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乱世周郎逢孙郎 ...
-
东汉末年,风云迭起。
先是黄巾起义,再是董卓掌权,百姓生活在恐惧中。
董卓擅立少帝,独掌大权,朝中大臣皆敢怒不敢言。唯独曹操念此不忠不义,擅自离开了朝廷,后来便加入了讨伐董卓的战争之中。
这年又是春天,百花齐放,鸟雀争鸣。
一匹白马在河畔边飞快的驰骋,卷起一阵清风。马上的少年不过十五六岁,挺立的剑眉,骄傲的双眸,面如傅粉,如同画中的男子,如一块洁白的美玉,无暇,令人陶醉。
白马后面跟着的是一匹枣红色的马,马上亦有一英俊少年,约乎十七八岁,身后背着一个包裹,显得气喘吁吁,他一边用双腿夹紧马肚,一边伸手张嘴呼喊前边的少年:“公瑾,你慢些!慢些!”
“哎,子翼兄!”前方的少年显得无奈,勒转马头停下来,“明明你说要我与你一同骑马,怎的还要我慢些,我这小白马,也好些日子不曾这般驰骋了!”
“你这小子!我蒋子翼乃是这舒城最能言善辩之士,这嘴上功夫好些,自然这御马之术就要差些了。”这十七八岁的少年便是蒋干,能言善辩的高雅之士。
另一个少年就是周瑜。他精通音律,吴地常有“曲有误,周郎顾”的俗语。他与蒋干乃是同窗好友,今日蒋干就约周瑜一同外出骑马。
“哎,蒋兄,你听说了吗,最近讨伐董卓的声响越来越大,我听说孙坚孙文台将军已经到了舒城了!找个时间,我们一同前去拜访如何?”这周瑜虽年少,但却有远大之志,擅长剑术,好结交英雄豪杰。如今既然文台将军不请自来,他又岂有不拜访之理?
可是蒋干偏生不领情,他翻个白眼,佯怒道:“怎的,你这一个乳臭未干的家伙也妄想投军么?还是给他们弹琴去?”
周瑜见蒋干不曾好好听其说话,干脆唠下一句“不去拉倒”便骑马扬长而去。只留下欲哭无泪的蒋干直摆手:“公瑾,我说笑的!”
周瑜骑马飞奔,不觉便到了一片树林。在春季,这着实是个好去处,远离世俗喧嚣,倾听鸟儿们的欢唱。周瑜不自觉的陶醉了。远观望,那林的对面也有一人,正挽弓搭箭,周瑜顺着他的目光瞧去,原来他是要打一只麝鹿。这麝鹿是个极为灵敏的动物,一点点声响就会惊动它,要打到一只麝鹿,实在是件难事。周瑜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个人,连大气都不敢出。弓箭“嗖”的一下便射了出去,麝鹿闻声而动,只见那只箭笔直插入麝鹿的要害位置,麝鹿顺势倒地。原来那个人连麝鹿会运动都考虑到了。
“好箭法!”周瑜不由得大声感叹。那人有所察觉,驰马而来。近了,容颜也明了。周瑜细细观察那个人,英俊的面孔下暗藏着骄傲与不羁,实在是个美男子,年龄与自己相仿,一身便服,却胜似戎装。
那个人也细细观察,两人相视无话。
半晌,那人先行开口:“阁下也懂这箭术?”
周瑜浅笑:“不才略懂。”
那个人的眸子中多了份惊喜和欣赏,将自己手中的宝弓放到周瑜手中,笑言曰:“还请阁下赐教。”
周瑜便不再谦让,他拿起宝弓,挽弓搭箭,朝天一箭,箭出,便有一只鸟落。周瑜微微一笑,将手中之弓交还给了那人。
“好!”那个人拿回弓箭,大声赞好,“吾与阁下实在是有缘,不如交个朋友,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我叫周瑜。敢问阁下…”周瑜话还没有说完,便被那人打断,
“周瑜,你就是周瑜,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我来舒城最大的愿望就是结交周瑜,不想你我居然在这种场合下相见,实在是缘分啊!幸会幸会,我是孙策!”
现在,轮到周瑜讶异了:“原来你就是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