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参见太孙殿下。」

      二公齐齐伏地迎接,他才在张望,太孙已风风火火踏过门坎,摆手道:「都起来吧。」随即将眼光转至呆坐一边的柳飞卿身上。

      王太孙身穿宗彝纹玄色深衣,腰带系着短刀,金扣呈螳螂形勘合腰中,看来年纪约莫二十五六,比柳飞卿小上几岁,但眼中流露的傲气凌驾在场众人之上。

      「玄王有旨,柳先生□□之臣,吾等蕞尔小国,互执宾主之礼即可。」不待太孙开口,费司徒已知机禀告,太孙哼声,一屁股坐在主位上。

      「原来唐国人长得也不怎样,王爷爷要本太孙前来,就是为了见他?」太孙一手摆弄袖口的盘结,一边侧眼望向柳飞卿,也不知在问谁。他王爷爷远在内殿静养,费司徒和季司空自持身份,当然不会答他这问题。

      柳飞卿想不到玄王──亦即神秘老者──设想如此周到,不然和这无礼小子磕头行礼,还真不是滋味,但表面功夫犹不可省。

      「太孙殿下。」他问候道。

      「嗯。」太孙敷衍了声,转朝费司徒道:「尹司马呢?」

      「回禀太孙殿下,尹司马正于禁营主持练兵。」

      「唷,叫他给本太孙挑三千精兵,挑来挑去,连三个都挑不出来,原来是忙着练兵自用,他这大司马也算威风八面。」

      太孙语气尖酸,柳飞卿听得冷汗直流,主上老病,臣下异心,难怪邻国蟠木锐意侵略玄室。听了这么多军事机密,若他不肯答应当什么「足智多谋的军师」,恐怕会被这跋扈的太孙杀人灭口。

      「既然司马不得闲,季司空,反正你刚在边境建好几座碉堡,不差再帮本太孙招募几千兵卒吧?」

      面对太孙天马行空的命令,不擅言词的季司空煞时失色,费司徒赶紧解围道:「禀太孙,年初禁营征兵二千,合共已八千之数,若再加募兵,恐怕民心浮动不安,且后勤粮草不敷所需,望太孙三思。」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那金环公主率兵攻来,你教我怎打好了?」太孙双手往后脑一枕,环佩叮啷啷作响;费司徒与季司空面面相觑,一时众人沉默。

      「咳。」柳飞卿暗咳一声,成功唤起三人的注意力,「敢问金环公主辖下精兵约多少数目?」

      季司空久在边境主持工事,除了手握兵权的尹司马外,他算是玄室最了解敌我双方之人,因此由他答道:「据探子情报估计,金环公主掌兵约在一万五千之数,其中九千是她亲兵,另六千分派左右侍卫长木荨、木芸为副将,木荨善使短戟,木芸善使长枪,两人皆对她忠心耿耿。」

      「所以人家一队亲兵,就足以匹敌我全国兵众。」太孙冷不防道,似乎唯恐天下不乱。

      「也不尽如此。」柳飞卿直膝起身,走至挂图前,像季司空适才一样指点道:「金乌山山势陡峭,又隔了一条河,才是蟠木国境。自古攻城不如守城,攻城军往往得耗费一倍以上的兵力攻陷城池。尤其玄都这般易守难攻的坚城,一旦攻城战起,可能绵延数月,甚至半年一年。」

      柳飞卿思量了下,续道:「百年前,我朝安史乱时,将军张巡与太守许远,凭县兵数千,睢阳、雍丘二座孤城,坚拒安史叛军近两年之久;何况蟠木军队劳师动众,兵疲粮乏,若贵国上下一心,坚守玄都,相信金环公主等人定会知难而退。」

      闻言,费司徒捻须一笑,露出副「玄王果然没看错人」的表情,道:「先生高见与王上不谋而合,蟠木兵卒遇山开山,遇河架桥,行动迅捷不下我军,我军数量吃亏,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纸上谈兵,说来简单。费司徒说要智取,却要用什么方法『智取』?本太孙倒想听听。」太孙啜口茶,嚼着杏子,优哉游哉的讽笑道。

      太孙此话说来蛮横,但不无道理,费司徒一时被驳的哑口无言,季司空也是愁眉不展。柳飞卿本来只想劝他们同心守城抗敌,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让他君臣隔阂更深一层。

      太孙盖上茶盅,薄唇微抿,道:「这样好了,唐国来的柳先生,既然王爷爷如此看重你,本太孙就命你在三天之内,定下一套天衣无缝的攻防策略,实地演练,供本太孙及三公参详,否则……」

      太孙轻蔑的哼笑几声,起身拂袖而去,费司徒与季司空起立恭送,独留柳飞卿一人懊恼捧头,悔之莫及。

      ◎◎◎

      「我想离开、我想离开、我想离开这里……」

      柳飞卿不住喃喃祷念,行也念、坐也念、卧也念、蹲厕所时也念,只有吃饭说话时默默在心中念,但这一切都无助于他离开此地。隔天一觉醒来,他依然身在玄都宫中。

      念得嘴巴酸了,他食不知味的开始吃午膳,一心怀疑费司徒是否有意哄骗,他一个普通人,真有可能靠意志力脱离此地?若玄王不愿耗费精神施术,或万一病重驾崩,自己岂不得待在这里一辈子?

