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朝堂风云 ...
-
几日之后,一份御诏打破了齐元国沉寂了许久的朝堂,一时之间,一位名为黎月清的病弱少年成为众人争相关注的焦点。
已经四十多年了,自黎崇离开后相位已经空悬了有四十多年了,众人皆以为这相位会永远空悬着,却未想到在四十年后竟然还会有一人能够坐上这相位。
黎月清,这名字现如今在京都乃至整个齐元国会有谁不知,只是,真正见过这人的却几乎没有而已。也因着这份神秘,引得众人纷纷猜测,自然,也有不少人派出人手出去打探,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打探不到。此人便就像是凭空出生的一样,没有一点资料。只是,此人也姓黎……
窗外的阳光极是明媚,宿玉琢磨着也该是时候去侍候“公子”起身了。
“公子。”宿玉轻声唤了唤,虽说这称呼叫着极是别扭,但毕竟这是命令,不得不从。
辛夷缓缓睁开了眼,“知道了,你就先退下吧。”说着便自己起身。原先在山中时早已习惯了和师父两个人的日子。是以至今她仍未习惯别人的侍候。
昨夜一夜都未睡好,自服药以来,她便一向浅眠,便是睡了,多半会陷入梦症之中,而今日也便仅是在宿玉进来前才睡了片刻而已。
洗漱,更衣,绾发……一切流程早已习惯,但今日却又有所不同,往日起身后仍是待在家中,但今日却是要去上朝。
虽说因着自己的这身体,陛下早已明令她可不用上朝,但是毕竟身为百官之首,当做好表率,所以还是得上朝。因此荀晖还特地将她训了一通,说什么放着好好的清福不想,非要到朝堂上去活受罪,可是有些事情也并不是可以任意而为的。
马车未行多久,便至宫门口,马车是一律不准入内的,辛夷,应该说是黎月清便自觉下车,与其余的官吏们同样步行至正殿门口。
“大人。”往来的宫婢与侍从见到辛夷,虽觉面生,但也知其必是进宫的大臣,都纷纷行礼。
辛夷只是淡笑着回应,并未多做停留。
倒是有几位有眼识的大臣,认出这位面生的少年应该就是人们交口相传的黎月清,便上前攀谈。
辛夷只是客套的示意了一下,并未与之有多少交谈,一来自己向来不喜欢与陌生人交谈,再来便就是以避结党营私之嫌。
进入正殿,众大臣皆是三五成群,互相交谈这,辛夷对他们在说些什么倒也不感兴趣,无非都是些互相奉承的客套话,于她而言,毫无价值。辛夷不想耗费心神,便自寻了处角落站着。未过多久,萧景逸便也到了,与往日不同,今日他的脸色很是不好。
“近日北境的探子来报,天朔国在北境边界又增派了大量的军队守卫,似有蠢蠢欲动之势,各位卿家如何看?”
这天朔国的侵略野心早存,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迟迟不敢贸然出兵。如今既已大幅度地调动兵马,想必此次定会有所行动。
“下官以为,此次陛下也应当增派兵力,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这法子确实是够保险的,可却不是最好的。
未及萧景逸开口,一旁的另一位大臣便率先站出来反对,“下官认为此法尚有不妥。现今国中兵力本就不足,若将兵力都集中到北境,则国中无防,若此是天朔国联合他国一起趁机进攻京都,国必破。”
……
大臣们皆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是攻还是守的问题一直争执不下,争论了半天仍是未有结果。
此时,萧景逸看向了一旁静立沉思着的辛夷(黎月清)。
“不知黎丞相有何见解。”
众人纷纷看向的位列百官之首的清雅少年,黎月清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到:“以和为贵。”
众人互相看了看彼此,皆很是疑惑。
黎月清继续解释道,“陛下可于民间寻一女子,称其为失散多年的公主,让她以公主的身份前往天朔国和亲。”
“那对象为谁?”
“皇子之中必有能者,我国嫁出的既为公主,那必身份尊贵,所以不可能随便了事,那就要我国率先提出公主只嫁给皇子。”
原先的那位大臣似有些不满,“为何要和亲?这不是明摆着是在示弱吗?”
“两国联姻,借以缔结友好关系自古有之,并非示弱。且若是公主嫁的为皇子,那谁就最有可能继位,同时也可借此削弱其国内的部分力量。”黎月清冷静的分析这,声音虽略显细柔些,但却丝毫不乏震慑力。朝廷上的大臣皆细听着她的分析,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皇子之间必先有一场激烈的争夺,他们也不会不明白若是谁迎娶了公主,也就是间接赢得了我国的支持,自然也会更受宠些。一场激烈争夺后必会有一方失利,力量也会削弱,朝臣中不乏见风使舵这,随之而来的便就是朝廷上的混乱,而国家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一旦朝堂内部都不稳,又何谈国家富强呢?”说着,辛夷(黎月清)的视线从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这话,不仅是分析,也是要说给他们听的,不少官员也已心虚地低下了头。
萧景逸似也已知其中深意,看了一眼裙撑,遂笑道:“好,一切且都按丞相说的去办。若是众位无事启奏,便退朝吧。”
自然是无人有事启奏,“好,那便退朝吧。还请丞相留下,朕还有事相商。”
群臣皆散去,萧景逸便与辛夷在几个心腹内侍的引导下到了宸华宫——皇后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