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马无夜草不肥15 ...

  •   乘着四个儿女出去挖野药芹,赵远山和陈喜梅开始拿出小账本扎总账,陈喜梅不识字,好在赵远山完整的上过小学,家里能有个会写会算的总比两人都是文盲强上百倍。
      赵远山的小账本是他做食堂管理时没有使用过的新账簿,封皮是厚实的硬质纸板,留存下来只是做个念想,他自己完全没有想到还能有重新再用到的一天。
      账本簿的前页记录每日的开销,包括工人的记工、买菜的菜金、买米的米钱、打油的油钱等等;账本簿的后页记录所有的收入,包括两人的工资、卖包和卖野菜的钱。
      赵远山左手算盘右手圆珠笔聚精会神的划拨计算,陈喜梅从里屋的大木箱里取出所有的余钱然后坐在赵远山身边细数,等到赵远山将两部分的总账算出,并记录在前页和后页上,陈喜梅拿过账本前前后后的细看了两遍。
      陈喜梅不识字,不代表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扣除材料一百五十块,所有的人工工资和各种开销加起来一百六十六块三毛,比预算节省了三十三块七毛,而最近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一共是八十三块钱,这样手里应该还剩余一百一十六块钱才对,与她手里的余钱数目相差甚大,于是她转头劈口冲赵远山问道:“远山,这帐不对啊,斡错【差错】几块钱没什么大不了,怎么会差十几二十块钱?”
      赵远山听到陈喜梅的问话,心底一阵阵的心虚,三月底他乘着陈喜梅白天忙着挖野菜不着家,中午他就偷偷的拿出十五块钱去庙湾看望孙玉华,想要缓和因过年时赵雨壮出口冒犯母亲和妹妹而弄得紧张的母子关系。虽然孙玉华一如既往的没有给赵远山好脸色看,但赵翠花倒是替母亲收下了十五块钱的孝敬份子,而赵远山则是一口热茶都没喝上,又急急忙忙的赶回木船社,生怕时间呆了久了事情败露。
      这事,赵远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老赵家上上下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知晓,此刻陈喜梅起了疑心,赵远山知道一旦承认自己悄悄拿钱去给孙玉华,况且数目还不小,更重要的是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陈喜梅说不定就要闹个天翻地覆。在这种脊骨眼上,赵远山衡量着还是继续隐瞒才是上上策,于是支支吾吾的岔开话题:“你不注意的话,小而不言的小钱说花就花了,几十天的帐哪能记那么准,你先把钱收好,不是说要去砍雪里红【雪菜】和大头菜的,时间也不早了,还是赶紧把事情忙完再想钱的事情?”
      陈喜梅想想,觉得赵远山说得有点道理,姑娘儿子去镇江卖包的车费和饭钱就没算在内,还有其他小费用也没有记账,不过一想到十大几块的差错就觉得怪怪的,只得甩甩脑袋,将烦恼甩掉一般的回道:“算了,不想了,还是早点把菜砍回家,好把咸菜腌下去。”
      原来陈喜梅打算今天把春天能腌的咸菜乘着房子竣工和赵远山放假一起全部弄完,并不仅仅只是腌制野药芹,还包括雪菜、大头菜。
      腌菜的步骤基本分为五步,第一,洗菜,将需要腌制的蔬菜清洗干净;第二,剁菜,将木盆洗干净,里面铺上干净纱布,再放上砧板开始剁菜,剁好的菜末直接推到纱布上;第三,吊卤,去年腌制的咸菜取出后剩下的咸卤称之为老卤,将老卤和适量精盐倒入木盆中将菜末揉搓半个小时的过程叫做吊卤;第四,沥水,将纱布扎紧,上面压上大石块压出蔬菜的部分水分;第五,装坛,将沥出水分的咸菜装入腌菜坛子密封。

