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十六、陈欣儿(二) ...


  •   一天上午于谦居然没出现,似乎每天这个时间都能见到他,忽然不见来了还很令人奇怪,连董强都说,今天于大人怎么没来?而我没见到他,心里也一直闷闷地,象压着的满天乌云散不开一样。
      没精打彩地到了晚上,八点多于谦居然出现了,而且还是一个人没带随从。他一个人坐在角落神情落寞,让人看了觉得很是孤寂。他只说要几个特色小菜和一罐酒,便陷入了沉默之中。看他那样子,似乎今天有心事,而且是不开心的事。我亲手做了几个我认为他会喜欢吃的菜给他,有糖醋鱼、爆腰花、拍黄瓜、菜梗炒木耳和花生米。
      当我把菜梗炒木耳端上去给他时,我看到他原本夹菜的手定在那里,然后他抬头看着我,示意我坐下,我也顺从地坐下。
      “柳夫人,这个菜梗炒木耳是您做的吗?”他夹起一块慢慢地放入嘴中,细细地嚼着,仿佛那是山珍海味一样。
      “是啊,今晚大人吃的这几样菜都是我做的,这菜梗炒木耳是我配的,素了些,但对身体很好,也不知合大人口味否?”我回答他。
      “唉!好久没吃到这个菜了!”他叹了口气说:“以前欣儿也爱做这菜,说什么脆脆地,好吃,我还笑她不会煮乱煮的,没想到真有这种做法。”
      “她啊,学别的不快,还有些顽皮,可做菜的事就是无师自通,以前我还常笑她,女儿家的不爱女红却爱煮菜,可每次她做菜,吃得最多的就是我。”他仿佛又陷入自己的世界,也不理我,在那喃喃自语,还不时的吃菜喝酒。
      “她知道我爱吃糖醋鱼,还特意去糖醋鱼做得最好的得意楼偷师,为这还被训了一通。”他夹着糖醋鱼说。
      似乎今晚我随性做的这几样菜都是他爱吃的,或者是他那欣儿爱吃的,每一个菜都让他自语一番,而我也坐在旁边默默听着他说,对这个欣儿说更是好奇了,直觉上,她与我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个于谦与她也有着不同的关系。
      “于大人,往事在心头纠缠太久是不好的,有些事情过去了,我们记在心里就行了,不要太伤神了,我想那欣儿姑娘也不会喜欢你如此的。”我劝慰他说。
      “你长得很象欣儿,如果不是……我还以为是欣儿呢!唉!要是现在她能在这儿多好啊,她最喜欢唱曲和做菜了,如果认识你,她一定会高兴的。”他痴痴地看着我说。
      我摸了摸那半边有伪装的脸,恐怕是真的很象,因为这不象的地方还是假的。
      “欣儿啊,对我总是报喜不报忧的,每次我看到她总是快快乐乐的样子,直到那天我从西北巡视回来看到她寄来的信……”他对着我开始说他与欣儿的往事。
      原来陈欣儿是他表妹,他比她年长十岁,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他们似乎特别投缘,他比亲妹妹还疼爱这个表妹,表妹对他也很是敬仰,后来他考取功名到了京城并成了亲,每次回来都会去看这位表妹,直到去年,他巡视回来收到了表妹寄来的一封信,大致上说父亲要为她定一门亲事,她不愿,非君不嫁,如果他也有意就速向父亲求婚。
      收到信后,他才发现自己一直对欣儿不仅仅是亲情,心会因她喜而喜因她忧而忧,每次回杭州,不见到欣儿就仿佛没回去一样。可是他又很犹豫,因为他已经娶妻生子,虽然喜欢欣儿,可娶她也只能做二房。对于欣儿,她如此美丽聪慧应该值得更好的人。听说上门求亲的是杭州知府的二公子,一个很有学识的公子,家世人品相貌都没得说,这使得他更迟疑了。
      在他犹豫不决,心中不舍但又不想放手的举手迟疑间,表姨父家却又来了信,“欣儿为拒婚已离家出走,说是去找我来了。他们已派人一路寻上京城,让我也留意。”
      收到信他是后悔不已,自己的一时犹豫却让欣儿一个女子独自离家,而直到现在,已经一年了,仍找不到欣儿,大家都认为欣儿可能已经遭遇不测了。也许他的一时迟疑不仅错失了一份感情,还害了一个人。
      听他讲了这事,我更怀疑自己是那个欣儿了,要不,为什么对他,我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也许是身体的一种意识吧,虽然我的思想根本不认识他。但无论陈欣儿是否真是我,我都不会去认这个亲的,在这里,要找我的人太多了,上至皇帝下至官家,我可不希望再加上这一家,而且我对这于谦除了那一些牵扯外没有更大的感情,我可不想又找一个要娶我的人。
      说着说着,他因为喝太多酒尽醉了,伏在桌上的他眉头紧皱一脸悲戚。我心一阵酸楚!我不知道他以后当丞相抗击倭寇时是如何英勇,但现在,在我眼里,他只是一个为情所困的人。
      我让董强去打听他的府上,通知了他的家丁,让他们来接他回去。折腾了一轮,终于送走了他,我也累坏了,不仅人累心也累!
