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遥想仲谋当年,过长江,草船借箭
话说赤壁之战五年后,操又来访,长江两相持。某日,仲谋驾小船前去散步观察,一览之后,奏乐助威,回营。操望,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一日,仲谋又来,操烦,命箭阻,船中倾斜,仲谋命调头,待满载,归。上岸曰:“操大方也。”
想当年,我的当年,插满羽箭的小船,何不是也正中我心,因这机智胆识喜欢孔明,竟不料十年后,惊现此举实为仲谋所为,又想,神机妙算的孔明做此事,全不如腹黑仲谋悠哉悠哉的样儿来得气人、来得带感,草船配上年轻的仲谋,才是名正言顺,昭示他日东吴大帝之风啊。
遥想曹公当年,可败战否?赤壁十万对三千,濡须四十万战七万,长江偏不渡你,名闻天下的一句“唯使君与操耳”怕是早已吞回。
罗贯中窃东吴之实,冠刘蜀之名,早已不止一件。江东双壁,公瑾伯符,意气相投,歃血为盟,剑指中原,誓固江东。桃园结义,从何而来,翻遍史书,无从记载;舌战群儒,不如公瑾,利弊分析,仲谋意定;呕心沥血,公瑾情义,亮揽大权,虽忠犹疑;三分天下,子敬谨慎;火攻诈降,公覆妙计;演义何假,天知地知,有人统计,懒得再叙。东吴实名:新生势力!
咱向来心高气傲,偏三国乱世,独爱江东,必有实因。想近日,阅史震惊,演义篡改,扭曲至此,道德何在?我东吴才俊岂容你任意污蔑(矮油,玩游戏总当东吴,这不说溜口了)。愤慨出离,且生疑惑。再,遥想阿斗当年……不禁大笑之。亮叹其智,备曰勉之。亮揽大权,阿斗容之。君臣不和,必有内变,阿斗明理。降曹装愚,明哲为民。无能亡国,黑帽扣之,后主冤哉。何止吴魏,便是刘蜀,冤死的怕也比战死的多。
这次遥想吾当年
少时读书,于虚幻人物无感,偏一人例外,福尔摩斯也,盖书立誓,亦做侦探,追随真相,此生不改;后遇科学,此心动容,对爱因斯坦像立誓,真正的科学家追随真相,此生不改;战国邂逅道家,一见如故,道法自然,誓为真相,永生不改!(哎呦,别问咱是不是真当侦探、科学家、道家呢,这不全都说溜口了么)
为人冷静,很少生气,评说世事,却常常气,每当生气,就想先生,先生就是鲁迅,唤他先生,是因为这么叫好听,想又是我的当年,半夜登陆纪念先生的网页,献花详述大批现世些许,留言过长,发不出去。每当对一些事情生气,就冒出转去学先生的念头,一支笔,横扫千军。
想上一回的“出离愤怒”,是因看玛丽居里的传记,为着当时法国民众的愚昧恶俗,也为着当今网络居依然流传当时的低俗谣言,且无知青年转载为乐,贬伟人,换舒心,人性恶弊已显端倪。
曾以为,此生所爱也仅是真正的科学家们了,喜欢公瑾,是一吃惊,而喜欢公瑾的人,也都免不了开头气一阵子,而我与其是气,不如说更大的是震惊,惊演义可以如此改,惊扭曲历史真人可以如此颠倒黑白,惊这篡改可名正言顺,及这篡改的目的,和这目的与篡改本身为何会存在。
对演义感想不过一句:怎配得与红楼其名。若不是古时白话小说少,四大名著也不至于拉开了巨大层次。红楼是真真正正的文学作品,而演义,实为政治利器呀。但这高明的利器并非罗贯中所造,应当说,演义与罗贯中都是同一事物所造利器。
忽地,此景三国回到战国,至于此,我忽然不气了,只因有些事物若在人间必成对立,则是战场,先生是斗士,大叔(马克思)是斗士,老庄是斗士,我所爱科学家们都是斗士,于战场上我无所惧,既然百川归海,吾心安定——
千古误读,皆因腐儒
这章认真说话。
立场一:汉后无儒。腐儒统治华夏,遗毒至今。
立场二:孔儒称“儒家”。后被统治阶级利用,再及民间,并遗毒万年者为“腐儒”。
之前说,“一支笔,横扫千军”,看好这种反击,是因为这么个道理:最强的侵略不是□□而是文化,最强的统治不是压迫而是洗脑。以文代武反而是武的巅峰。这也是儒的锋利。
正因为儒家的这个特点,才会为统治者所用。腐儒的核心特点就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上。而方式,用白话说就是“洗脑”。
从版图来看,腐儒的利处也很明显,中国土地过大,非强有力的思想控制难保不分裂。(但中国科学发展的迟缓,也有腐儒的“功劳”,因儒家提倡放眼人文不看自然,并且轻视手工制作。)
然后到个体,非统治阶级的卫道士是很多的,被荼毒的封建人士在社会底层也是大有,不止是因为洗脑,腐儒落实到个体身上时也是能够为个体获取私利的。如家长可要求孩子,有“父为子纲”,丈夫要求妻子,有“夫为妻纲”,教师可“终身为父”,长辈讲“孝顺尊老”,总而言之当对别人提出要求时,“诸多条框总有一款适合您”。
接着说腐儒的侵略方式。
条框规矩,有是有,但这是辅助方式,这方法不够软,现在小学也要求你背“感想”来写作文,你越背越反感,怎么会归顺呢?
腐儒的核心洗脑方式其实延续了儒家——以情动人。
儒家细微之处,不少可谓处处有理,且时常文采斐然、激荡人心。
少时你年轻气盛,身处乱世,一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估计也要被鼓励好一阵子,接着激励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你讲述乌托邦,不但有美好的明天,而且有你可改天命、成为这耀眼乌托邦中重要人物的可能。雄心壮志,此处可托,又教你仁义礼智信……
成坑。
2014年2月1日言——
这篇东西是刚接触三国时,左右翻翻历史资料,就动笔随手来了一大串,之所以坑了,是发现一撒手就收不住,面积弄太大了,眼看着从儒家文化发展、三国研究阶层与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的被操纵程度、自古如一的人类心理规律(到了这里又要扯心理学那边去了)、何以视吴为革命军、以及一些不显眼的边角资料什么的一大堆都要牵涉到,笔者实在不才,难当重任,当下凳子一翻一头扎倒,END。
顺路说一下当初查四大名著来源,记得是这样的:有个人呢,他叫金圣叹,评了六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后来呢,有两个人,叫毛宗岗父子,托(冒)其名,说《三国演义》是第一才子书。接着呢,书商要宣传,古今都是这样,就打招牌了——有四大奇书。如此这般。
再顺路说,后来看到希帕提娅的故事,再次吐血三升遗恨千年——不止是因那些当时,更是为着如今许多与当时一模一样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