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楔子
疑年,余偕盲母自西域行适中原。域内沙荒者甚,黄沙夜行百余里,唯其风律律,倏忽遁入迷踪,身如鸟兽之陷囹圄,气如房宫之负一炬。是以不敢复前,以衣为障,以背为寝,相拥而息。
旦日,惊见一水悠长,清扬婉兮,草木蔓发,如沐阳春。溯流而上欲穷其源,有碑当中流,其文漫灭,独其上阕犹可识,曰:“灵水扬扬,白石凿凿。苍天昊昊,人心渺渺···”诗词清新浅俗,为仿经之妙者也。
四顾见一庐,徐徐青烟出,浑然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势,为花甲老翁独居,其鬓发斑白,肌肤胜雪,两袖清风,无欲无求,盖剖心祭祖,以为高山仰止者也,此谓之一怪。
翁见老母,当是时,两人执手相望,竟无语凝噎,疑似有故。遂谓之何,不答。另问碑主,答曰:“唐人。”此谓之二怪。
待风沙止,余与母复前,盲母且趋且顾,然终渐行渐远。少顷,至唐境。
余忽觉此水争往高处流,谓之三怪。
以碑故,记之曰:灵水。
摘自《散人游志·灵水》唐狄某著
译文:未知的年月,我和盲母从西域游往中原。西域境内土地荒漠化严重,黄沙在夜间被烈风吹拂竟自行移动了百余里。游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迷失了方向,像陷入牢狱的野兽,生存机会极为渺茫(生命气息像被大火烧尽的阿房宫一般)。因此我和母亲不敢再前行,只好用衣服充当屏障,以彼此的背为床,抱团睡觉.
第二天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身边开辟出一条绵长的河流,河水清冽幽美,在河水滋润下原本一毛不拔黄土堆积的大漠上竟然草木丛生,一派春日融融。我们逆流而上想要找到河的源头。找着找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立在河中央的碑,碑文被流水侵蚀已经有些模糊,只有上半部分还可以辨别,刻的是:“潺潺的灵水,水中的白石清晰可见。广而远的苍天与之相比的是的捉摸不透的人心···”词风清新通俗,是仿《诗经》风格的妙作。
我四处张望看见一茅草庐,有徐徐炊烟从窗飘出,浑然而成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势。这间草庐的主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翁,他的眉毛和头发都已斑白,肌肤更是苍白胜雪,从草庐内的摆设可以看出此翁一穷二白,想必是看破了红尘,清心而寡欲。原来他不是在煮饭,而是在祭拜祖先,如此当是道德极为高尚之人。遇到这大漠间的一座草庐,草庐里的一位白发沙翁真是途中的一件奇闻。
老翁看见盲母的时候,竟然执子之手,相顾无言,有泪在眼眶一遍遍回旋。我觉得他们肯定是故交,于是便问起往事,老翁和母亲没有回答。我不甘心再问河中的碑主是何人,老翁只是说了一句,“唐朝人。”这又是一件奇闻。
等到风沙停止了,我和母亲继续向前走,母亲明知自己目不能视还边走边回头,但最终我们还是走远了,草庐和老翁也消失在地平线上。
不到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大唐和西域的边境,我忽然想起那条突然出现的河流竟然是自东向西,由低往高处流的,天呀,这是这天遇到的第三件怪事!
因为碑文的缘故,所以我将这条神奇的河流记作——灵水。
《散人游志·灵水》是什么?当然是剧情需要所以编的啦。
这什么灵水,当然也就不存在啦!
还是那句话,不要较真,较真你就输了!
希望大家能看下去,额,还有喜欢我的文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