      ××××××××××
      陈喜梅砍了雪菜和大菜,并没有继续种菜,加之近两个月的疏于管理,大片的菜田都没有种上当季的蔬菜,木船社里不少老妇女都嘲笑陈喜梅只恨自己不是哪吒,没有生出三头六臂,白白的荒废七八年才开垦出来的这数亩菜田。
      这话传到陈喜梅的耳中,陈喜梅自是一笑而过,精明如斯的她自有成算,既然都忙着要圈养成群的鸡鸭鹅了,这些菜田用来种菜都成了浪费,产量最高的玉米自然是不二之选。
      四月下旬,正是春玉米的播种季节,陈喜梅和赵远山夫妻两人带着四个子女整地施肥,三亩多的菜田几乎全部用来种玉米,挖出来的蚯蚓,原本是养在废旧的油漆桶里面,如今是养在新房的蚯蚓池里。
      期间,家禽贩子再一次光顾木船社,这次陈喜梅包揽了小贩所有的禽仔,小鸡仔一毛钱一只,小鸭仔一毛五分钱一只,小鹅仔两毛钱一只,几百只的禽仔不过花了陈喜梅五十几块钱,陈喜梅眉头都没皱一下的将钱递给小贩,小贩颤抖的接过钞票,乐得合不拢嘴的狂笑,左一口陈大姐右一口陈大姐的叫得相当欢实。
      此时农家包括木船社的居民买禽仔都是用来下蛋,所以小贩必须包母,也就是先把禽仔的钱付给小贩,一个月后,禽仔开始换大毛基本能分辨公母的时候,小贩必须过来退还一半公仔的钱,当然意外死掉的禽仔只能买家自认倒霉。
      四月,夜间的气温不足十度,对抵抗力低下的禽仔来说是个极大威胁,都不用赵雨壮提意见,陈喜梅自己就想出一个极妙的主意,用帆布套子把每一个毛竹笼子套好,并在每一个毛竹笼子里面挂一盏白炽灯,这样夜间毛竹笼里面的温度能够达到二十度。
      八|九十年代的城乡电价是不同的,农村电价高出城镇电价一倍,木船社虽然属于丹徒县航运公司,但位于高资镇的农村,电价只能参照农村电价,每天早晨陈喜梅看到屋舍外的电表都要长吁短叹,这是个用电用不起的时代。
      然而,此时家养禽仔的最大威胁不是气候问题,而是老鼠、黄鼠狼和野猫这些喜欢偷吃禽仔的祸害。赵远山为了照顾这些没有丝毫抵抗力的小禽仔,只能在屋舍里面搭上一张铺板床,天还没有黑就得睡在里面。
      禽仔的消化系统还很稚嫩,陈喜梅根据自己多年养家禽的经验,用碎米伴碎青菜叶喂养,等到禽仔的翅膀开始长大毛,就不需要这么麻烦,直接用碎玉米或者稻谷喂养即可。

      ××××××××××
      陈喜梅眼看着这所有的一切,笑着说:“都步入了正规。”
      赵雨壮眼看着这所有的一切,暗自说:“就等着征地。”
      老赵家的其他人眼看着这所有的一切,喘口气说:“终于可以消停。”
      木船社的居民眼看着这所有的一切,众口一词说:“孙悟空耍完杂技,都散了。”
      消停了?都散了?
      不,没有!
      玉米可以种两季,春玉米和秋玉米,除了在育苗期间需要加强管理,其他时间几乎并不需花费太多功夫,种玉米可比种蔬菜要清闲许多,于是陈喜梅又有了新的目标——木船社东边尚有一半未开垦的荒地,于是木船社众人又看到数年前的场景再度上演——陈喜梅领着四个儿女没日没夜的开荒,母子五人经常会有一个得力干将的帮助——吃苦耐劳力大无穷的傻小子高宝,于是开荒的速度根本不是数年前可以相提并论,犹如神助一般的数月间开垦出三四亩。
      可怜的蠢高宝因为成天跟赵雨壮混在一起,在学年结束的时候,竟然全科都不及格,被班主任宣布留级,赵雨壮获知这个消息后,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同情,只能安慰自己说道:“看来不需要等到四年级,就能跟这个超级蠢货胜利大会师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