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5 ...

  •   缪二最后看了看被自己收拾得舒适而又整洁的小屋,然后将1000元钱用一只水杯压在了桌子上,并且给曾恶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恶,我走了,谢谢你给予我的帮助!我会永远记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你这样一位好人!请不要为我担心,我会照顾好我自己。
      祝好人有好运!

      缪二即日

      缪二提上自己的皮箱,轻手轻脚地走出了小屋。院里很静,房东老太太和老大爷大概已经午睡,这个时候离去是最合适的,免的被人询问的尴尬。

      天一下暖和起来,街上冒出许多穿裙子的女孩和女人们。车来人往,尘土飞扬,在不断拓展、建设的城市被喧嚣声淹没,出现在视线中的每一张面孔都显得呆板、麻木或疲惫不堪。

      缪二从382路公交车上下来,这是一个名叫“杨闸”的小站,一条肮脏的人声、车声嘈杂的街把一个村庄分成两半,一边叫“西会村”,一边叫“东会村”。远处隐隐可见绿油油的麦田和青黄色相杂的菜田,恍若已到乡村。但这里却不再是乡村,自从通县改为北京市通州区后,这里的农民们一夜间便成为北京市民。

      街上有着城乡结合处所特有的肮脏、喧闹和繁荣。

      缪二走进“西会村”,觉得村街看上去还算洁净。街道两旁是一排排砖瓦房,临街开着一些小商店、公用电话亭和台球室。和定福庄一样,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钉着“房屋出租户”的牌子。出租房屋是这里的“农民”们特有的一条生财之道。拥有宽敞的大院是“农民”们的优势,他们把院里的空间发挥利用到了极限,于是就有了一间间紧密相连的小屋,于是就有了一群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外省人。

      拐进一条幽深的小巷,巷口有几个脏兮兮的民工孩子在玩耍。她走到一户宅院前停下来,左右看了看,没错,是这家。

      房子是她昨天找好的,房东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有一个十余岁的女孩。院里另外住着两对夫妻和一个女学生模样的房客,这些人白天都外出打工,平时院里挺安静。

      缪二抬手敲门,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一个女人凶巴巴的声音:“找谁?”

      她听出来了,是女房东的声音,连忙喊道:“大姐,是我,我昨天来订过房。”她昨天看过房后,留下了30元定金。

      女房东趿着拖鞋出来开院门,皱着眉对她说:“我给你一把钥匙,以后出来进去的要小声些,我神经衰弱,怕吵!”

      “对不起,吵着您了。”缪二又连忙道歉。

      女房东翘着肥胖的屁股将缪二昨天看过的那间小屋的房门打开,“你先把这月房钱交了。”

      缪二急忙放下皮箱,掏出70元钱递给她,这间小屋每月100元,是她所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住所了。

      女房东穿着一套红碎花睡衣,双臂抱在胸前,脸上有种类似暴发户的傲慢、俗气、飞扬跋扈的东西,她肥胖的身子站在小屋的门前,目光从微眯的眼睛里看着缪二,“你在外面做些啥我不管,以后你记着,乱七八糟的人别往我这院里带。”

      缪二那颗善感、脆弱而又高贵的心显然被她的话刺伤,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咬了咬嘴唇,不卑不亢地说:“大姐,您放心,我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知道就好。”女房东打了个哈欠回屋去了。

      缪二静立在这间只有8平方米的小屋内,左右环顾自己即将栖身的地方。小屋刷过白色涂料的墙壁挺洁净,昨天看房子时,女房东说开春才刷过的,屋内有一张小床、一张小方桌。那小床是弹簧的,她只要铺一个床单就行,无须配备褥子。昨天,她一看见这张小床内心里就欣喜若狂,立刻相中了这间小屋。

      她打开皮箱,庆幸自己带来了心爱的素净的被单,她将单子铺好,将被罩整整齐齐叠放在床头,她想,没有被子不要紧,反正天已经暖起来了,夜里若是冷,她可以把皮箱里的衣物一层层地摆放在被罩上面。其后,她翻出两条花裙利索地拆了,挂在窗户上当窗帘。两块花绸布虽然花案不一样,但是颜色相近,各居一边也别有一番情趣。