      虽说不是我惹的这段情缘,可情缘却缠上了我,而我,只有慢慢却解开了。
      第二天于谦又来了,除了对昨晚的事表示道谢之外他还是那么沉默,但他看我的目光已经不再一样,不再是看的是我却似乎只是想穿过我看见别的人。他会很自在地与我点头微笑示意,偶尔也会和我说上两句话,我想因为昨晚的一番话,他对于我是放开了,不再只把我当成他那表妹的影子。
      我仍会在他来时弹琴唱曲,他也不再只坐在下面听,而是上楼坐在一旁,听完会和我谈论一下,兴起时还会写上一首诗。对我的称呼也改为柳娘了,而我也从以前的于大人改为称他于大哥。
      在空闲时,他会讲些在西北巡视时见到的风土人情和一些小故事。我没去过西北,对这些很是好奇。而我,除了唱曲之外也会找些书上的奇事说给他听。
      他最喜欢听的是带兵找仗的故事,我也只有搅尽脑汁去想那些个《三国》、《孙子兵法》之类的讲给他听。知道他以后终是要打倭寇的,现在给他说这些也好,为以后打底子了。
      人不能总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要学会向前看,因为我们未来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一天,他来跟我辞行,他要回京了。我感到很婉惜,一位朋友要远行了,以后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他终于也要去完成他的使命了,他是属于国家的,以后还有很多为国为民的事情等着他呢!而我这种没什么大志向的人,继续在这过清闲的日子吧!
      我为他唱了辞行的歌曲《友谊之光》: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今日别离共你双双两握手 友谊常在你我心里今天且要暂别他朝也定能聚首纵使不能会面始终也是朋友 说有万里山隔阻两地遥不需见面心中也知晓友谊改不了
      是啊!我们也许不能再见面了,但我们的这段友谊我会放在心里的,我会记得那个爱听我唱歌的于谦,那个爱吃我做的菜的于谦,那个为了我曾经醉过的于谦,那个不问我长相生世与我相交的于谦,那个把我当作朋友的于谦……
      唱完这首歌,似乎两人都内心愁怅,我眼中有泪光,但却笑着对他说:“于大哥,你要走了,此去要为朝庭出力,精忠报国,我又怎能尽唱这种歌呢?小妹再为你唱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将来您在打击倭寇保卫国家时,定要记得小妹曾为你唱的这首歌。”
      他有些不解地看着我,对啊!那是他老了以后的事情了,不过,我不知道那时我还在否!
      豪气激昂的乐声中,岳飞的《满江红》一气而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唱完,我心中偷偷加了一句:打倒日本鬼子!哈哈!解气!
      大哥,我是打不了了,将来,你帮我去打吧!
      他似乎被歌词所感染,神情一派向往,而我也唱得心中澎湃!
      再见了,于谦!再见了,大哥!
      送走于谦,我终于来到陈欣儿家的大门口。一切仍是如常,似乎已看不出这里曾经丢失了一个女儿。这是一户儿女众多的家庭,家人不会因为不见了一个女儿而崩溃,一年多了,一切已恢复了平静,我又何必出现去搅和他们的生活呢?况且我的思想决定了我是不能和他们一起的,他们曾经拥有的,也只是这一具皮囊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写文的速度应该是不慢的吧,想到了就写出来了,更新速度不错,自我奖励一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