆的,可我对这华音寺又不熟,哪知道在哪好?上官拓鸣又有什么要与我说?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事,要与我当面说清但又不想别人知道的吧,要不他也不会冒冒然地。
      正在我想来想去时,通知吃斋饭的时间到了,我只得换了衣服带上小菊跟在一小沙弥的后面来到闭言阁。这闭言阁的名字起得也真有道理,吃饭时就该少言多吃。
      一排排的桌椅早就摆好,也有些人到了,大家都换上了轻松的衣服,脸上也放松了很多,闲聊的看风景的都有。
      跟在朱瞻基的后面,在众人作揖和恭请声中我们入座,一碟碟热气腾腾的斋菜送上。我看到了上官,他也看着我,我们的眼光一碰给各自打了个暗号。
      听说这里的斋饭是全京城最有名的,非常好吃,可不知是我心中有事还是本就属老虎的爱吃肉,或是以前吃过不少现代斋饭,总之,我的感觉这味道一般,并不算是很特别,虽然一众的大臣们在那直称好吃好吃,朱瞻基似乎吃得也挺香,还不时的为我们三个妃子布菜。
      可能是我心不在“马”吧!
      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我让小菊回房拿我的手帕,说是漏在房里了。这予我是常有的事,因为一直带不惯这种东西,以前我们在外面吃饭时餐厅都是备有餐巾纸的。
      小菊出去了一会,我“不经意间”看到上官的跟随也出去了。看来他已经想好时间地点了。我故意在那找朱瞻基研究这斋菜到底是怎么制作的,用了什么材料,如何让人感觉有肉的鲜味?
      他知道我一向对吃很有兴趣,居然传了掌勺的师傅来,让他们一一讲出这菜的原料与做法。这一下又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我也是细细地听,还说回去要试煮,余光却已看见出去的人回来又与上官交代了什么。
      又吃了一会,朱瞻基觉得也差不多了,就让众人都散了准备下午的耕种事项,我也回了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五十六、祭春、悯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