      有了窗帘和花被单的点缀,冷清的小屋一下变了样,显得有了活生生的人气,有了一种家的感觉。缪二想起,来时在街上看到许多摆地摊的,几乎什么日用品都有。于是,锁了门蹑手蹑脚地出院。

      拐到大街上,经过几番唇枪舌剑、寸土不让的“征伐”,缪二从小摊贩手里买下了几样东西:20元钱的白铁皮炉子、5元钱的菜刀、3元钱的切菜板、2元钱的塑料洗脸盆,以及12元钱的小铝锅即可煮饭又可炒菜,另外花了3元钱买了两个塑料盘子和一个塑料碗。

      她提着一堆东西走到街头,觅到一堆拉满蜂窝煤的大板车,她刚走过去,十几个正在等待买主的小煤贩便围了上来,他们都操着河南、甘肃等地的口音,一张张面孔黑得像非洲人,一说话惟有牙齿是白的。

      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语言较量,缪二明白一块蜂窝煤的最低价为3毛2分钱,这价钱是跟一位腼腆的戴着眼镜的甘肃小伙子谈妥的。

      “大姐,你要多少?”甘肃小伙子说:“我给你送上门去。”

      “我要100块就行。”缪二说。她算过,如果光做饭,一天有3块煤就够了。100块煤她可以用一个月左右。

      一帮黑乎乎的煤贩子们笑了起来,笑声是嘲弄的。

      “100块煤?还要送上门,耍我们吧?”一个河南油子目光放肆地在缪二脸上扫来扫去。

      “大姐,你要200块吧。”甘肃小伙子说,“你看,我这一大车煤辛辛苦苦蹬上你的门,才卸100块下去不划算的。”他说的挺实在。

      “好,我要200块。”缪二狠了狠心。

      “大姐,把你的炉子放车上吧。”甘肃小伙子热情地说。

      缪二在前面带路,甘肃小伙子蹬着满满一大板车煤紧随其后,他蹬得很吃力,缪二猜测这一车煤有四五百块左右。

      前面是上坡路,甘肃小伙子蹬不动了。他跳下车,一手扶着车把,一手用力拽着车架往前走。他的身子躬得像一张拉开的弓,浑身肌肉绷紧,双脚使劲蹬着地,缪二担心这张弓会突然绷断,慌忙帮着在后面使劲推车。

      终于上了坡,缪二气喘吁吁,甘肃小伙子也已满头大汗。

      “你卖这一车煤能挣多少钱?”缪二好奇地询问。

      “我在煤厂进货是每块煤3角钱,一般都是每块3角2分卖出去,这一板车最多只能拉500块煤,大姐,你自己算吧。”甘肃小伙子说着又上了车。

      缪二一面加快脚步跟上去,一面在心里算这笔简单的账。一块煤挣2分钱,500块煤才挣10元钱。
      “那你一天能卖几车煤?”缪二又问。

      “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卖3车,有时候一车都卖不完。”甘肃小伙子说。语气平淡,既无得意也无颓丧,似乎挺满足的。他抬手擦汗,缪二发现他的手修长而又灵秀。

      “我看你不像干力气活的人。”缪二盯着他的手说。

      “在老家,我在县中学教书。”甘肃小伙子骄傲地说。

      “那你为什么跑出来干这苦力?”缪二愕然地问。

      “我喜欢画画!”甘肃小伙子露出一脸自在的笑容,“我每个星期去‘中央美院’上两天课。”

      缪二呆呆地望着他,心里怦然一动。她想,在这个城市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为生计、为理想辛苦奔波、劳碌,我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是一介草民,凭什么自视其高,一定要干一份体面而又喜爱的工作?这座城市是为所有人存在的,而不是为某一个人存在的,你以为你是谁?想怎样就怎样?缪二觉得自己应该重新摆正自己的坐标,一切从零开始。现在,我是一无所有的缪二,是流浪京都的千万人中最普通的一员,而不再是那个小团场中的小才女、小名人啦!

      缪二的心境豁然开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