      他托头想了半天,仍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好暂且放下远虑,改担心起「太孙难题」这项近忧。

      照他的推测,这太孙当属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那类人物,光看他对费司徒与季司空的态度就知道,除了卧病在床的玄王,他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柳飞卿这冒牌军师,并没有诸葛孔明草船借箭的惊人胆识,虽没和太孙这心怀不轨的周公瑾立下军令状,但他心里明白,若无法在三天内订出所谓「天衣无缝的攻防策略」,接下来日子一定不好过。

      他移步到书案前,备好笔墨砚纸,凭着常识写下几本武举子必读的兵书,例如《孙子》、《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以及守城必备之书《墨子》等。他这书生的长才唯独纸上谈兵,但要唬得住人,还得先知道纸上说的究竟怎么一回事才成。

      「桂花姑娘。」柳飞卿摆出自认最潇洒的笑容,招招手道。

      「是。」正在收拾桌上杯碗的小宫女应了声,粉颊通红。

      「有劳妳持这书单至贵玄宫『秘书省』、『弘文馆』这类藏书之所,借这几卷书过来。」

      「好的,柳先生。」小宫女接过书单,点点头,收好碗盘,提着竹篮去了。

      门外站岗的祝校尉,以怪异的眼光盯着桂花踩着轻快小碎步离开,随后柳飞卿再招招手,要他进来。

      祝校尉露出狐疑的表情,推门入内,柳飞卿连忙请他坐下,共商大事。

      「听说,祝校尉你以前是玄王御前带刀侍卫?」他神神秘秘的试探道。

      「以后也是。」言下之意,就是老子不过暂时委屈当你的护卫。

      柳飞卿摸摸鼻子,「那你应该颇了解玄都王室啰?」

      祝校尉露出警戒的神色,柳飞卿连忙摇手解释,以免祝校尉以为他这「奸细」想打听什么国家机密,「你千万别误会,我明白玄王他老人家德比尧舜禹汤──这四位是我国最伟大的帝王──我只想问问『太孙』为人如何?」接着把太孙强人所难的要求和盘托出。

      虽然不知「鸟生鱼汤」是何等人士,但听得柳飞卿称赞玄王直比最伟大的帝王,祝校尉仍感与有荣焉。但太孙大概不得人缘,他听完柳飞卿诉苦,一脸提防顿时转为同情,跟着叹道:「太子与太子妃晚年得子,太孙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从小为所欲为,走马放鹰,饲犬伤人,真不敢想象他即位之后……」

      祝校尉舌一缩,硬生生把不该说的话吞下;柳飞卿叹口气,明白他未尽之意,他更不愿壮志未酬,就死在恶犬的尖牙利爪下啊!

      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祝校尉不禁跟着担心起来。没过多久,轻快的小碎步由远而近而来,祝校尉起身开门,小宫女桂花一头栽进房中,将手中大大小小的卷轴搁在桌上。

      「柳先生,你的书!」

      「辛苦妳了。」看她累的一身香汗,柳飞卿连忙倒了杯凉茶给她,桂花受宠若惊的捧着杯子,喜孜孜喝了几口,语带崇拜道:「柳先生您真有学问,你写的书单,有几卷连秘书省的大人都没看过呢!」

      玄都立国迄今,以偏安一隅为国本,所以柳飞卿所拟的书单中,只有讲守城的《墨子》一书齐全,《孙子》、《李卫公问对》残缺,《吴子》、《尉缭子》则付之阙如。幸亏这《墨子》抄本不仅详列守城之法,另附上详尽注释和插图,相信一番恶补后,凭他如簧之舌,定能仿效战国纵横家口若悬河,让太孙、费司徒、季司空等人刮目相看。

      柳飞卿将所有书卷粗览一遍,握拳道:「好,今天我就一心闭门研读兵书。祝校尉,劳烦你张罗一下,明日我打算巡视玄都城里城外一周,实地考察,免得落得纸上谈兵的口实。」

      「没问题。」祝校尉被激起同仇敌慨之心,一口答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